骷髅土豪的美与救赎

  • 来源:环境与生活
  • 关键字:土豪,骷髅
  • 发布时间:2013-11-26 15:35

  万圣节刚刚过去,有谁的装扮比得上这些金光闪闪的骷髅土豪高端大气上档次吗?

  在德国巴伐利亚州罗特阿姆因小镇(Rott am Inn)的圣彼得和保罗教堂里,一对美国游客停住了脚步,两副用贵重饰品装扮的骨架令他们惊叹不已——骨架周身金光闪闪,身着叶形金箔和宝石装饰而成的服装,眼眶和嘴巴则以精美的宝石镶嵌。

  “他们是谁?”

  “一个是君士坦丁大帝,另一个不太清楚。”导游答复道。

  游客更吃惊了:“罗马皇帝君士坦丁大帝?他的骨架不可能在这儿吧。”

  导游睡意朦胧地回答:“反正别人就是这么对我说的!”

  “君士坦丁大帝”虽然身份有待商榷,但“他”这副行头的确令人赞叹不已。如果你对美国作家保罗·库德纳利斯(Paul Koudounaris)博士的研究略知一二,便会晓得,在德国和瑞士的许多小教堂里,还可以找到不少这种骷髅“土豪”。

  骨架华丽丽地变身

  保罗·库德纳利斯博士曾对这些珠光宝气的骷髅进行了详尽记述。在库德纳利斯博士看来,“土豪”们在生前恐怕也不曾享用这般奢华的装备,因为,他们的身份跟“君士坦丁大帝”一样,颇为可疑。

  欧洲一些地区为骨架进行豪华“装修”的传统始于16世纪晚期。大约在1578年,葡萄园的工人偶然间发现了早已被遗弃的罗马天主教地下墓穴和藏身其中的许多骨架。彼时,反宗教改革运动刚刚兴起,罗马天主教急需对宗教改革期间受到异见分子破坏的圣物进行恢复。鉴于地下墓穴的使用可以追溯到公元2世纪直到15世纪,因此有人认为骨架的主人可能有基督教圣徒或者殉道者。这个新鲜出土的古老墓穴,让教会领袖们看到了一个契机,一个为他们提供圣物、提高声誉和权力的契机。

  实际上,这些骨架可能属于任何人,甚至是异教徒。但罗马教廷并没有放弃这个机会,他们派专人来对骨骸进行辨认,以确定其是否属于基督教圣徒或殉道者。于是,棺材上的一个掌印甚至是一滴干得掉渣的血迹都可以作为认证条件。实在连个渣都没有怎么办呢?没关系,可以请灵媒出场——与幽灵对话确定对方身份的认证方法,一直沿用至19世纪中期,教皇本人甚至也参与其中。尽管这种鉴定结果,曾让葬于土耳其君士坦丁堡的“君士坦丁大帝”突然现身德国,也曾让某些圣徒有了多个分身,但由于过程神秘,因此很少受到质疑和反驳。于是,这些已经入土为安的骨架,在得到梵蒂冈的青睐后,开始穿金戴银,华丽丽地变身为圣徒或者圣女,被安放于德国、奥地利和瑞士境内大大小小的天主教堂和隐修院中,供奉起来接受教徒的顶礼膜拜。

  然而,19世纪后期,他们重被弃置于墓穴中,无人问津,直到偶然被人发现,才重见天日。而库德纳利斯博士的著作《死亡帝国:关于骨骸所的文化历史(Empire of Death: A Cultural History of Ossuaries and Charnel Houses)》,则让他们金光闪闪的形象为更多人所知。

  木乃伊骨灰供不应求

  将土豪骷髅介绍给世人的库德纳利斯博士,住在美国阳光之城洛杉矶,可他的兴趣和专长却颇有些阴暗意味,有人开玩笑说,库德纳利斯的艺术最适合万圣节。对此,他倒从不讳言,还总跟人乐呵呵地说:“我对尸体鬼怪有兴趣的根本原因,是祖宗传下来的,这可是子承祖业。”

  这话要从20世纪初说起。当时,库德纳利斯博士的希腊裔祖上住在埃及亚历山大港,那里还盛行着中世纪的所谓艺术——人们相信古代木乃伊的骨灰是治愈一切疾病的良药,所以当时木乃伊骨灰交易颇为猖獗。法国路易十四国王(俗称太阳王,法国最长寿的君主)就曾随身携带一小袋木乃伊骨灰,并时不时用鼻子吸嗅。相对于依旧旺盛的需求,古埃及的木乃伊可不怎么够用了。很快便有人想出了解决之道——囚犯被处以极刑后,他们的尸体便会不翼而飞,不久之后,这些尸体出现在撒哈拉大沙漠里,被涂抹上厚厚一层焦油后埋在沙里;一年之后,尸体被挖出送到药剂师手中,药剂师又将这些假冒木乃伊研成粉末,出售给有需要的顾客。库德纳利斯博士之所以拿祖上说事,就是因为他的祖上曾与药剂师联手从事这个假冒木乃伊粉末生意。

  除此之外,他还总会嘻嘻哈哈不无骄傲地介绍,在上研究生那会,他就被人称为艺术史系的福克斯·莫德(《X档案》系列影片中的探员),因为别人都在研究伦勃朗(荷兰画家,欧洲17世纪最伟大的画家之一),而他却在研究女巫题材的木版画。

  骷髅的美与救赎

  不过,直至完成博士学位的学习后,库德纳利斯才真正开始专注于骨骸艺术研究。他当时正在东欧转悠,机缘巧合来到了捷克的一个小镇,穿过那里一座古老教堂的门廊,走下一段楼梯,发现自己竟然置身于一间塞满人骨的屋子。他四处打听,可小镇居民居然对此一无所知,这激起了他强烈的好奇心。

  自2006年起,库德纳利斯博士用5年时间深入研究了大量关于古代藏骨所的文献和资料,探访了世界各国的70多处藏骨之地——其中很多地方都已经年久失修破败不堪,有些从未向公众开放。为了能够全景记录这些藏骨所,库德纳利斯博士和官方合作,取得有关国家文化主管部门的许可,也曾冒着被警察逮捕的危险偷偷潜入;曾因在藏骨所里拍照被信徒诅咒,也曾为了确保工作顺利而被迫在一家性爱俱乐部等候在此鬼混的牧师联络员……

  5年后,《死亡帝国:关于骨骸所的文化历史》一书问世。用书评人的话说,书中的260张照片和几十张示意图,给人们呈现了如同“死亡世界里的七大奇迹”,其中既有巴黎地下人骨墓穴,也有希腊大梅特欧拉修道院藏骨堂,还有波兰的头骨教堂,甚至有位于柬埔寨的红色高棉受害者纪念舍利塔。而用库德纳利斯博士自己的话说,他想讲述的“不仅是死亡,更是美与救赎”。

  宁蒙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