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情CEO万能毅
- 来源:市场周刊•汽车公社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米其林,万能毅,汽车,轮胎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3-07-18 13:07
“必比登100多岁了。”米其林中国总裁万能毅笑着说。
必比登,米其林轮胎人,1894年出生于法国,至今未婚,事业有成。手擎一只装有钉子和碎玻璃的杯子,满身线圈缠绕,白白胖胖。在1989年来到中国,开始在中国奋斗打天下。2006年因为“本土化”,在中国改名“米其林轮胎先生”。
必比登为米其林代言了100多年,如今,米其林在中国的代言人,除了轮胎人必比登,还有万能毅先生。
2012年,欧美车市走势低迷,被媒体比作为“久不见阳光,看不见希望。”轮胎供应商也没能逃脱车市缓增的连锁反应,2012年米其林轮胎销量下降6.4%,欧洲和南美市场收缩带来了不利影响。不过让米其林集团值得欣慰的是,北美和亚洲市场增长强劲。为了保证米其林集团的销量和利润,米其林决定继续保持在增长较快的中国市场扩大投资。
去年,万能毅来到中国,与看淡欧洲市场相比,万能毅表示米其林集团仍会执着地将重金投向中国市场。“中国已经成为米其林集团全球最重要的市场之一,我相信处于微增长下的中国车市依然蕴藏着巨大潜力。”
米其林中国快跑
从一个小加工厂到百年老店,从偏僻乡镇的小工厂到全球轮胎帝国,米其林总喜欢用“不断创新”来赢得长足发展。历史的齿轮转过了120载,米其林轮胎先生依然如同百年前蓬勃鲜活,这一点和万能毅一样,纵然在米其林工作30余年,依然保持着源源不断的活力。
1988年,米其林踏上了中国的大地,在香港成立了销售办事处,随后又在1989年在北京成立了中国内陆首个办事处,负责产品推广及筹备分销网络。为了争抢更多的机遇,米其林集团迫切地希望将生产基地落户中国。1995年,米其林在沈阳建立了第一个合资企业。2001年在上海建立了米其林(中国)投资公司,并筹建了中国最大的轮胎制造基地。这个转动了世界的轮子开始快马加鞭地飞奔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上海、广州、成都、沈阳及香港都设立了营销办事处,销售网络遍布全国。“中国是米其林全球事业的重要板块。”万能毅评述道。
2001年,经过18个月的谈判,米其林与上海轮胎橡胶公司签订合约,上海米其林回力轮胎有限公司成立,米其林控股70%。“当时的合资,很多人心存疑虑,米其林也有不确定,毕竟当初对中国市场不够了解。”2001年,时任集团副总裁的万能毅虽然未能亲临中国,但他说起这段过往却带着深刻的感触。从米其林回力轮胎公司成立开始,米其林和回力轮胎两条生产线共厂生产,便一直处于亏损中,这也为后来的“分手”风波埋下伏笔。
“双方文化差异是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如何将米其林的企业文化与中国不断发展的环境融合起来,这是我们面临的挑战。”虽然前任总裁夏逸夫多方位策略并举,不断调整战略贴合中国市场,8年约期届满,米其林和回力还是没有躲得过“分手”,“这不是分手,只是战略的调整。”虽然万能毅否认这是一场分手风波,不过缘于双方市场定位不尽相同,双方的发展路线便无交集,“我们从合资变成独资,只生产米其林品牌。”随着市场的发展,市场形势发展变化,米其林和中国的融合更为融洽,2011年米其林和回力又经历了“再牵手”,“我们再次合作,在芜湖建立新工厂只生产回力轮胎,我们不是竞争关系,是相互支持。”
与减产甚至停产消息不断的欧洲市场相比,执掌米其林中国的万能毅是一个“幸运的人”。“这其实要感谢夏逸夫先生,夏逸夫所做的一切都为米其林接下来在中国的发展提供了稳定的基础。” 夏逸夫是一个带着米其林中国快跑的人,在他任职期间,中国车市经历了一个快速增长期, “最大的挑战就是怎样才能赶上市场的快速增长。”只有比那样的增长速度更快,这是夏逸夫和米其林中国共同的认知。
和米其林的35年
万能毅于1978年加入米其林公司,亲历过米其林各条产品线业务,中间换过多个职位。2012年调到中国接任夏逸夫。35年和米其林奋斗在一起,可谓长情。这位在中国任职一年多的CEO从不掩饰对米其林的情感,他的生活早已与米其林割舍不开。虽然在整个采访中,万能毅总是客观地去讲诉米其林,细细倾听之下方能抓住他隐藏得很好的感情。
“米其林的文化颇为包容,对竞争保持欢迎的态度。”米其林在中国的竞争对手主要是美国的固特异和日本的普利司通,这三大品牌占据了中国轮胎市场60%的市场份额。
随着车市整体增速放缓,从配套市场获得的利润减少,轮胎生产商开始将战略重心向轮胎替换市场转移。米其林和固特异之间爆发了一场异常激烈的渠道竞争。
由于对渠道内差异化批发价格存在争议,经销商与米其林中国谈判未果,上海地区13家门店集体撤下米其林品牌,并有3家经销商带着5家门店投到了固特异门下。“米其林既要保持价格稳定性,又要强调服务质量,这些不会因为突发事件改变的。”倒戈事件对米其林中国的整体销售并未产生过大影响,匀速前进的米其林开始重新调整战略,一方面按部就班铺设营销网络,另一方面在上海重新建立完善的网络。“米其林制定的战略不会随着波折而进行更改,毕竟这是一个长远的战略,而且米其林建立的驰加门店不会随着一点倒戈就溃不成军,基础是很坚实的。”万能毅语气和缓,但是目光坚定。
“驰加”是米其林旗下专业的汽车维修品牌,专注于轮胎、机油和制动的快修服务,目前在中国已经覆盖了34个省市,超过800余家门店,每家驰加店设有非常严格的流程和要求,“专业技术都要经过严密培训,我们的计划是在2018年,驰加门店的数量翻倍达到2400家左右。”与此同时,米其林还启动了针对轿车、轻卡轮胎的“随你行”,以及针对卡客车胎的“无忧行”服务计划,“我们希望做一些会让客户直接受益的事情。”万能毅表示,米其林在中国的发展,除了扩建工厂、加大研发之外,“以消费者为中心是一切战略的前提。”
曾经,米其林还曾是F1赛事的轮胎供应商,在F1赛场锋芒一时,尤其是1977~1984年8个赛季中,米其林分享了59次分站冠军,三届车主和两届车队冠军,轮胎人必比登使得米其林声名显赫。2006年,缘于多重原因,米其林退出了F1赛场。不过最近有消息称,米其林有望回归成为F1官方轮胎供应商,如果消息确实,这将会为米其林的运动生涯再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文/周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