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陡岩质边坡地质灾害勘察设计分析
- 来源:科学与技术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高陡岩质边坡,地质灾害,勘察设计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2-06-17 14:06
摘要:随着国家经济快速发展,促进工程项目的开发越来越多,但是因为自然因素和一些人为因素的影响,地质灾害频发是影响社会安定的不良因素。在地质灾害发生过程中,可能会对人民生命健康安全以及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因此,对地质灾害的问题进行全面分析了解,选择合理科学有效地治理措施对提高工程项目的安全性有重要意义。其中边坡失稳问题是造成地质灾害的常见问题之一,也是当前土木工程建设中必须重点防范的问题。
边坡是自然或人工形成的具有明显侧向临空面的地面地质体,是人类工程活动中最基本的地质环境之一,也是工程建设中最常见的工程形式。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工程建设中形成的高陡岩质边坡随处可见。而高陡岩质边坡的地形坡度较大,地质环境条件复杂,在外力因素的影响下容易引发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所以,在高陡岩质边坡地质灾害勘察过程中,应综合考虑边坡特点、工程地质条件及现状稳定性等对其进行勘察设计,这样才能够保证勘察结果的准确性,进而为边坡治理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因此,对边坡地质勘查方案的设计要点进行深入研究很有必要。
1.高陡岩质边坡的特点分析
结合实际情况可以了解到,高陡岩质边坡所处位置的地形条件比较恶劣,通常情况下地质都是比较陡峻的,岩层的倾角一般都在12°左右,与水平线比较接近,一般都是平行在边坡的位置,并且其中有一些隐性的卸载裂缝,同时还有与构造应力场相适应的3组左右的节理,这些节理的裂隙倾角一般都是在40°左右。因为岩石之间软硬程度不同,所以,这就造成节理裂隙的面、层面或者是交接部位出现风化剥蚀凹坑的现象。高陡岩质边坡主要是在岩体切割的基础上,按照临空面的崩塌、倾倒以及坠落从而对局部的稳定性带来了非常严重地影响。因为高陡岩质边坡的顶部经常会出现平行于坡面的张性拉裂缝,这就很容易呈现出中上部分失稳现象,当边坡失稳时,可能会引发比较严重的后果。在高陡岩质边坡地质灾害勘察工作实际的开展过程中,一定要将中上部削坡裁减工作进行全面地落实,最大限度地保证边坡平稳性,并对高陡岩质边坡的实际特点进行全面地了解,在此基础上可以对合适的加固处理措施进行有效地选择,这样才能保证可以对灾害进行一次性的处理,避免在之后的工程开展中留下一定的安全隐患。在边坡的治理工作开展过程中,工作人员一定要对其中的稳定性引起足够的重视,可以与周围的环境之间实现有效地结合,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实现非常好的人文景观效果,同时也能使高陡岩质边坡地质灾害的治理效果实现明显地提升。
2.高陡岩质边坡地质灾害治理原则分析
2.1对引起地质灾害的主要原因进行勘察
引起地质灾害的原因有很多,一些地质灾害可能由各种因素综合引起的。为了对地质灾害的原因进行精确判断,需要对地质的水文条件以及边界条件的变化程度进行分析。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对各类因素对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造成的影响进行定性以及排序。然后才能确定引起地质灾害的主要原因。例如,在崩塌、滑坡的地质灾害中,融冻原因、人为堆载原因、降雨原因、工程震动原因、持续灌溉原因以及地震原因都可能导致地质灾害发生。这些原因都可能会导致滑坡产生,所以,要对产生滑坡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在高陡岩质边坡的地质勘查时,能够对地底的水文情况,坡体的地质特性以及坡体的结构与坡体的应力等相关数据进行准确全面分析与勘察。然后根据勘察的结果帮助工程设计人员对边坡的实际情况有全面地了解。在此基础上,才能设计出合理科学的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2.2选择合适的勘察方式
在对高陡岩质边坡进行治理前,要对造成边坡失稳的原因进行全面勘察,在勘察过程中要选择合适的物探方式以及钻探方式。①物探方式。物探方式也被称为地球物理勘探,主要是利用相关的勘探仪器对岩土层的工程物理形式进行间接了解。物探方式的最大优点是效率比较高,并且其应用的成本相对较低。在物探过程中使用的仪器以及工具都比价容易携带,其使用过程也比较方便快捷。在地层自然条件下,可以直接采取没有被破坏的原位测试方法完成物探过程。但是在物探过程中需要注意,同一地区的岩土层的物理性质也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因此,物探方式的结论很难具有确定性与精确度,必须辅助以钻孔勘探对物探结果进行验证与校准。通常情况下,物探方式会采用大地电磁法以及高度高密度电法进行勘察。这两种方法的准确性和使用的深度都会存在差异,要根据高度岩质边坡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物探方法。②钻探勘察。钻探勘察的主要工艺包括取样、孔内测试等操作过程,在这钻探勘查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我国地质钻探标准的相关规范进行钻探勘查工作。在钻孔现场进行钻探质量评定时,确定钻孔合格后要及时对钻孔进行及时封填。在钻探过程中,还要及时采取样品对原位点进行测试,并且对地下水的情况也要进行全面了解。钻探工程能够间接了解岩土层的具体情况,能够从线推到面的具体情况,可以完成从定量到定性分析的重要勘察工作。
3.高陡岩质边坡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设计
3.1对规划控制进行合理地设计
在对高陡岩质边坡地质灾害进行治理的过程中,通常规划控制属于一种比较有效地治理方式,同时也属于一种事前预防风险的方法。在高陡岩质边坡中存在的地质灾害风险具有一定的差异,所以在规划控制工作中通常都会采用不同的措施。比如,在一定范围内高陡岩质边坡地质灾害比较严重时,那么在规划控制工作中就会禁止该范围内在开展任何一项工程建设工作,并且还应该对周围居民的搬迁工作引起足够的重视。如果在一定的范围内高陡岩质边坡地质灾害可以实现有效地控制时,在规划控制工作中可以制定不允许任何形式切坡的相关规定,通过这些有效的规划,可以实现对高陡岩质边坡地质灾害现象的合理控制。
3.2加强监测预警力度
因为受到了相关科学技术水平的影响,在对高陡岩质边坡地质灾害进行治理的过程中,很多地区的灾害风险类型以及大小很难进行明确。针对这种现象,就需要对其中存在的一些地质风险进行全面地分析和掌握,从而可以实现对检测预警方式的充分利用,检测预警属于目前普遍使用的一种灾害风险法。通过就阿强相应的监测预警力度,可以对灾害风险发生的情况进行全面地掌握。从而实现动态性的检测过程,当风险发生时,可以在第一时间内采取措施对风险进行有效地控制。
3.3合理规避风险
针对一定范围内的高陡岩质边坡地质灾害,已经超出了可以控制的范围,这就需要采取一定的规避措施,从而才能尽量减少风险发生时所造成的损失。另外,在对规避风险方法进行使用的过程中,一定要在保证居民安全的基础上,尽量减少灾害所带来的影响,这种方法通常都会在情况比较特殊的时候进行使用。
4.结语
综上所述,高陡岩质边坡地质条件复杂,在各类因素的影响下,容易发生地质灾害问题。对此,应该综合考虑高陡岩质边坡特点,做好地质灾害勘察设计,严格控制各个勘察工序,保证勘察工作的顺利进行,并要应用各种有效的计算方法,对勘察结果予以有效分析,进而为高陡岩质边坡地质灾害治理提供可靠依据。
参考文献
[1]王吉亮,杨静,陈又华,等.复杂层状高陡岩质边坡变形与稳定性研究[J].水利学报,2019,46(12):1414-1422.
[2]孟庆文,冷伍明,肖武权.山区高速铁路高陡边坡稳定性与变形分析[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18,9(6):54-59.
[3]李杰.高陡岩质边坡地质灾害勘察设计研究[J].资源信息与工程,2019,31(6):191-19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