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 来源:中国教育科学
  • 关键字:数学教学,理念创新,兴趣培养
  • 发布时间:2024-10-12 17:00

  文/欧 勋 (贵州省锦屏县城关一小)

  摘要:数学的抽象性使学生难以理解,学生对数学望而生畏,对数学科的学习没有兴趣。怎样引导学生学习数学,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教师要在教与学中不断总结经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对数学产生自信心,产生亲切感,积极主动地学习,直至在数学课中做到学以致用。

  关键词:数学教学;理念创新;兴趣培养

  小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才能促使他们主动地学习,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一般地说,人类对韵律、节奏、语言和美的感受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本能。所以语文、音乐、美术等学科较之数学来讲,学生更感兴趣,而数学高度的抽象性常常使学生难以理解,对数学望而生畏,因此不容易对数学产生兴趣。《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了要对学生培养数学兴趣的要求;提出了“使学生具有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由此可见,如何使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

  一、在活动中生趣

  1.在应用活动中生趣。数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广的学科,教师要使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身边,从而产生学习兴趣。如:我在讲授百分数的知识时,我要求学生搜集饮料瓶、商品外包装上的百分数;搜集日常生活中的百分数;报纸上写着的百分数,让学生解释含义,从而加深了学生对百分数的理解,使学生了解到生活离不开数学知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在操作活动中生趣。小学生的特点是活泼好动,他们的思维发展处于从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过渡阶段,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必须创造条件,让学生动手操作,通过摆弄学具,帮助学生获取知识解决问题。例如:我在教学圆面积时,先让学生动手把圆形转化成学过的图形,然后说说学过图形与圆形之间的关系,最后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操作得出圆形面积=πr2。这种从动手操作到语言叙述,从语言叙述到公式的得出,就是由直观到抽象、由具体到概括的过程。在教师指导下的实践活动中,学生手脑并用,发现和解决了数学问题,参与了获取知识的全过程,学得积极、主动,尝到了探求知识的乐趣。

  3.在情境活动中生趣。数学教材有自己的特点,蕴含着可产生学生兴趣的因素。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接近和探究事物本质及其因果联系的实质,这一过程本身就是兴趣的源泉。”教师应挖掘这些因素,充分发挥教材中内在的潜力作用,创设情境,使学生产生兴趣。如:我在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时,由学生出题,教师与学生比赛,看谁判断快,学生对教师的“秘诀”产生了兴趣,迫切想要了解,强烈的求知欲望已经成为一种求知的“自我需要”。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各种情境的创设已越来越重视,特别是利用多媒体设计情景,学生的兴趣被激发,课堂效率大大提升。

  二、在感悟中激趣

  外在的活动引发的兴趣只是暂时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内化为对数学内涵的欣赏和追求,让学生从感悟中领略数学的魅力。

  1.感悟“美”。数学中的美不同于美术中的线条、造型、色彩的视觉美,不同于体育中的体形、动作、力量的运动美,也不同于各种音响、节奏、旋律的听觉美。数学本身的内在美瑰丽多姿,充分挖掘数学中的美,让学生进行体验并感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我在数学对称图形时,出示一幅幅对称美丽的画面,在学生的赞美声中教师进行引导:为什么大家对这些图形都说美,是数学中对称的神奇力量。从而让学生透过美的现象,感悟到数学的对称美。又如我在教学加法结合律时,用语言是这样叙述的: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加第一个数,它们的和不变。用字母来概括就是(ɑ+b)+c=ɑ+(b+c),引导学生进行比较。用数学方法来表示比较简洁,从而感悟到数学中的简洁美。当然数学中还有许多的美,教师应充分挖掘这些美的资源,激发学生兴趣。

  2.感悟“趣”。学生能感悟到数学是有趣的,必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即使在苦在累也是乐而不疲。①巧用修辞手法激趣。有时对数学资源运用比喻、拟人等手法,使学生兴趣倍增。如:我在教学被减数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中,戏称0为大方的穷光蛋,这一比喻,不但把本课时中的难点凸显了出来,学生的兴趣一下子高涨了,下课后还谈论着这一有趣的称呼。风趣的语言,恰当的手法让枯燥乏味的数学变得有趣生动,使数学更具吸引力。②找有趣数学现象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参考资料:

  [1]赖文学.浅谈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J].现代阅读(教育版),2021,(02).

  [2]苏会生.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据分析的策略[J].现代阅读(教育版),2020,(05).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