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生活的模样

  家庭生活是我们每个人都拥有的一种生活样态,甚至对许多人而言,可以说贯穿着一生。但这人人经历着的生活,却又因为各自的性情不同而呈现出形形色色的模样。

  古典诗词中有关日常生活的书写内容,可能到唐宋时期才逐渐丰富起来,唐人李商隐写“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夜雨寄北》),分离的朋友终又相见,在淅淅沥沥的夜雨声中就着烛光相互闲聊。这种久别重逢的不确定性及随之而来的满心欢喜,是生活中一种渺茫的期待得到满足的瞬间,它颇受文人的喜爱,在后世诗词中也反复被翻用。宋人辛弃疾是勇猛无畏的士大夫,内心充满了抗金热情,文学史中以豪放词著称,但同时他还写有“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清平乐·村居》)这样展现出日常生活温馨场景的清新词句,使我们在千载之下犹能体会到其中的人伦之乐。但这些出现在古诗词中的家庭生活,多半只是剪影式的画面,又因为或多或少囿于短小的篇幅,一般来说大都缺少具体的细节及过程描写。

  对于普通人来说,我们在现实中所能见到的家庭生活,大抵来自自己的亲身经历,抑或是旁观家人、朋友们的生活。那么,你是否曾经想象、好奇过,古今中外的名人学士们的家庭生活是怎样的呢?他们在日常中如何交谈、处事?他们有着怎样的欢喜与哀愁?所幸,我们在日记、书信、回忆录这些文字当中,能够窥见一些它们的样貌。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