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遥县食品市场监管问题和建议

  • 来源:食品安全导刊
  • 关键字:市场监管,问题,建议
  • 发布时间:2024-07-13 11:35

  黄洁宇

  (平遥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山西晋中 031100)

  摘 要:食品安全关系着广大消费者的生命健康。近年来随着食品工业的蓬勃发展,食品安全问题日益凸显。加强食品安全监管、规范食品市场秩序是保证人们食品安全的重要基础。基于此,本文对平遥县食品市场监管现状、存在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加强平遥县食品安全的建议。

  关键词:食品安全;市场监管;问题;建议

  由于食品安全管理因素较为复杂,严格管理食品安全,才能在食品市场监管中保证消费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加大食品安全监管力度,增强人们的食品安全意识。因此,经济发展与生活水平的提升,对保障食品质量和人们身体健康具有现实意义,也是在食品安全监管中,确保食品安全管理全面发展、提升食品安全与质量的基础[1]。

  对2021 年食品市场监管部门受理的消费者投诉数量不断增多进行分析,吉冈、大润发等食品企业需要加强监管食品企业生产、流通、消费等各个环节。为此,相关部门必须合理监督与管理食品安全风险,避免出现因为监管疏忽或有遗漏的问题,导致不合格品进入市场。

  1 平遥县食品安全监管现状

  1.1 监管对象的现状

  平遥县是旅游大县,同时也是食品生产经营大县、食品消费大县。据统计,截止2017 年全县有食品生产经营单位3 953 户,包括餐饮服务单位1 199户,食品生产企业(含小作坊)421 户,食品销售经营户2 333 户。其中,无证从事食品生产经营的384 户,包括餐饮服务单位241 户(城区113 户,乡镇128 户),食品生产企业(含小作坊)64 户(城区30 户,乡镇34户),食品销售经营户79 户(城区20 户,乡镇59 户),无证经营占总体的近10%,食品安全监管形势不容乐观。

  1.2 当下食品市场模式中的显著特点

  ①食品生产加工规模小的情况较为突出。食品加工经营单位大多数是小作坊加工形式,以家庭为主的经营模式。②食品销售经营主体分散在不同的地点,经营者主体责任落实存在困难。③餐饮经营中的从业人员数量较多,参与食品销售和经营过于庞杂。

  1.3 食品无证生产经营的原因分析

  生产经营从业人员构成复杂,文化程度低,法律观念薄弱;部分生产经营类别模糊,难以确定证件办理类型,难以纳入审批范围;部分生产经营许可程序复杂,受自身条件限制和职能部门制约,难以获得批准;监管权力不足,监管频率和覆盖范围难以满足要求;农村生产经营单位分布分散、隐蔽性强,监管难度大。

  1.4 监管模式现状

  2019 年以来,平遥县颁布了《平遥县食品安全委员会成员单位工作职责》,提出了有关食品安全监管的法律依据。①健全食品企业的责任体系。②明确监管职责和事权。③理清食品安全监管范围和责任边界。因此,深化改革食品安全工作实施方案,落实巩固食品安全示范县的创建成效,才能让全县食品安全形势不断好转。

  ①平遥县市场监管局整合原各村、社区食品协管员,进行了“网格化”日常巡查和各类专项检查。②在市场监管工作中,制定了协管员考核管理办法,通过“互联网+ 明厨亮灶”智慧监管模式,严格执行“行刑衔接协作联动机制”,不断加强食品市场的事中和事后监管,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监管,提高食品安全保障水平。③为了严厉打击过期变质食品违法经营行为,切实保障人们的食品安全,平遥县市场监管局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过期变质食品经营行为专项整治[2]。以商场、超市、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连锁便利店、餐饮单位和“四代”食堂为重点对象,除日常检查项目外,重点建设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和集中交易市场的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对于有特殊要求的食品,如保藏、保温、冷藏或冷冻等,是否采取了有效的存储和配送措施;餐饮单位高危易腐食品的原材料储存是否符合《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的要求;冷冻食品是否有重复化冻等情况。

  2 平遥县食品市场监管中存在的安全问题

  2.1 基层监管力量薄弱

  平遥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在整个食品市场监管体系中设立了13 个监督管理站,共有100 多名基层执法人员。平均而言,每个基层执法人员都监督几十个食品生产、加工等单位。据此,各个基层监管执法人员的主体责任是监管食品安全,将自己的工作职责落实到辖区内的所有药品和特种设备安全监管,通常会存在一人多岗监管的情况。由于工作量大,致使食品安全监管人员缺乏对各个生产单位监督的有效性。

  2.2 监督行政执法效能问题

  在食品市场对安全问题进行全方位的监管中,所涉食品具有随机性和不确定性。通常,食品安全事件发生得很快,解决得很快。但问题解决后,非法食品往往再次出现,严重阻碍食品市场安全监管水平的提升,造成食品安全监管缺失一定的效能,不断损害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因此,在食品市场监管中提高安全执法的效率显得尤为重要。从根本上解决食品生产经营的安全问题、应对复杂多变的食品安全事件不仅需要监管和执法人员的认真工作,还需要消费者的监督和食品生产经营从业人员的合作。此外,在一些食品安全问题的执法中,复杂多变的实际情况往往导致不明确的执法条款无法适用,致使执法力度与强度失去原有的惩罚效果。

  3 食品生产经营主体存在的问题

  3.1 食品生产加工方面存在的问题

  ①受限于生产成本问题,食品生产单位的生产规模较小,主要体现为小型企业和家庭作坊,没有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条件,缺乏对产品质量进行全方位检验的必要程序,在食品安全检验后仍可能存在食品安全风险与隐患。②大多数小型食品企业缺乏品牌意识,注重眼前利益而忽视口碑和品牌建设,甚至存在生产假冒伪劣产品的行为[3]。

  3.2 食品经营环节存在的问题

  目前食品经营过程中的店面面积较小,而经营的类别却较复杂,员工的食品安全和法律意识不足,许多店面无证经营,健康证未及时办理。更重要的是,一些食品经营者选择购买“三无”食品,或者通过销售临期食品获取利润。食品管理环节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对食品是否按照食品说明书要求,对食品采取符合要求的储存方式和食品质量的定期检查,尤其是需要冷藏的食品如酸奶,以及保质期短的食品,如火腿肠和方便面[4]。

  4 对食品安全监管提出的建议

  4.1 建设基层监管体制

  ①完善基层食品安全监管制度是前提条件,也是基层食品安全监管的首要任务。为此,在细化绩效考核和工作职责后,采取执法全过程记录的监管调查方式,结合执法所决定的法律审查制度进行食品监管。在此过程中,需强调基层执法人员自身的食品监管责任,主要是加强基层执法人员的食品监管积极性。同时,在市场监管部门定期召开的执法经验交流会中,持续性地加强基层市场行政执法人员的食品安全监管意识。②加强基层监管对食品安全的检查力度,根据基层食品监管人员所负责辖区内的对象和数量,针对性地配备专业监管人员进行检查,侧重于在增加基层监管执法装备后,提高监管效率。③相关内部监督部门应在执法过程中制定严格的监督管理机制,便于分析在监督管理中出现的实际问题,进而追查相关的责任人员,确保基层执法人员参与监管工作的积极性,为完善基层食品安全监督执法工作奠定基础。

  4.2 提升基层监管能力

  ①加强基层监察人员的培训,组织基层监察人员相互学习,建立高效的食品检查执法队伍。在实际食品安全监管中,还应注意加强监管与执法的整体协调。②推进食品安全信息管理平台建设,构建“互联网+明厨亮灶”形式下的食品生产经营与企业建设体系,即主动向店内消费者披露食品处理与卫生状况,并向消费者明确接受各界监督的相关文件。③要加强执法,严厉打击“三不”生产经营、假冒劣质食品、过期食品等违法行为,维护法律权威。作为基层市场监督员,应采取动态评估对市场中的食品安全问题进行分析,为提高符合食品安全标准服务的效率打下基础。所以,基层市场监督员应在风险监测、评估和预警作用中发挥自身的工作职责,体现出职责任务,切实围绕消费者的健康需求与食品安全管理标准,实施提升当前市场监察执法效能的监督方案[5]。

  4.3 加强食品生产经营者的法律和诚信意识

  ①我国应加大对中小微食品贷款的支持力度,督促和推动生产设备升级,定期检查生产经营的食品,确保食品质量合法合规。②加强员工培训,在观察学习示范店的模式中,加强对员工的业务培训,增强责任人承诺生产健康食品的认知,提高食品生产加工经营者和生产者的法律责任意识,实现“持证生产”和“持证经营”。③加强食品行业内参与人员的自律和诚信管理,健全食品生产经营诚信体系,提高生产人员诚实守法生产的意识,从内心深处认识到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4.4 打造特色食品产业品牌

  调整和优化食品行业内整体布局的方式,倾向于生产企业根据食品安全标准获得相关质量体系的认证,以提高质量为主,树立食品安全的品牌效应,再结合平遥县食品安全监管的实际情况,鼓励并引导食品企业从技术改造出发,提高标杆,努力与电子商务平台深度融合,打造和升级平遥牛肉、食醋、碗托以及莜面等平遥特色食品产业品牌。特别是作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的“平遥牛肉”,牛肉制品生产企业和牛肉加工小作坊应举办“平遥牛肉”生产规范标准培训会。食品企业内部要做到“5S”精细化管理,对预包装食品标签法规标准及案例进行培训说明,针对当前市场上预包装食品标签存在的突出多发问题给出具体解决办法。

  4.5 加强社会舆论监督

  ①引入第三方检验机构参与食品安全监管的方案,需要在乡镇食品安全监督体系中布局协调员,以缓解基层监督员开展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大力宣传食品监管作用。②普及基层社区和农村居民的食品安全知识与内容,重视食品安全宣传形式的创新和完善。例如,在市场上设立免费的食品快餐检查点,推出“食品安全走进农村”的讲座活动等,提高广大村民的自我保护能力,自觉抵制假冒伪劣食品和三无食品。

  5 结语

  综上所述,平遥县基层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开展过程中依然存在较为突出的问题。①要加强基层监管体制建设,提高基层执法人员积极性,提升当前市场监察的执法效能。②落实生产加工经营者的主体责任,提高生产经营者的法律和诚信意识。③加强社会舆论监督的力量,齐心协力,确保食品质量与安全,保障消费者自身的生命健康安全。④不断借鉴国内外先进的食品安全监管制度和理论,完善基层食品安全执法工作的细节,既要增强食品安全检查各环节的力度,也要为食品安全与监管协同发展提供新的道路。

  参考文献

  [1] 李秀云. 我国食品工程安全保障与监督管理研究[J]. 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20(9):99-100.

  [2] 金涛. 互联网+ 明厨亮灶让食品安全可视化[J]. 中外企业家,2020(9):249.

  [3] 魏宇君, 王志瑞, 高宇欣. 廊坊市小作坊食品安全监管研究[J]. 现代食品,2020(20):152-155.

  [4] 赵一. 小型餐饮企业食品安全现状问题及对策: 以石家庄为例[J]. 河北企业,2017(3):14-16.

  [5] 王瑛珊. 小作坊食品生产安全监管研究[J]. 价值工程,2018,37(4):78-80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