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食品安全的现状及对策探讨
- 来源:食品安全导刊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食品,安全,现状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1-04-26 16:16
摘 要:如今,快速发展的经济,提高了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让大家也越来越注重食品安全,过去的“吃饱”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吃好”成为人们所追求的。食品安全既对老百姓的生活质量具有直接影响,也同其身体健康密切相关,所以很有必要深入分析和探讨我国食品安全现状,并提出有效建议。
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食品,人们的身体健康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食品质量的好坏,关乎其生命安全。近年来,国民经济水平的大幅提升,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使之开始越来越注重食品质量。但近几年来,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却屡见报端,2004 年的阜阳劣质奶粉、添加有增白剂的龙口粉丝以及广州假酒等事件一经报道便引起了轩然大波,而2005 年的苏丹红引发的食品召回狂潮等事件,2006 年的“人造蜂蜜事件”“红心鸭蛋”“多宝鱼”等事件,更是让大众将注意力放到了食品安全问题上,频繁发生的这些食品安全事件既严重侵犯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也有损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故此食品安全问题也引起了我国政府与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1]。
1 我国食品安全现状
1.1 滥用饲料添加剂
在饲料生产方面,我国已位居世界第二。虽然饲料工业一片繁荣,但受不健全的市场体制的影响,加之日益严峻的饲料卫生与安全问题,以致农药残留等问题屡禁不止,且动源性食品中重金属超标的现象也常常出现。
1.2 乱用食品添加剂
由于在食品加工过程中,很多时候都会加入一定量的食品添加剂,而这些食品添加剂往往会在人进食过程中进入人体内,一旦使用过量便会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对于食品添加剂的具体使用方法和用量国家早已做出了明确的规定[2]。在食品生产过程中,食品添加剂发挥了重要作用,且也是不能缺少的,但若超过了规定的使用量,那么就会产生副作用。
1.3 农业新技术的应用
不断开发、应用以及推广农业新技术,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为粮食安全提供了保障,但也导致了部分安全问题的出现。一直以来,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方面均存在较大的争议。有专家认为,转基因农作物或许会对环境造成很大的污染,也会对人类健康产生威胁,使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诸如食品的过敏性,转基因的逃逸等均有可能会发生。虽然在农业二次绿色革命中,转基因技术是最具代表性的一项成果,但社会大众也应看到其背后隐藏的风险。
2 解决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对策
2.1 建立健全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体系
《食品安全法》于2009 年正式实施,此项法律相较于之前出台的《食品卫生法》来说,完善了许多,比如对潜在风险进行了防范,建立健全了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评估制度等,但还是不可避免的出现了很多问题,包括缺乏先进的责任理念等[3]。对此,必须继续围绕相关法律法规,对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做进一步规范、完善,并加快建立健全强制性的食品安全标准化体系。除此之外,同欧美等国家相比,我国针对违反食品安全相关法律法规的企业一般也只是小施惩戒,对此在今后应加强处罚违法行为,以起到有效震慑作用,让危害食品安全的生产者、经营者不敢再继续违法。
2.2 严控农产品源头污染
加强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确保可持续发展的顺利实现。合理利用生态资源,推动传统农业朝着现代化方向发展。在农业投入品的使用管理方面做进一步加强,以规程化模式生产无公害农产品、有机食品。有效实施无公害食品计划,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尽量不使用化学物质,如化学合成农药、生长调节剂等。
2.3 规范食品添加剂
现阶段,食品安全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非法使用食品添加剂,适量使用食品添加剂,能够将食品的保存时间延长,且可使之变得更加美观、美味,但若使用过量就会导致食品安全问题的发生。因此在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方面一定要做到规范合理,明确规定每一种食品添加剂的使用量,加强食品添加剂监管,对于食品添加剂使用方面的违规违法行为一律施以严处,避免不法之徒生产有毒有害的食品,危害公众健康。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内容,建立农村食品准入制度,对经营做到进一步规范,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生产销售的行为,并在食品流通环节严格控制,严防死守农村食品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
2.4 强化生产经营者的社会责任感
安全的食品离不开有效监管,且安全的生产和健康销售也非常重要。虽然盈利是企业的主要目的,但也应具备一定的社会责任意识和道德意识。企业是社会的主要组成部分,所以其不可推卸的一项责任就是有效维护社会的稳定健康发展,且除了把社会责任主动承担起来以外,还需落实自身的法定义务,提高法律意识,增强食品生产质量管理水平。比如,可定期开展有关食品安全管理会议,交流经验,表彰生产质量优秀者,同时进行销售信用档案的建立,对从业人员展开道德教育,让企业与销售者一边追求经济利益,一边把关注的重点放在食品生产经营质量上。除此之外,还应大力普及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以及相关科学知识,让食品生产经营者切实做到诚信守法经营。
2.5 提升全民经济收入与安全消费意识
之所以劣质食品大量存在,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广大消费群体的食品安全意识不强,受其主观需求的影响,再加上客观条件的限制,就让劣质食品经营者有了可乘之机[4]。而提高民众的经济收入水平,则能够使大众的食品需求得到满足,又对劣质食品予以自觉抵制。与此同时,在加强食品管理方面不能一味采取自查自纠的方式,而应鼓励民众积极参与食品管理和监督。在确保食品安全的过程中,民众无疑是最大的受益者,但其还应将行动者的角色扮演好,须知民众才是保护食品安全的中坚力量,因此就需把民众的参与积极性调动起来,共同管理,全民共治[5]。除此之外,也要建立健全食品安全有奖举报制度,以乡镇街道为单位组建食品安全协管队伍,发挥媒体的作用,向广大民众宣传食品安全知识,并对食品安全常识进行普及,提高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意识。而作为消费者也需要进一步增强安全意识,转变消费观念,科学应对食品安全事件相关舆论。
3 结语
总而言之,食品的质量对人类生命的质量具有决定性影响,生命唯一的选择就是健康,坚决不允许人们身边有危害健康的食品存在。而只有切实做好相关工作,方可从真正意义上解决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
参考文献
[1] 王明峰, 侯琳良. 治治农村市场假冒伪劣( 微调查)[N]. 人民日报, 2014-01-19(001).
[2] 新华网.《中国食品安全发展报告(2014)》在北京发布[J]. 全国商情, 2015(Z4):13-14.
[3] 杜国明. 我国食品安全民事责任制度研究[J]. 政治与法律,2014(8):22-29.
[4] 严苗. 浅谈我国《食品安全法》中惩罚性赔偿规定之完善[J]. 理论导刊,2014(6):101-103.
[5] 李妍. 中国食品安全问题现状、成因及对策研究[J]. 食品界, 2016(10):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