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银行盈利能力及资产质量分析

  • 来源:银行家
  • 关键字:上市银行,贷款,金融,人民银行
  • 发布时间:2012-05-23 11:22

  2011年上市银行以“量稳价升”的模式实现了业绩增长。2011年银行业新增贷款为7.47万元,较2010年的7.92万亿元略有减少,而且本外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速为14.27%,也较2010年同期下降了5.37个百分点。但是,16家上市银行的本外币贷款增速则高于行业平均水平,达到了17.72%,仅落后上年同期2.55个百分点,新增的贷款余额基本上保持了稳定。而在净息差方面,上市银行则继续延续了平稳上升的态势。2011年16家上市银行实现净利息收入约17515.72亿元,同比增长近25%;实现营业收入约22334.85亿元,同比增长约27%;实现净利润约8823亿元,同比增长约29%。从上市银行整体看,与中国银监会公布的统计数据相比,16家上市银行净利润总额同比增速落后于整个银行业的平均增速;从各家上市银行的业绩增长情况看,与2010年同期相比,上市银行净利润总额的增速有所下滑,且增长较快的银行数目有所减少,净利润同比增速超过50%的只有深发展、民生银行和华夏银行3家,比2010年减少1家。

  盈利能力保持平稳上升

  从盈利指标看,在2011年上市银行的净息差、成本收入比、总资产收益率(ROA)和净资本收益率(ROE),以及拨备前经营利润率均保持了平稳上升。从业务类型看,对资本金消耗较少的净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对上市银行业绩增长的贡献继续提升。

  净息差继续提升。2011年我国进入加息通道,16家上市银行通过资产负债结构的调整及其资产重组定价过程,净息差平均值由2010年的2.41%提升到了2.57%。其中,民生银行、招商银行和农业银行的提升幅度最为明显,净息差分别较2010年提高了0.38、0.38和0.27个百分点。

  成本控制能力平稳提升,成本收入比继续下降。2011年所有上市银行的业务及管理费用的同比增速均落后于营业收入的增长速度,成本收入比较2010年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从16家上市银行的平均值看,由年初的35.19%下降到了32.55%。其中,光大银行、浦发银行和中信银行的成本控制力度最大,成本收入比分别较2010年下降了7.03、4.27和3.97个百分点。由于成本控制能力的提升,上市银行中除了兴业银行外,其余银行的网均产能均有所提高。从平均每个网点创造的净利润来看,2011年民生银行、招商银行和浦发银行分别较2010年增长了1345.80万元、922.84万元和763.62万元,领先于其他上市银行。

  ROA和ROE保持平稳,较2010年略有提高。2011年16家上市银行中除了北京银行由于第四季度总资产规模高速增长引致ROA较年初略有下降外,其余银行的总资产收益率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其中有10家银行的提升幅度超过了0.1个百分点,位居前三的民生银行、招商银行和华夏银行,分别较2010年提升了0.32%、0.24%和0.17%。从全面摊薄的净资产收益率来看,也是多数银行保持了小幅上升。其中民生银行、光大银行和浦发银行分别提升了4.40%、3.10%和2.74%;而下降幅度较大的深发展由于合并平安银行后净资产同比增长了124.93%,其ROE较2010年下降了4.97个百分点,紧随其后的华夏银行仅较年初下降了2.45个百分点。

  拨备前经营利润率继续上升。除去拨备支出对税前利润总额的影响后可以发现,在2011年,绝大多数上市银行的拨备前经营利润率都得到了提升。16家上市银行的平均值从2010年的57.78%增长到了59.59%。从提升幅度看,位居前三位的是北京银行、浦发银行和民生银行,分别提升了4.07%、3.90%和3.30%,领先于其他上市银行。

  净手续费及佣金快速增长。2011年多数上市银行的净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实现了更快速的增长,对业绩增长的贡献增加(见图1)。16家上市银行共计实现净手续费及佣金收入4132.93亿元,同比增长了38.74%,较2010年提升了6.48个百分点。其中,增长幅度位居前三的是深发展、华夏银行和兴业银行,分别达到了131.19%、105.93%和84.23%;而增长最慢的中国银行只实现了18.68%的增长。从中间业务收入对银行业绩增长的贡献看,近年来16家上市银行的净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对营业收入的贡献均在稳步上升。截至2011年末,上市银行净手续费及佣金收入总额在营业收入总额中的占比已经上升到了18.50%,比年初提高了1.54个百分点。其中,建设银行、工商银行和民生银行的占比已经分别提升到了21.91%、21.37%和18.33%,位居前三。从提升幅度看,兴业银行、深发展和民生银行位列前三甲,幅度分别为3.73%、3.57%和3.20%。由于手续费及佣金收入不消耗商业银行的资本金,而且受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相对较小,因此,该占比的上升也意味着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在稳步增强。不过,总的来讲,我国上市银行净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对营业收入的贡献还相对较低,这也意味着我国商业银行在中间业务方面还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信贷紧缩,存款及贷款增长受压

  2011年,为对冲外汇储备的不断增加,中国人民银行连续6次上调法定存款准备率,大型商业银行和中小商业银行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不断创下新高,因此各家商业银行面临的信贷环境也较2010年有所紧缩,从2011年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的上升及上市银行同业拆借金额的增加便可窥豹一斑。从存款和贷款的数据看,一方面是存款增长面临的压力凸显,另一方面是贷款增速的下滑。

  2011年上市银行的存款增长不平稳,大部分银行在第三季度末出现存款余额较第二季度末减少的现象,在第四季末存款余额的下降趋势才得以扭转(见表1)。2011年各家商业银行面临的货币政策环境较2010年更为紧缩,吸收存款的压力上升。就存款(本外币)余额的同比增速而言,虽然深发展因并表平安银行以及中国银行因更加重视境内业务,其同比增速较2010年均有所加快,但是绝大多数上市银行的存款余额较2010年有所下降;其中国有大型银行中的农业银行同比下降了10.28个百分点,股份制银行中的中小银行同比下降了15.27个百分点。从存款(本外币)余额看,大部分上市银行还出现了第三季度末较第二季度末减少的现象。其中,在第三季度本外币存款下降最多的建设银行下降了1565.28亿元,下降最少的民生银行也下降了13.25亿元。此外,农业银行不但在第三季度末本外币存款余额开始出现负增长,第四季度末还较第三季度末减少了818.01亿元。虽然工商银行和北京银行在第三季末并没有出现存款减少的情况,但是其第四季度末则分别较第三季度末减少了1370.33亿元和41.01亿元。但总的来讲,上市银行在第四季度加大了存款吸收力度,除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和北京银行外,其他上市银行的存款余额都出现了反弹。

  存款余额的缓慢增长,加上存贷比监管要求的限制,上市银行的贷款余额同比增速也较2010年同期有所下降。截至2011年,以本外币存款余额统计,有9家上市银行的存贷比超过了70%,而2010年则只有8家银行(见图2)。以此口径统计,在2011年第三季度末,除了宁波银行外,其余15家上市银行的存贷比都较年初有不同程度的上升,尽管在第四季度不少上市银行加大了存款吸收力度,截至2011年末仍有7家银行的存贷比较年初有所上升,其中,北京银行、工商银行和建设银行分别较2010年上升了5.74%、2.51%和2.44%。存贷比的上升,无疑也成为贷款余额同比增速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年报数据显示,除了深发展因合并平安银行后本外币贷款余额实现52.15%的同比增长外,2011年其余15家上市银行本外币贷款余额的同比增速均较2010年有所下降,其中浦发银行、华夏银行和交通银行3家的降幅分别达到了7.61%、7.34%和7.21%。

  资产质量持续改善,风险覆盖能力显著增强

  资产质量优于行业均值。2011年上市银行的资产质量普遍好于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平均水平。2011年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不良贷款出现反弹,不良率上升至1%。但是,16家上市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均较年初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见图3),其中农业银行、交通银行和华夏银行最为显著,分别下降了0.48%、0.26%和0.26%。从不良贷款余额看,多数上市银行在2011年也实现了下降,其中,同样是农业银行、交通银行和华夏银行位列前三甲,不良贷款余额分别较年初减少了130.47亿元、30.02亿元和6.54亿元;但是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和深发展的不良贷款余额则出现了较大的反弹,分别较年初增加了62.03亿元、8.04亿元和3.71亿元。不过,总的来讲,在2011年,16家上市银行的不良贷款总余额较2010年减少了99.58亿元。就此意义而言,上市银行作为一个整体,在2011年实现了不良贷款的双降,其不良贷款率的均值仅为0.77%,较年初较低了0.14个百分点,也低于银行业金融机构整体不良贷款率均值0.23个百分点。

  尽管如此,不过从逾期贷款的情况看,上市银行信贷资产的不良率在2012年可能会有所反弹。年报数据显示,2011年多数上市银行的逾期贷款余额较2010年同期略有反弹,反弹幅度也在10%以内,不过,深发展的逾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了100.88%,位居其后的宁波银行也同比增长了40.90%,但总的来讲,金额不大,逾期天数也较短,风险可控。

  风险覆盖能力增强。为达到2.5%拨贷比的监管要求,多数上市银行未雨绸缪,本期拨备计提的力度较年初有较大的增加,核销不良贷款的力度有所减弱。截至2010年末,16家上市银行中仅有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和华夏银行4家银行的拨贷比(拨备余额/贷款及垫款余额)超过了2.5%(见图4)。由于作为分母的贷款及垫款余额每年都在增长,在拨贷比不下降的情况下,作为分子的拨备余额也应保持相应的增长。年报数据显示,无论是已经达标的上市银行还是尚未达标的银行,其拨备余额在2011年均实现了不同程度的增长,具体而言,从驱动因素看,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加大本期拨备计提力度,其中北京银行、宁波银行和招商银行分别较2010年同期增长了101.98%、73.94%和62.44%;虽然上市银行的资产质量在持续改善,但是从拨备计提的类别看,多数银行在组合评估计提方面增长的力度更大。其二,在不良贷款的核销方面,多数上市银行的核销金额较2010年有较大幅度的减少或者是零核销;其中北京银行和宁波银行为零核销,中国银行的核销金额较2010年减少了67.21%。当然,在2011年也有部分上市银行的核销力度有所强化。比如,招商银行核销不良贷款的金额较2010年增长了283.55%,兴业银行同比增长了28.17%,但就绝对金额而言,2011年招商银行总共只核销了5.83亿元,兴业银行仅核销了0.91亿元。

  因此,2011年末,所有上市银行的拨贷比均较2010年有所提高,已经达标银行领先的优势更为明显,尚未达标的银行离2.5%的差距也在缩小,后期继续加大拨备支出的压力也在减轻。此外,随着不良贷款率的下降和拨备余额的增长,上市银行的拨备覆盖率也都有较大幅度的上升。

  2012年上市银行展望

  利率市场化改革的临近将强化上市银行对中间业务发展的重视程度和投入力度。利率市场化将是我国金融市场化改革的必然趋势,而且目前批发业务有可能以更快的速度推进。从理论上讲,利率市场化实施后,我国商业银行净息差的空间也将缩小,在此背景下,商业银行经营业务转型的步伐也将加快,而强化银行零售业务和中间业务的发展,将是我国商业银行的必由之路。因此,在2012年上市银行净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对营业收入的贡献也将继续提高,而且这种发展趋势并不会因为当前管理层对商业银行收费业务的清理而止步,毕竟不合理收费的部分对商业银行的业绩贡献也有限。

  上市银行的净息差将保持平稳。尽管在2012年存在人民银行降低存贷款基准利率的可能性,但是我国自2010年10月进入加息周期以来,商业银行的净息差便一直处于稳步提升的趋势之中。截至2011年末,上市银行仍有部分生息资产尚未完成重定价,这是其一。其二,随着管理层对商业银行不合理收费的清理,在中间业务收入中的部分因贷款而产生的服务费即“息转费”,也将因“费转息”回归为利息收入。此外,支持中小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的发展,也是2012年各家上市银行信贷投放的一个重要方向,在这方面上市银行具有较强的贷款议价能力。因此,这三方面都是促进上市银行净息差保持平稳的正面因素。

  从宏观审慎金融监管的角度看,我国已经在向建立逆周期的监管机制方向前进,上市银行的发展将受益于逆周期监管政策的实施。从现实条件分析,近年来我国上市银行的资本金和拨备计提都比较充足,这也为逆周期监管机制的建立提供了较为坚实的基础。预计管理层在2012年出台更加严厉的监管措施的概率不大,在经济下行预期下,将维持现状作为一个过渡期或观察期会是一种不错的选择,之后再进行相机抉择。

  (作者单位:信达证券)

  饶明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