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板:弱势反弹仍存压力
- 来源:股市动态分析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公司,小板,季度,调整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1-04-11 12:44
4月的大盘依然受到较多不确定性因素影响,通胀未来这两三个月在高位运行或创新高的可能性相当大。随着央行4月6日再次启动了今年第二次加息,显示我们之前的判断已成为事实,但判断调控政策短期还未结束。如本月大量央票到期(约7000亿元左右)及外汇占款持续上升,使得央行有迫切控制流动性的要求,预计4月份还存在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较大可能性。
当然,相比今年一季度而言,虽然通胀在二季度仍持续上升并将可能创出新高,但基于“前高后低”的判断,全年通胀的高位有较大概率出现在二季度,下半年将有望逐步回落。另外,流动性相对宽松全年仍较明显,但7月以后开始有较大幅度的减少。因此,未来政府对宏观经济的调控预计可能有所放松。预计年内继续加息的概率在二季度后段将逐步降低。在此情况下,二季度A股市场或将面临的最根本变化,是货币政策将从从紧转向相对放缓。这使得市场有望从去年对通胀和持续紧缩政策的担忧中逐步走出,将给对A股带来积极的正面影响。
当然,现阶段的货币紧缩导致M2增速下滑对市场存在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但今年2月份M2增速已经降低致15.7%的水平,这是从2008年11月以来最低的。从另一个角度看,M2增速正处于逐步见底阶段,在未来调控相对放缓的预期下将有望回升,预期市场趋势二季度后段转好的概率也将增大。
从近期板块的涨跌情况来看,绝大多数板块目前呈现下跌走势,短期只有黑色金属、金融服务、采掘、有色金属、水泥等强周期板块上涨。跌幅居前的依次为农林牧渔、家用电器、医药生物、信息设备板块等弱周期板块。大盘指数权重股和绩优股的表现基本与市场同步,且换手率属于各指数中最低的板块,说明资金在缺乏赚钱效应和政策紧缩的情况下,仍暂时较难出现大量资金流入和推动的可能,只是在估值较低的优势下支持市场抗跌。
由于近期政策处于紧缩周期,且去年高估值板块涨幅过大,A股市场的整体估值受到流动性收缩和资金成本上升的压制,因此市场资金基于稳健及防范风险考虑,更多青睐于低估值绩优蓝筹股,导致低估值股票表现开始优于高估值股票,也使市场整体估值在高估值板块回落调整的情况下,存在明显向下寻找安全边际的趋势。特别是在市场处于震荡整理期时,主板市场的大盘股指数基本处于60天均线和120天均线之上运行,显示中期仍相对保持强势;而中小板和创业板这类小盘股指数,则已下破60天均线和120天均线以下,甚至有继续向下调整迹象,这类板块中短期风险仍然较大,投资者不宜介入,应暂离场观望等待。
4月7日晚,欧洲央行宣布加息25个基点,这是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欧洲央行的第一次加息。这次加息除了说明欧美国家经济已处于复苏当中,且在某种意义上代表了发达经济体退出刺激性经济政策的第一步,此后发达经济体的宏观经济政策将逐步由刺激转向中性方向。在国外经济复苏的早期阶段,目前在中国的国际热钱只是短期停留在中国证券市场,未来极可能逐步回流,因此其更多关注上游低估值周期股的短期投资机会,而回避高估值的中小板和创业板,预计后市低市盈率、低市净率、中价股等板块将可能继续出现补涨行情。投资者中短期可适当关注水泥、化工、机械、家电等中游周期类股票近期表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