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基设计和岩土工程勘察过程中常见问题及对策
- 来源:科学与技术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岩上工程,勘察,问题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2-06-17 20:19
摘要:岩土工程勘察设计是建筑工程开工之前必须要做的事情,为了确保建筑工程的安全、顺利施工,岩土工程勘察时所采集的地质数据是必不可少的。并且,岩土工程勘察直接关系到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因此,在勘察的时候一定要细致、严谨,确保勘察的数据准确可靠。今天,笔者就在这里简单的分析一下岩土工程勘察设计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并提出几个相应的解决方案。
岩土工程勘察是地基设计项目中最为基础的环节,它的检测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该工程此后的施工道路能否顺利进行,而且,地基设计的质量好坏同建筑质量的好坏几乎是成正比的。所以,我们在工程施工之前一定要认真做好岩土工程勘察工作,要重视地基设计问题,严格遵守国家规定的相关法律法规,从根本上杜绝豆腐渣工程建筑。
一、地基设计和岩土工程勘察的概述
1.地基设计的角度
就地基设计的角度来看,我们可以把地基设计分成A、B、C三个设计等级。比如说一些比较大的工程(工业建筑、高楼层等)都比较适合采用A级的地基设计;而一些层高在7层以下的建筑,因为对基坑和周边环境的要求相对较低,所以可以采用C级的地基设计;之后,除了A级和C级以外的建筑则适宜采用B级的地基设计。
2.岩土工程勘察的角度
工程中的岩土勘察工作主要是针对施工项目所在地的地基进行检测、研究与分析。了解其所处的环境、地质、岩土等特征,不仅要做好现场的地质调查、测绘和检验,还要做好原位/室内测试、取土、试样;并且要编制出详细的勘察结果。
详细的,就拿土的鉴定来说,土的描述也应该要符合下列规定:
(1)碎石土应描述颗粒级配(均匀.不均匀)、颗粒形状、颗粒排列、母岩成分、风化程度、充填物的性质和充填程度、密实度(稍密.中密.密实)等;
(2) 砂土应描述颜色、矿物组成、颗粒级配、颗粒形状、粘粒含量、湿度(稍湿.很湿.饱和)、密实度等。
(3) 粉土应描述颜色、包含物、湿度(稍湿、湿、很湿)、密实度、摇震反应(取一块土放在手心用另一只手敲打这只手背看土中水分是否出来。强.弱)、光泽反应、干强度(强、中、低)韧性(高、中、低)等;
(4) 粘性土应描述颜色、状态、包含物、光泽反应、摇震反应、干强度、韧性、土层结构等;
(5) 特殊性土除应描述上述相应土类规定的内容外,尚应描述其特殊成分和特殊性质;如对淤泥尚需描述嗅味,对填土尚需描述物质成分、堆积年代、密实度和厚度的均匀程度等;
(6) 对具有互层、夹层、夹薄层特征的土,尚应描述各层的厚度和层理特征。
粒径大于0.075mm 的颗粒质量不超过总质量的50%,且塑性指数等于或小于10 的土,应定名为粉土。
塑性指数大于10 的土应定名为粘性土。
粘性土应根据塑性指数分为粉质粘土和粘土,塑性指数大于10,且小于或等于17 的土,应定名为粉质粘土;塑性指数大于17 的土应定名为粘土。
勘察过程一般包括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工程的预可行性研究、具体施工图的设计、勘察内容、实际勘察阶段和工程设计初期等几个方面。
二、分析在岩土勘察和地基设计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
1.施工前期没有做好充分准备
就以往的案例来看,很多的施工单位在进行岩土勘察和地基设计的时候都没有做好预先的事前准备工作,并且对施工地段的情况了解不够详细。另外,现在很多企业为了降低成本、提高速度、节省工作时间,很大一部分都在没有透彻了解施工地段的具体情况下就开始贸然动工,这就导致了很多工程事故的发生。
2.相关报告含义模糊
勘察企业不负责任的行为直接影响到施工建筑的质量。目前,很多勘察企业给施工方提供的报告大都模糊不清,他们只注意相关的定性分析,真正有用的数据信息却是少之又少,甚至于很多的勘察单位竟然会在勘察的过程中偷懒耍滑、偷工减料,便是回复给施工单位的施工建议也相当的含糊,甚至无法落实。这种态度可以说是相当的恶劣。
3.勘察行业的不规范
目前很多的勘察企业因为勘察设备不全、勘察人员素质不足、能力不够导致其在勘察的过程中往往不够认真或者力不从心,而在他们手中勘察出来的结果也大都不尽人意,甚至他们提供给施工企业的资料报告也都或多或少的掺杂了水分,只能勉强蒙混过关;更过分的是,很多勘查企业为了节约成本,居然不去实地勘察,只凭着固有经验就开始撰写有关的勘察资料提交给施工企业,致使资料中存在着重大的漏洞,给施工建筑埋下了极大的安全隐患。
4.地基处理与勘察工作难以有效结合
在施工过程中,有些岩土勘察人员因为能力不足的原因导致施工企业和勘察企业两个部门的工作问题很难协调,从而降低了工作效率。
5.地区区域性考虑不充分
因为岩土工程勘察所在的地区有区域性限定,所以很多的施工单位在针对地基设计的时候就只单独对施工区域进行研究设计,导致其地基设计工作不能够准确无误的进行。
6.部门之间协调差
勘察部门的人习惯性外出勘察,设计部门的人每天闭门设计,这就导致岩土勘察和地基设计两个部门的人员之间缺少必要的沟通,协调性非常的差,两个部门之间的交流仅仅只是借助中间人在传话,导致很多重要的信息在传输过程中出现偏差,并且浪费时间。
三、岩土勘察和地基设计相应对策
1.强化对准备工作的检查
强制性做好岩土勘察和地基设计的前期工作,要求工作人员明确自己的勘察目的和责任,在自身能力足够的情况下,对施工项目的岩土工程特征进行充分的研究和深入,全面的分析出施工地段和周围相邻地段的岩土特性、施工条件和工程信息。此后,还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勘察方案,保证地基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避免出现工程停滞的问题。
2.制定行业内相关的规章制度
我国不同地方的地质状况也都大有不同,这就要求勘察单位在进行地质勘察的时候必须要认真对待,做到一丝不苟。这不仅需要勘察单位自律自束,更需要政府部门的硬性监督,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用法律的权威来约束勘察单位的行为作风,确保勘察单位认真对待岩土勘察工作,提供真实可靠的勘察资料。
3.确保报告与纲要的准确性
完善岩土勘察工程的审查制度,制定出量化的审核标准可以有效地提高报告和纲要编制的准确性。相关的建筑企业和单位在施工之前应由项目经理部门事先落实好具体的审查制度,从而确保岩土勘察分析结果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发现之中存在任何不合格的地方,必须要求有关部门重新拟定,确保报告和纲要编制的优化和工程质量,为地基设计打下良好的基础。
4.地基设计的基础
在地基设计过程中,施工单位必须遵守最大化减少资源浪费、适合当地环境两个原则,所策划的设计方案要考虑周全、慎重,不该把降低施工成本作为第一要素,不能偷工减料。所制定的设计方案必须要符合当地的实际状况,并与岩土勘察多做交流,完善设计方案中不够精准的地方。
5.加强对施工区域的研究
岩土勘察人员一定要对施工地段周围的环境进行仔细的勘察和分析,以确保勘察工作的合理性、时效性和准确性。
6.勘察方与设计方多加沟通
为求地基设计工作可以在保证质量的情况下快速有效的完成,岩土勘察单位在设计单位进行相关的地基设计时应该及时提供帮助,全力配合地基设计单位完成设计方案。
四、结束语
岩土工程勘察工作是地基设计的基础,能够为岩土工程的施工提供科学合理的参考依据,并且,通过对参数的分析,可以制定出合理的岩土工程地基设计方案。在现代的岩土工程勘察过程中,应当要重视岩土勘察过程中所得数据的实时性、科学性和合理性,从而更好的为岩土工程地基设计提供更加精准的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李勇. 地基设计和岩土工程勘察过程中常见问题及对策[C].建材与装饰.2016(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