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酒“双反”酒劲显现
- 来源:中国连锁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葡萄酒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3-09-10 09:39
此次“双反调查”针对的是欧盟的低价酒。国家很可能会设定一个价格,低于这一价格的葡萄酒会被征收惩罚性关税,这个价格临界点是每瓶1欧元或者1.5欧元。
今年6月,中国启动对原产于欧盟的葡萄酒进行双反调查,消费市场因预期来自欧盟葡萄酒价格将大涨,进口红酒销售突然激增,部分进口葡萄酒商、酒吧、酒店加速囤货,多数进口商因进口葡萄酒滞销严重,不敢囤货。
趁此混乱之际,国产葡萄酒正加快扩张,业内认为,双反调查势必改变现有葡萄酒市场格局。
洋葡萄酒大冲关
海关数据显示,自6月份我国透露将对欧盟葡萄酒启动双反调查以来,进口葡萄酒出现了明显的增长,其中6月宁波进口葡萄酒136万升,同比增长19.9%。而在双反消息传出后的3周时间内,通过厦门海关进口的葡萄酒则大增158.1%。今年1至4月,从广东口岸进口的来自欧盟的葡萄酒为1786.8万升,增长34.1%,占同期经广东口岸进口葡萄酒总量的69.2%。
造成洋葡萄酒大举冲关的原因,是商务部对欧盟进口葡萄酒立案双反调查消息传出后,不少进口商和消费者担心进口红酒价格上涨,提前囤酒。有业内人士预测,一旦双反正式实施,市场上销售的进口葡萄酒价格可能会上涨两成。
“事实上,目前进口葡萄酒关税已达到48.2%,一旦对欧盟葡萄酒实行惩罚性关税,国内进口的法国、意大利等地葡萄酒肯定会涨价。”在重庆做葡萄酒生意的周冬说,最近,已有不少酒吧和酒窖的老板打来电话,想下单囤货。周冬还透露,不仅是酒吧老板,一些酒窖和批发商也纷纷要求下单囤货,“一订就是数千瓶”。
独立酒评人朱立农表示,由于担心欧盟进口葡萄酒的价格优势丧失,不少商家改变存货的比例,选择适当囤货,“目前基本所有的进口酒商都在囤货,据我所知,福建一个进口酒商手中有5亿元人民币的库存。”
在线葡萄酒零售商也买酒CEO刘君说,每家进口公司都在争取尽早完成清关,以免多交税。刘君说,他的公司未来几周将额外斥资1000万元,确保保税仓库里的葡萄酒全部办结海关手续。“我们不知道关税的增幅具体是多少,但是我们听到的传闻说,政策将在60天内实施,上涨的幅度将非常大。”也买酒的总部位于上海,去年销售了超过人民币4亿元的葡萄酒。
Humann and Taconet货代公司总监Benoit Malaggi称,多家中国进口商要求他们尽快发货,该公司的运输频度比往常增加了一倍。“我们平时每周发货5到6个集装箱,但在过去的10天里发货量已经达到每周12~15个集装箱。很显然,在反倾销税施行之前运送的葡萄酒不会被征税,所以他们希望我们尽快发货。”Malaggi说他的客户认为新的税收政策很可能在8月上旬付诸实施。
双反调查还催生了进口葡萄酒的消费热潮,红酒电商品牌酒美网CEO吕意德表示,自6月双反调查消息出来后,店内销售额比上5月上涨30%以上,“有些客户担心涨价而选择大批量购买”。
部分经销商选择观望
不过,也有葡萄酒商在观望。一家法国进口葡萄酒品牌代理商经理赵泽表示,一些经销商囤的货,也都是只能销售几个月,属于比较正常的囤货现象,其余经销商则在观望。
“现在动手为时过早,囤货等待关税提升是很危险的做法。”一位法国葡萄酒的重庆贸易商说,葡萄酒需要24小时恒温仓储,资金占用很大,中小企业根本无法操作。
IWSR调查公司调研总监JoséLuis Hermosa在波尔多Vinexpo期间接受采访时称,媒体对贸易战的报道已经对市场产生了影响,但对中国市场的预测一直十分困难,现在还难有定论。
业内人士指出,中国对欧盟葡萄酒的反倾销调查为该产业带来了较大的不确定性,一些进口商只能坐观其变。波尔多葡萄酒行业协会主席Georges Haushalter表示,反倾销调查的声明使中国买家宁愿延迟进货。
葡萄酒行业分析师方军表示,进口葡萄酒的成本更多在于流通和运输上。对于中高端葡萄酒来说,即使未来加税,产品上涨的价格还是在市场可接受的范围内,影响不会很大。
商务部提出对进口葡萄酒双反调查已经过去一个多月,赵泽表示,调查的结果未出,不一定真的会增加关税。而且,即便调查成立,欧盟近年来大规模输出的葡萄酒产品将受到较大冲击,不过这些市场空白将很快被来自澳大利亚、南美等新世界葡萄酒国所取代。“2015年后,智利就是零关税了,如果欧盟的酒真的成本太高,经销商也可以做其他地区的进口产品”。
不过,经销商不囤货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是产品滞销严重。四川皇城老妈酒业有限公司红酒事业部总监陈朝俊表示,“虽然今年以来,进口葡萄酒高端市场受到了政策的一定影响,销量下滑严重,但是,普通消费者消费进口葡萄酒的氛围已经形成。”据陈朝俊介绍,利润下滑表现得最为明显的就是名庄酒,从全国市场来看,终端价格几乎都下跌一半。成都这个内陆市场还稍微好一些,沿海城市更是一天一个价格。
沈阳一家进口葡萄酒经销商李勇透露,由于经济放缓和政策限制,进口葡萄酒销量并不乐观,产品滞销严重。“大家都在想着怎么把货物变现,哪会囤货?”李勇称,现在不少进口葡萄酒都开始做促销活动,甚至是打对折,为的就是降低库存。
李勇的说法非虚。在国内知名的酒类电商平台酒美网、酒仙网以及天猫、1号店等均可看到大做促销。据酒美网介绍,该公司从7月9日起进行为期一个月的新一轮价格大战,这一次酒美网预计将发放高达5亿元的现金券,在此基础上,用户还可以再享受购物金额满100返200,“可以说是酒美网自成立优惠力度最大的一次”。
另一家电商酒仙网也在对其进口葡萄酒加大促销。在该平台可以看到,线上多款酒品祭出低于五折的降价促销,数款来自法国、西班牙等欧盟国家的酒品甚至低于2折。而据了解,该平台降价促销主要为来自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等欧盟国家的葡萄酒。
渤海国际葡萄酒交易所董事长孟佳萍表示,2012年春节以来,进口葡萄酒销量大幅下滑,很多进口葡萄酒商产品卖不动,但最近借助于双反消息,一些此前囤积大量库存的进口葡萄酒经销商则借此大清库存。
盲目囤货有风险
但是,业内也有人士认为,囤货不可太盲目,还得具体分析。
此前,业内曾流传新税收将在8月5日付诸实施,在业内引起恐慌。随着事态的发展,又有消息指出新的反倾销税近期不会被付诸实施,即使实施也很可能为10%,而不是此前预计的40%。
商务部对法国进口葡萄酒实施惩罚性措施的危机有所降温,商务部暗示征收新的反倾销税的可行性还在探讨之中。驻北京的商业律师任勇博士透露,商务部依然在与欧盟高层进行对话,尚未正式开始研究征收反倾销税的可行性。“如果在7月或8月开始进行调查,之后还需要8个月才有可能得出初步结论。此后还需要4个月才能作出最终决定。”他同时指出,在8个月之后初步结论被公布之前,不会有新的反倾销税被付诸实施。”
另一方面,中国投资者在法国葡萄酒产区日益活跃的酒庄收购行为,也可能会给中国在权衡葡萄酒双反利弊时增加一些考虑。
有业内人士认为,即使双反成立,欧盟进口葡萄酒价格上涨也不会太大。
法国葡萄酒管理硕士、香港世界葡萄酒中心大陆首席顾问曾微称,“双反调查”的消息在短期内可能会推高从欧盟进口葡萄酒的价格,但从长期来看,双反不会对进口葡萄酒的价格造成太大的影响。“目前商务部宣布对原产于欧盟的进口葡萄酒进行反倾销和反补贴立案调查,只是增加了未来进口葡萄酒涨价的可能性,由于调查、裁决的过程会很谨慎,流程也会很长,还远远谈不上惩罚性关税会增加进口葡萄酒实质成本。”
商务部研究院外贸研究室副主任张莉认为,中欧之间的贸易战不大可能出现全面爆发的情况,因为双方还是希望合作,所以进口葡萄酒涨价可能性较小。
酒美网CEO吕意德也认为,即便双反成立,欧盟葡萄酒的涨幅也不会太大。原因是当前越来越多进口酒在线上销售,再加上电商们竞争激烈,大家为抢市场,也不可能大幅调涨。该人士举例称,“像酒美网这样的电商集进口商和零售商于一体,省却了很多的渠道成本,同品牌、同年份的红酒,至少要比线下便宜40%以上。无论如何,双反也不可能增加40%的成本。”
有业内人士表示,此次“双反调查”针对的是欧盟的低价酒。业内普遍认为,国家很可能会设定一个价格,低于这一价格的葡萄酒会被征收惩罚性关税,这个价格临界点是每瓶1欧元或者1.5欧元,也就是行业内俗称的“一欧酒”。
这也意味着,一旦调查成立,欧盟近年来大规模输出的低质廉价葡萄酒产品将受到较大冲击,不过这些市场空白将很快被来自澳大利亚、南美等为代表的新世界葡萄酒国所取代。进口商美夏葡萄酒公司的首席执行长帕克表示,这场贸易纠纷的主要受益者将是智利和新西兰,因为这两个国家均与中国在葡萄酒方面签订了双边自由贸易协定。
也买酒的刘君认为关税会大幅增加,并且自己缴纳的税款估计将比目前增加一倍,从而导致中国消费者不得不转而购买别国葡萄酒。
在朱立农看来,尽管以欧盟为代表的旧世界葡萄酒国占据了进口总量的大部分市场份额,中国的大多数葡萄酒消费者并没有形成品牌忠诚度,这也意味着,除了少数对价格并不敏感的高端葡萄酒消费者会坚持以往的选择外,“腾出来的空白很容易被替代。”
国产葡萄酒机会来了
双反消息传出后,一度被认为能改变国产品牌葡萄酒行业景气低迷的现状,国产葡萄酒公司股价随之大涨。
在这之前,国产葡萄酒企业被国外葡萄酒同行挤压得喘不过气来,企业绩持续下滑。中国食品近日披露盈利警告显示,上半年中粮长城葡萄酒出现销售下滑,张裕A则预计2013年半年度营业收入和净利润下降幅度不超过20%,王朝酒业预计今年上半年业绩同比亏损扩大。
酒美网首席执行官吕意德表示:“国产红酒景气不佳,最主要的原因是美誉度有待提升。受三公消费限制影响最大的是300元以上的中高端品类,相比之下,中档及中低端价位的红酒受到冲击比较小。销售低迷的原因主要是用户的接受度和认可度不高。在消费升级的趋势下,国内消费者越来越理性,更看重品质和性价比。”
内外交困之下,国产葡萄酒开始采取抱团取暖、试水网络等方式展开自救。近日,包括中粮长城君顶酒庄、香格里拉酒业等国内数十家国产葡萄酒品牌携手红酒电商酒美网,宣布组建国产葡萄酒联盟。吕意德介绍,在中方向欧盟发起红酒双反调查的背景下,作为红酒销售平台,酒美网一方面加大对非欧盟产区葡萄酒的采购,一方面与国产品牌展开规模合作。“接下来酒美网将持续通过大力度的价格促销和品牌推广等加强主动攻势,抢占市场。”
进口葡萄酒营销专家郭海冰认为,近期商务部对欧盟葡萄酒的双反调查,对国产葡萄酒而言是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但要想真正得到消费者的认可,国产葡萄酒需要从质量上提高,从品牌和意识上提升。
“目前来看,对于国产红酒和非欧盟的进口酒都是利好,相对而言,国产红酒还需要抓住机会做些改变。”一名业内人士表示,我国葡萄酒产业基础比较薄弱,与国际主要葡萄酒生产国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双反调查虽然对国内企业来讲是机会,但国内葡萄酒企业提高自身产品品质和竞争力才是根本。
国产葡萄酒企张裕、长城等大品牌最近在消费市场加大促销,欲以降价争夺更多市场,业内透露,部分国产大品牌也正在加速扩张,拟通过收购部分个性化酒庄来完善产品体系。
吕意德认为,双反调查将使我国进口葡萄酒行业出现两极分化的局面,“一些具有实力,产品线丰富的经销商,将会稳固下来;而产品线单一,抗风险能力小的中小经销商有可能被淘汰”。
文/闻飞 摄影/王彩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