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汽本田第九代雅阁 他乡遇故友

  • 来源:汽车导报
  • 关键字:第九代雅阁,广汽本田
  • 发布时间:2013-10-09 10:58

  对于在珠三角地区成长的孩子们,在家门口遇见雅阁,就如同遇见无需琢磨的自然现象,因为雅阁的出现早已超越了它与广汽本田15年的结缘。全新的第九代雅阁于2012年9月在海外正式推出,广汽本田以一如既往高效,不到一年时间内推出本土版国产车型,然而本次的试驾地点却一改故辙,不是广州,也不是珠海,而是来到了宁波。

  本人虽曾踏遍华东五市,但直到这次试驾前却未曾踏进过宁波。网上百科会告诉大家,宁波是浙江省第二大城市,是具有七千年文明史的“河姆渡史前遗址”发源地,在16世纪中叶成为过全球最大的自由贸易港口之一,这里的浙海关也是中国最早设立的四大海关之一……无疑是一座历史名城,但出了机场,我便留意到马路上行驶的汽车,从私家车、公务车、到出租车,型号不一却大都挂着“VW”的标志。原因很简单,这里有上海大众的分公司,有上海大众的第六厂,可说是上海大众的地盘。走在陌生的街道,我的期待中带有一丝焦虑,同是外来客的全新雅阁,具备哪些优势进入这片“大众”的土地。

  熟悉的新面孔

  第二天早上提车,我与摄影师不用眨两下眼,隔着20米的距离,就在停满“VW”的车库中看见新雅阁的身影。第九代雅阁给我的第一印象非常亲切,匆匆掠过的感觉和上一代区别不大,但仔细观察又的确是一款新车。

  与竞争对手的欧式设计背道而驰,雅阁的外观从不旨在引人注目,没有为增强流线型而增宽的A柱,没有高昂的腰线,也没有向车尾倾斜的车顶,换来的是更宽大的车窗、更清晰的视野,与更充裕的头部空间。新车在全新LED透镜大灯组及盾型中网的衬托下,前脸的确更富立体感了,双排气孔的设计不仅具有动感,还能提高几分身价。本人觉得可以在中网上省些镀铬,但咱们的资深摄影师以他专业的审美角度补充:感觉还是挺大气的。为了进一步降低车身风阻,前挡风玻璃改用伏贴式安装,就连雨刮的活动结构也设计得更隐蔽,底盘也安装了导流挡板。

  21世纪的动力配置

  与外观相比,新雅阁在动力方面的升级更加突出,新型发动机与变速器均属于本田自F1车队就推广的“地球梦技术”(EarthDreamTechnology)系列。

  我们的试驾车配备了全新2.4Li-VTEC直列4缸发动机,具有智能缸内直喷技术,提升了内燃压缩比,并在原有发动机的结构上采用轻量化材料及更高效率的调校。与此搭配的是首次在雅阁上出现的智能CVT变速器。根据官方提供数据,与上一代发动机+5AT相比,最大扭矩提高8%,燃油经济性提高了13%。虽然试驾期间我不能确认这套动力的油耗低了多少升,但是扭力输出非常平顺,油门反应也相对直接,40~80km/h区间超车非常轻松,尽管起步感觉略显缓慢,可以确定,这套2.4L+CVT配置足够应付日常驾驶需求。

  当然,为了满足少数追求速度感的客户,第九代雅阁也推出高配3.0LV6车型,同样使用i-VTEC结构,以及升级后的VCM智能可变汽缸系统,从上一代的6-4-3缸运行模式改变为3缸与6缸模式,实际行驶很难察觉模式间的转换。与V6搭配的6AT变速器与旧款5AT相比优势可想而知,但由于偏舒适性的调校,虽然升挡平顺但降挡有半秒迟缓。静止起步时除了排气声浪外,感觉不到V6应有的推背感,不过2挡以后提速也算迅速。此时本人的“专业意见”再次得到摄影师的纠正:中级轿车追求的就是舒适,感觉不到推背是好事……好吧,我承认自己只是来当司机的。

  高级舒适的乘坐感

  大家先别急着按自己的想象标准,对小标题形容词的使用添油加醋。首先,新雅阁过半的内饰都用了柔软的皮质包裹,方向盘似乎包了一层涂过润肤液的牛皮,手感特别舒适。没有真皮包裹的部位,摸上去也并非生硬的塑料,富有质感。前排座椅的设计称不上量身定做,但也能提供服帖式的承托感,只要你的身材大小不是异常出众,都能很轻易找到舒适的坐姿。至于后排状况,我把目光投向了躺在“老板座”上的摄影师,得到了肯定的回应。我没打错字,新雅阁的确有“老板座”,尽管不具备豪华轿车的独立调节功能,但有了副驾座椅上的两颗调节按钮,后排“老板”便能自行调节获取最大的跷腿空间。

  中控台的设计理念与外观一样,偏重于功能而非卖相,秉承本田一贯的人性化设计,所有功能键都不需离开靠背便触手可及。信息系统采用了双显示屏布局,大幅度减少了以往三行五列似的功能键。上方屏幕显示多媒体信息、车辆行驶信息、与车外摄像头影像,下方的8英寸高清触摸屏则是集成了导航与多媒体功能的控制系统,所有界面都设计得简明直观,不需要说明书都能轻易上手。

  关于车厢值得补充一点,第九代雅阁的车身总长比上一代车型缩短了50mm,轴距也相应减少了25mm,然而车厢空间的感觉依然宽敞,车尾箱容积更是有了超过10%的提升,这就是“MM理念”的最好体现。

  作为一名称职的司机,显然要让乘客们坐得稳妥舒坦,新雅阁给予我充分的配合。车厢内足够宁静,除非深踩油门加速,巡航行驶下很难察觉到发动机的运转与排气的声响。关于操控,有人会质疑:第九代雅阁放弃了标志性的双叉臂悬挂,改用了比较流行的麦弗逊悬挂,会损失原有的操控稳定性。然而看看现实中的例子:86/BRZ、CaymanS等采用麦弗逊悬挂的跑车已经是最好的证明。配备新型的液压避震,底盘无论在高速过弯或者紧急变道都能使车身保持相对平稳的姿态,后排乘客的反馈也不存在任何不适。新一代的EPS电子转向系统也值得称赞,虽然方向盘偏轻,但转向反应灵敏直接,让人忘记驾驶着一辆接近5米长的轿车。

  周全的标准安全配置

  提高道路行驶安全是一个不会结束的话题,对新车的安全配置要求也是日益增加,本田一直把安全性放在汽车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增加高刚性材料的使用,还在第九代雅阁上推出了多款电子辅助安全系统。

  全系车型标配的LWC盲点显示系统拥有极高的实用性以及使用频率。该系统主要靠一个安装在副驾侧倒后镜上的广角摄像头,提供车辆右后方盲点的影像,并实时显示在中控上方的屏幕。此功能会在打右方向灯时自动启动,也可以使用大灯控制杆上的按钮手动启动,在变线及路边停车时都能大派用场。对于某些不习惯留意车身周围情况的驾驶者,建议LWC处于常开状态也无妨。

  ACL主动转向照明系统会在低于35km/h行驶下,根据转向方向自动开启相应的辅助照明。V6车型则增加了CMBS碰撞缓解制动系统,配合ESS紧急刹车警示系统,类似于常见的主动刹车系统,虽然不能完全把车停下,但也能有效降低碰撞可能带来的损失。ABH自动驻车系统、HSA斜坡起动辅助系统等都加入到新雅阁的标配名单。

  试驾总结

  拍照当天中午,有五位午休闲逛的小伙子好奇地议论着眼前的本田车,有说设计保守,有说车灯帅气,但都未能一时反应这是哪辆车,直到我把他们的目光指向挂在车牌上的“雅阁Accord”才恍然大悟。雅阁在宁波的确是个外地客。还听闻有一位媒体老师的试驾车,在路上被一辆第六代雅阁紧追了“好几条街”都没甩开,随后我在想,其实那位雅阁车主或许是难得“他乡遇故友”,只是想多看看几眼罢了。

  两天的试驾活动,雅阁就像身在他乡的故友,熟练地带领我与摄影师穿过陌生的道路,顺利到达拍照地点完成任务。对于像我这样在广东长大的“孩子”,不必花两天,只需看两眼,开两分钟,便能道出新雅阁的优点与不足,就像一位前辈告诉我说,他几乎开过所有雅阁的车型,感觉都是一样的。前辈所指的“一样”是一种“熟悉”,是历代雅阁具有的稳定、安全与可靠,雅阁从来不需依靠炫丽的欧式设计、或澎湃的涡轮增压、或泛滥的电子设备去博取大众的目光,尽管第九代雅阁确实已变得更加大气、更加敏捷、与更加先进。世上最美好的事,莫过于你熟悉的事物继续变得更加美好。

  透过雅阁的车窗,繁杂与陌生的街道忽然变得熟悉与亲切。

  撰文:肖晓君 摄影:安宁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