萨满文化艺术元素在版画创作中的应用
- 来源:知识文库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物质,文化,遗产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1-02-13 21:51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越来越强,萨满文化也得到了许多学者和艺术家的重视。在悠久的历史积淀与演化过程中,萨满文化不止催生和影响了我国北方各少数民族的生活习惯和人文性格,同时也造就了他们的审美意识。在众多萨满文化相关艺术表现形式中,我们可以受到丰富的艺术、文化滋养,并将其转化、融入到现代版画艺术创作当中。不但为现代版画创作带来了无限的创作灵感,同时以萨满为题材的版画作品也为推广和传承萨满文化提供了巨大的帮助。
1 萨满文化的历史起源与内涵
“萨满”一词源于通古斯语,意为“激动、不安又疯狂的人”,“萨满”是萨满教所有活动的主导者,没有“萨满”也就没有萨满教。萨满教是历史最久远、延续时间最长的原始自然宗教,是北半球众多国家或民族普遍信奉的一种世界性原始宗教,在我国北方绝大多数的阿尔泰语系少数民族也都曾信仰或仍在信仰萨满教。
萨满文化是远古先民们在与大自然博弈时创造,并在不断的探索和发现过程中积累下经验,是人类与自然共存并进的过程中总结而生的文化,是远古先民们特有的智慧和审美的文化遗产。北方的远古先民们把自身对大自然的崇敬与喜爱之情寄托于萨满文化当中,视自然为生命的起源,是人与物得以生存并延续的根本,认为自然给予了他们生存所必需的阳光、空气、水和食物,他们对于自然的情感是纯粹且向上的。从萨满文化中我们能够确实地感受到北方民族人们对于自然所流露出的崇敬之意,同时也能体会到他们在生活和生产中表现出的积极乐观态度,萨满文化是一种正面且积极的文化体现。
2 萨满文化中的艺术表现形式
萨满文化艺术是一种融合了戏剧、舞蹈、音乐、诗歌、寓言以及各种装饰美术等艺术形式的综合性文化艺术形态,其中有无数多形式、多样化的文化、艺术元素被广泛应用于现代的舞台艺术、文学艺术以及绘画艺术之中。
2.1 萨满祭祀舞蹈
萨满文化中包含了种类繁多的祭祀舞蹈形式,因民族与生活地域的不同而产生了大同小异的差别与变化,但其最初的形成皆是萨满祭司在各种宗教活动中为了实现诸如祭祀祖先神、祛病驱邪、测卜吉凶等各种神事而呈现出来的舞蹈动作和姿态。在萨满祭祀活动中,祭祀舞蹈往往会配合着节奏强烈的萨满音乐和渲染效果的篝火,形成完整的祭祀活动,从而达到与神灵沟通诉说祈求与愿望的目的。
萨满舞蹈的动作多粗犷豪放、野性夸张,少人为雕硺或精心设计。古朴、自然是萨满舞蹈最直接的外在表现特征。在萨满教活动仪式中,当萨满被神灵附体进入昏迷状态后,萨满作为舞蹈的主体将展现神的姿态、表达神的情感并传达神的旨意。因而,萨满在舞蹈过程中总是呈现出一种如痴如醉、纵情飘逸的舒展姿态,时而急促时而缓和、时而举重时而若轻、时而低沉时而飘浮的灵动姿态变幻多样。
2.2 萨满服饰和法器
(1)萨满神服,是萨满在祭祀活动中所着的服装,其中包括神衣、神帽、神裙、神靴、胸巾等,是萨满文化中极为重要的艺术表现内容之一,也是人们对于萨满形象认知的最直接视觉形态。萨满神衣具有着不同于普通服装的特殊意义,它传达了萨满的特殊身份以及不同寻常的社会地位。早期的萨满神衣多以鹿、猂等动物皮革为制作材料,其厚重的质地被认为可以增强神服的法力,不过后期因为生活地域以及生产形态的变化,一些民族的神服已由皮制改为了布制。不同民族的萨满所穿的神衣也不尽相同,但多为长袍样式,风格都较为原始和粗犷,神衣上常挂有各种铃铛、链环等响器,或是在两袖以及神衣腰间披挂彩色皮条、布条或是鬃毛等编制的飘带,在祭祀活动中随舞蹈动作自然飘摆、摇曳作响,以增加神事活动的神秘色彩。神衣上通常还会借助刺绣、绘制、贴缝、染色的形式附有各种图形图案内容,包括天体、人物、动物、植物等等,配色方面多采用红、黄、蓝、绿、紫、黑、白等吉祥色。萨满神衣的样式、图案繁多,色彩艳丽,可以说每一件都是精美绝伦的艺术品。
(2)萨满面具,是萨满在跳神或祭祀时所使用的重要道具之一。通常萨满会依据不同祭祀活动的内容而选择相应的面具。面具的使用使得祭祀过程显得更加庄严、神圣且充满了神秘的色彩。萨满认为面具具有神力,在跳神时戴上面具,不仅可以使其灵魂能够升天入地与鬼神精灵勾通,还可以避免妖魔认出萨满的真实样貌而加以报复以至危及生命。萨满面具上的图案皆源自于自然,所绘的内容极其丰富,例如日、月、云、雷、山、石、江河等自然神形象,或是鹰、鹿、熊等动物神形象,还会有妈妈神、方位神等等形象,人们将神的概念图形化、图像化,使得面具更具抽象性和符号性。萨满面具的构图往往都以对称形式呈现,色彩张扬且鲜艳、明快,具有极为强烈的装饰绘画韵味。
(3)萨满神帽,是萨满在祭祝活动中戴于头部的服饰,其作用和地位与萨满神衣同样突出,因民族文化和地域的区别也有多种不同种类的划分,大致可列举为常见于鄂伦春、鄂温克、达斡尔、赫哲等族萨满的鹿角神帽,满族萨满的鹰鸟神帽和羽翎神帽,还有蒙古族和达斡尔族中常见的冠式神帽等等。以赫哲族鹿角神帽为例,从神帽上鹿角所分杈数多寡还能区分萨满法术的高低,一般情况鹿角杈数越多则代表萨满品级越高,可见萨满服饰除了美化装饰作用之外同时也传递着阶级等级的制度区分功能。有些萨满神帽上还会装饰有各式各样的饰物,比如不同材质的流苏、飘带、缀饰等等,其作用除美观之外同样具有实用意义,严密的流苏可以遮挡萨满的脸,从而取代面具的作用,因此,在长时间的演化过程中配有饰物的神帽也逐渐替代了面具的作用,致使萨满面具在近代萨满服饰中逐渐消失。
(4)萨满神鼓,是萨满最重要的法器之一,在祭祀活动中萨满总是表现得情绪激动、动作张扬,萨满神鼓这种声音洪亮且声乐直接的打击乐器具有效果极强的共鸣性。萨满通过敲击神鼓所产生的重复性节奏将自己迷幻化,从而使灵魂通往另一个世界,形成与神的交流并传达神的旨意。萨满神鼓的造型通常为圆形,但细节处理形式多变,神鼓正面和背面的图案多为萨满亲自绘画,内容更是繁杂多样,主要题材有日月神、萨满神、动物神、萨满树等,同时还会有极具代表性的图形符号如日月星辰、彩虹、山、树等自然景物绘于神鼓上端;以及熊、虎、鹿、牛、马和蛇、龟、蛙、蜥蜴等具有象征意义的动物和手拉手相连的小人形象绘于神鼓的下端。萨满神鼓上的绘画集中体现了北方各民族的先民们对心中的宇宙苍穹与自然环境的认知与理解,突出反映了萨满文化中自然崇拜、图腾崇拜以及万物皆有灵的核心思想,在十分有限的空间内,展现出了无穷的想象力,极具冲击力的视觉效果让萨满神鼓拥有了颇高的艺术价值。
2.3 萨满剪纸与木雕艺术
(1)萨满剪纸,最早的用途就是在萨满祭祀活动中为使祭祀仪式更加庄严、肃穆而使用的图腾和装饰。在远古时期,萨满需要尽量扩大萨满教的影响,使萨满教在氏族部落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占有更加重要的地位,因而需要将神的形象具象化并更加地突出表现,因此利用剪纸图案的形式来描绘萨满文化中自然崇拜、图腾崇拜和祖先崇拜中的形象。后期,越来越多的氏族成员把剪纸艺术形象用以装点日常生活,令萨满剪纸艺术在萨满教氏族部落中起到了绝佳的宣传推广作用。
(2)萨满木雕与木刻,其表现形式更是多种多样,如萨满图腾柱、萨满神偶和萨满木皮、木板刻绘等等。萨满神偶和萨满图腾柱是萨满祭祀活动中经常使用的道具,多是被直接用来作为神明的替身或是用以装点祭祀场地。萨满图腾柱和神偶上雕刻的大多是萨满文化中自然崇拜、图腾崇拜和祖先崇拜的神明对象,以一种更加立体的展现形式表达萨满心中对神明形象的刻画,这种形式的表达所带来的直观感受要比剪纸更为生动。表现的手法古朴、明快,表达的形象大胆、生动,整体的感觉严肃、庄重。木皮和木板刻绘形式相对木雕而言则更加生活化,表现的内容更多是人们在生活中的场景或是动物的形象。
2.4 萨满神话故事
萨满神话故事是北方先民在社会初期阶段的意识形态直接的产物,最为著名的有创世神话《天宫大战》和《尼山萨满》等。这类神话故事用质朴的想象,鲜活的语言和动人的情节向人们讲述了萨满对生与死、善与恶、真与假、光明与黑暗的理解。除此之外,在民间也流传着丰富多彩的萨满神话故事,这些故事以朴实的语言讲述深刻的内涵,寓意明确、耐人寻味,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3 萨满文化元素在版画创作中的应用
版画从初始形成发展到今天,始终以其构图笔触鲜明、画面表现力强等特点在各视觉艺术门类中独树一帜,尤其是版画艺术所独具的复制特性,更使得它在推广和传播层面远远优于其他艺术形式。通过版画艺术形式来表现萨满文化的内涵,是对萨满文化的一种新的艺术诠释,是古老文化与现代艺术完美结合的产物。
3.1 对萨满文化中图形元素的转化应用
在了解了萨满文化中各种艺术表现形式后,我们可以发现这一原始自然宗教中有太多值得继承和推广的宝贵文化遗产。萨满服饰、法器上的图形符号,木雕、剪纸中生动的神像形态,以及萨满祭祀舞蹈中淳朴、自然、粗犷的舞蹈动作,无论是以近乎完美的图形图像还是可以提炼加工而获得的生动姿态,这一切均源自于萨满教对图腾崇拜、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的原始信仰。这些来自于自然、源自于生活的可视化图形本身就是版画创作取之不尽的素材源泉。
萨满文化中对众多神灵的形象以及自然的形象的塑造惟妙惟肖,让我们对古老的萨满艺术审美得以充分了解。这些萨满艺术缔造者们直接创造的艺术品不仅对版画艺术起到了导向作用。而萨满在祭祀舞蹈中所表现出的动态美感,也为版画创作者提供了丰富的创作源泉和启迪,在画面中通过点、线、面的构成运用,将萨满舞蹈中转、扭、摇、摆等动作归纳和转化,重新勾画出生动活泼的线条与图形,以充满韵律感与节奏感的版画作品延续萨满艺术中的审美精华。
3.2 对萨满文化中色彩搭配的转化应用
萨满文化中色彩的运用与图形一样重要,尤其是在萨满服饰上的体现,丰富艳丽的色彩运用,将自然界中动物、植物、天地、河流都概括其中。在萨满祭祀活动中,萨满身着色彩斑斓的神服进行舞蹈,各种色彩在运动中相互混合、交替,表现出强烈而绚丽的视觉冲击力。
在版画中,色彩以图形为载体而呈现,借用萨满服饰艺术中常见的红、黄、蓝、绿、紫、黑、白等高纯度艳丽色彩,配合在萨满文化中所提炼的图形符号,与版画画面上进行打散重构的艺术加工再创造,从而创作出具有版画意味且又蕴含萨满内涵的萨满版画作品。
3.3 萨满文化题材在版画创作中的应用
萨满文化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可视的创作素材,迷人且向上的萨满故事、萨满神话更加可贵,为版画创作提供了无限可能的题材资源,使得以萨满文化为中心的版画创作不再流于表面形与色的表达,还可以传达更及深刻的哲理与思想,使萨满文化以一种更具思想的形式流传于世。
本文系黑龙江省艺术科学规划课题,课题名称“基于萨满文化的丝网版画艺术表现研究”(项目编号:2017B069)。
(作者单位:哈尔滨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