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念中华之“喜”
- 来源:小资CHIC!ELEGANCE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设计,喜,中华文化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4-03-21 09:13
我有一些外籍友人特别钟情于“喜”字,对他们来说,“喜”就等同于Happiness。而Happiness在中文含意中,却不仅仅是“喜”而已,还代表着幸福、快乐、开心等等含意。
“喜”字其实不仅仅代表着Happiness而已。“喜”字对于中国人而言,是个人成为家庭的重要体现,从结婚到生子,无不用“喜”代表。婚姻的最佳祝福是“喜”字,我们用这个字来祝福步入婚姻礼堂的新人,这个字体现在新人生活当中,有喜酒、喜糖、喜蛋、喜联等等。
我们希望这份祝福及喜悦可以到处流通,传达亲朋好友对于新人的祝福。如果妇人怀孕了,人们会说,她有“喜”了。有些在海外的顶级中国餐馆,也喜欢用“喜”字来为自己的餐馆命名,并告诉当地的外国人,我们的餐厅就是Happiness,这个词汇如此简单而纯粹,每一个来访的客人都可以轻易的理解,会心一笑。
为什么我钟情于“喜”字?对我而言,“喜”其实是很厚重的一个字。这个字在千古以来不停地吮吸着中国养分,慢慢让自己变得厚重。如果你细细端详“喜”字的构成,不难发现这字其实像极了人们张口喜乐的模样。这是汉字的迷人之处,把中国这个神秘东方古国的历史和文明交融在文字里。也难怪有许多外籍友人喜欢用中文字作为刺青图案,因为中文字就是美观的艺术形体。
若是外国的设计师们运用了“喜”字,我猜想他的意图也许仅限于一个纯粹的美学传达。但对于中国的设计师而言,喜字隐藏着许多无以言喻的幸福感。
华人设计师李尉郎大概和我一样,对于“喜”字有深刻的情感。他的创业品牌就是“喜器CiCHi”。
李尉郎同样也是成名很早的华人设计师,1974年出生的他,很早就显露出设计才华。2007年,香港 Deco 杂志把李尉郎喻为亚洲最具美力设计师。来年,李尉郎成立Leeweilang个人品牌,并参与台北简单生活节的策展工作,同时也在台湾科技大学担任客座教授。
总会有一些设计师,在设计上受到西方熏陶,但他们没忘记中华文化。他们才华出众,并赢得设计圈子的尊重。但是他们分外思念自己的家乡,除了吸收西方经验之外,他们也饱览中华美学。他们认为许多弥足珍贵的文化正一点一滴从现代生活中消逝,这些消逝让他们感到沮丧。他们也深刻感受到西方设计师对于己身文化的重视,西方设计师们尽可能在设计上传达文化元素。也由于他们把文化与设计糅合在一起,西方设计师的创作历久弥新,成为恒久不衰的好设计。
中华文化与美学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容易被遗忘。但是那些历史与文化,对于李尉郎这样的华人设计师来说,反而是他们想要寻找的根。李尉郎觉得,中华文化像是醇厚的美酒,经过年岁酝酿之后,反而能散发成熟韵味。就像是隽永诗句经过时间淬炼一样,留下的都是值得回味千年的寓意。
在李尉郎的“喜器CiCHi”品牌当中,除了结合了设计与中华文化之外,还融入了汉文化最注重的“气”和“运”。为了避免流于匠气,李尉郎设法以“现代”ד传统”、“设计”ד工艺”等交叉融合的方式来进行创作。
我愈来愈乐见于类似李尉郎这一类型的设计师,或是类似“喜器CiCHi”这一类型的品牌。
文/杰维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