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爸选谁

  • 来源:汽车博览
  • 关键字:爸爸,蒙迪欧,K5,天籁
  • 发布时间:2014-04-09 13:05

  上有老、下有小,中国的文化传承注定了“老爸”这个角色在家庭中承担的责任最重。甚至就连买车这件事,都不能完全依照个人的喜好,而是要照顾到方方面面的需要

  爸爸,爸爸,我们选哪辆呀?别急,宝贝儿,我们先看一看哪辆车最漂亮。在性能评价前,我们要先将这6款车摆在一起,仔细比比谁的造型设计更讨人喜欢,能第一时间打动老爸们的心。

  必须是它,无论是参与这次选题的老爸还是众编辑们,毫无疑问,蒙迪欧是公认的美男子。一张酷似阿斯顿·马丁的前脸让它捕获了众人的视觉焦点,每当它出现在车队中,人们都不禁要多看几眼。编辑黄帅甚至给它起了个十分贴切的绰号——蒙斯顿·马丁。

  第一美男有了,接下来会是谁?我们将这个位置留给了K5,其实K5和蒙迪欧都具备了一个相同的视觉印象,那就是更为直接和突出的动感。当编辑们向到场的老爸们介绍,K5的设计师彼得·希瑞尔曾经是奥迪和大众汽车的首席设计师,先后设计了甲壳虫、奥迪A6、奥迪TT等多款车型时,这些老爸们更是对K5的外形给予了高度认可。

  第九代雅阁同样有一张吸引人的前脸,大面积镀铬格栅十分抢眼。虽然尺寸比上一代雅阁有所减小,但整体感很强,没有虎头蛇尾的感觉。只不过无论怎么变,大家对雅阁似乎总有一种熟悉感,也许正是因为这种熟悉,才会令它显得更为耐看。

  相对来说,天籁的外观更为保守,四平八稳的造型设计并未给人留下多少印象,尤其是没有LED日间行车灯更是显得极其“低调”。与天籁相反,C5的内外设计都很独特,特别是和其他几个小伙伴们在一起时,不过个性的C5并未成为“大众情人”,就和法系车在国内的销量一样,总是不温不火。

  君越在这些车里属于高富帅那一类,商务气息更浓,行政感更强,老爸同志们都说这车更适合公司高管的座驾,适合公私兼备。

  说完了外,接着就进入到车内去看看。K5再次成为了议论的话题,这台试驾车算是辆准新车,公里数才200公里,新车的气味较大,而且一坐进车内就能体会到一种廉价感,按键的操作手感非常轻,但是整体工艺质量还算扎实。

  和K5一样,C5的面板也容易吸土和留下手印,尤其是在阳光下更加明显。不知为何原因,我们总感觉C5的中央显示屏是朝向副驾驶一侧,这和绝大多数车型正好相反,虽不影响观察,但仔细体会总觉得有些别扭,而且面板上的按钮都较小,操作时略有不便。

  同外观相似,君越的内饰风格也走的是高大上路线,通过触控车内的皮饰和按键能够感受到这款车的用料较高级。雅阁的用料虽然没有君越那么高档,但是工艺质量上挑不出明显的瑕疵。新款蒙迪欧的内饰已经摆脱了上代车老气粗糙的印象,整个中控台由大幅的软性材料包覆,各处按键的操作手感都很出色,品质上能够给人留下更多的好感,但是我们也发现了一些有待改进的地方,比如说中控台上的镀铬饰条与面板的接缝稍微有些大。

  最后说说天籁,整个内饰感觉非常简单,布局上十分传统,给人留下最深印象的是它那纤细的方向盘。另外,中央显示屏的成像效果不够中级车应有的水准,总感觉像是后加装的产品。

  

  空间感是相对的,当你坐在车内觉得宽敞时,站在车外的人自然该觉得拥挤了——关于车内空间,这是我听说过的最为精到的论调。如果将这一说法拓展开来,大概还隐含着这样的哲思:我们理应通过空间利用率的提升拓展车内空间,而非一味地加大车身尺寸、挤占车外空间。

  通过客观尺寸测量及主观乘坐体验,大致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天籁与蒙迪欧的后排空间处于中等水平,区别之处在于,蒙迪欧的后排头部上方提供巨大的凹陷,明显提升了后排头部的空旷感。K5与C5的后排空间相对局促,在驾驶员调整好座椅后,K5驾驶席后方的乘客仅享有大约一拳的富余腿部空间,而且,受车尾流线型设计的影响,K5的头部空间算不上宽裕。受益于高一级别的车身尺寸,君越的车内空间最为宽敞,同样测量标准下,君越的后排可以提供一拳有余的头部空间以及接近三拳的腿部空间。另外,值得肯定的是,在车身尺寸相对较小的前提下,雅阁几乎可以提供比拟君越的车内空间,这一方面应该归功于高效的车身布局、构造,同时,稍显单薄的座椅似乎也带来了相应的空间提升。

  至于前排,身为以驾驶为导向的中级车,这六款车均提供宽裕而灵活的头部及腿部空间,唯一给大家留下灰色印象的是,或许是出于照顾前方视野的目的,蒙迪欧的驾驶席仅能提供相对高耸的乘坐姿态。

  再看车内储物空间,参与测试的六款车普遍提供容量较大的中央扶手储物箱,在储物箱的前方通常会布置一到两个不等的杯托,同时,前门门框通常容得下一个正常尺寸的饮料瓶。出乎寻常的是:C5的前、后门框均没有布置杯托,取而代之的是一整条进深较浅的储物槽。比较有新意的是:C5的后排中央扶手前端布置了一排交叉的杯托,可以单独放置一个直径较大的保温瓶或者最多可以同时放置两个直径较小的饮料瓶;镂空的中控面板则为蒙迪欧创造了更多中控台储物空间。另外,天籁也存在储物槽较浅的问题。

  最后看一下行李厢容积,本着优先放置大件行李的原则,我们依次将标准行李箱及旅行包码放到了六辆测试车中。出乎意料的是,身形相对小巧的天籁提供中等偏上的行李厢空间;意料之中的是,君越提供适应性较好的行李厢,它是六款车中唯一一款容得下两个最大号行李箱的车型。同时,蒙迪欧、雅阁、君越的后排座椅可以放倒,这意味着,相比其它三款车型,它们的载物潜力尚有提升空间。

  要为爸爸选车,自然不能以谁最快来评判。要针对日常使用:好不好开,省不省油是最关键的因素。省油就不用说了,从平均油耗可以直接得出结论。但“好开”二字人和人的评判标准各不相同,所以我尽量换位思考,从一个中年人来判断这6台发动机性格。

  涡轮增压阵营中,君越的功率最大,达到254马力。不过因为过分压榨功率后,最大扭矩输出就会相应后延。这就造成了发动机低速反应迟钝,就像鞋大了半号,走路不那么跟脚。君越的扭矩平台在2000~5000转之间,在高于3000转后,有着明显发力,甚至有些粗暴。但机舱的隔音不错,不会干扰到车厢内的谈话。

  在蒙迪欧出众的外表下,2.0T发动机调校有些另类。从数据上看更像是一台自吸发动机,没有扭矩平台,要等到3000转才能输出350牛·米的扭矩。所以经常造成顿挫是避免不了的。只有拉高转速后才能调动人们的驾驶欲望。

  起亚K5的调校从数据来看非常出色,1650转就能输出350牛·米的扭矩。不过在普通模式下没有明显的发力点,也没有明显迟滞。不过不要质疑,一旦启用运动模式,它好像打了肾上腺素,突然变得生猛起来。

  回归自吸阵营,雅阁的2.4L直喷发动机的平顺性表现突出。反应迅速是它的优点,转速表可以顺滑地指向6400转,嘹亮的嗓门也暗示着它带有本田的运动基因。它比较适合快人快语的性格,超车反应敏捷,中途加速快。而巡航时CVT变速箱能保持很低的转速,使得车内噪声也维持较低的水平。

  天籁的4缸发动机传承了VQ系列的特点,运转极其斯文。无论何等转速下,它都保持着绅士风度。186马力的输出与雅阁相同,扭矩稍弱,不过这都无关紧要。因为如果拥有天籁,你绝不会开它去飚山路,它始终会让你放松,平稳舒适地享受路程。油耗方面天籁也给出了惊人答案,尽管排量最大,也没有时髦的直喷技术,但油耗却最低。相比之下雪铁龙C5的2.3升发动机表现中庸,缺少精致感,勉强达到够用的级别。唯有长达15000公里的保养周期是卖点。

  如果让我从这6辆车中挑一辆最喜欢开的,我会选择雅阁。积极的动力响应,反应敏捷的变速箱,灵活的转向,完全没有开大车的感觉。新的CVT变速箱一改起步反应迟缓的节奏,而且中途加速降挡时没有任何迟钝,转速直指红区并一直保持在最大输出。而匀速巡航时,转速始终保持在2000转以下。如果选择了ECO模式,电脑还可降低油门的灵敏度,让转速保持在更低的范围。位于右侧反光镜下的摄像头在打转向灯时提供了清晰的盲区影像,这极大提升了并线时的安全性。不过它缺乏舒适,减震器很容易把纵向的跳动传入车内。

  也许你会问蒙迪欧动力澎湃,又有先天的欧洲血统我为什么不选它?因为它开着比较劳神。发动机低速时不够顺畅,跟车时容易产生顿挫。转向不够精准,在跑山时需要不断地试探和修正。倾斜粗大的A柱遮挡了较多视野,在闹市得用额外的精力去发现A柱后面的行人。丰富的电子辅助系统能探测前方车距,必要时进行报警和刹车干预。不过这些先进的电子设备在城区显得过于敏感,经常眼前闪红光外加“bibi”报警,索性还是关掉这个价值不菲的系统吧。

  相比之下驾驶天籁时的从容与舒适是我们所有人的共同感受。从坐上驾驶座的瞬间,你的嘴角就会挂上微笑。因为宽大、柔软的座椅就像沙发一样把你融入其中。舒适的悬挂同样能过滤了大部分震动,无论沟坎还是破损路面你都不用刻意的躲避。动力表现已不重要,CVT变速箱也把动力输出变得间接,你只需让心跳减慢,舒缓、放松的驾驶它。你产生抱怨的地方可能只有沉重的转向。

  同样舒适的还有C5,不过这只限于乘坐,因为车身会把发动机的一些震动传进来,在听觉感官上缺少精致。直径很大的方向盘还算直接,上面密密麻麻布置着很多功能键,不过特殊的方向盘结构,让转弯时按喇叭成为难事。车身的前后俯仰较为明显,这好像是雪铁龙通病。

  君越在所有车里售价最高,也是配置最为齐全的车型,主动式液力减震器(CDC)让君越在运动性方面大大加强。在高速过弯时减震器变得很硬,能对如此庞大的车身提供有力支撑。在舒适模式下,它又变回了美式的表现。不过驾驶君越并不轻松,因为视野不够开阔,尤其是车身两侧的盲区较大,在向右并线时需要格外小心。

  起亚K5在直线上可以轻松走在队伍前列,运动模式下,发动机的输出特性改变明显,可以用生猛来形容,急加速时会有明显的扭力转向。在山路上K5没有过多掩饰,很容易摸清它的秉性。转向较为中性,可以顺畅地入弯。不过它与蒙迪欧有同样的问题就是坐姿太高,头部几乎挨到车顶。

  不同品牌、不同车型对“舒适”的理解与定义往往千差万别;不同年龄、不同性情驾乘者对“舒适”的感知与重视通常也不尽相同。

  可归结起来,一款舒适度较高的汽车通常需要具备这些特点:行驶状态稳定、减震力道匀称、乘坐空间宽裕、座椅支撑到位,噪声控制得力,等等。

  行驶状态稳定意味着,驾乘者不会因为速度的剧烈变动而感到不适,在驾驶技术一定的前提下,平顺的动力输出、渐进的制动行程对于驾乘舒适的实现至关重要。关于动力平顺,君越的整体表现一般,蒙迪欧在低速状态下也呈现出比较明显的顿挫,需要适应。C5在急加速和猛刹车过程中则容易出现“前仰后合”的状况,之所以如此在很大程度上应该归咎于中性而偏软的悬挂调校,同样偏软的还有历来以舒适见长的天籁。

  面对一般道路,软悬挂车型可以实现较好的减震舒适性,可一旦置身连续起伏路面或者以较快的速度进出弯道,其仰俯、侧倾断然不至于威胁到行车安全,却或多或少会对乘客的心理预期产生微妙影响。与之相对,较硬的悬挂特性能够增强驾驶者过弯的信心、提升车辆的稳定感,可一旦进入连续破损路面,干脆、直接的减震效果同样令人不适,关于这一点,K5的表现最为明显。

  除此之外,以较快的速度轧过减速坎时,雅阁的后桥会出现较为明显的跳动;君越的电磁悬挂对连续起伏或破损路面的处理比较到位,可面对突然出现的路况变动,减震系统的应对、处理不够妥帖。

  作为与乘客直接发生关联的媒介,座椅对舒适性的影响同样不容小视。在实际乘坐过程中隐约能感受到,C5的椅垫较短,因而给予腿部的支撑相对较少。蒙迪欧的驾驶席提供丰富的可调选项并提供座椅按摩,可整体乘坐姿态、感受不尽如人意。另外,天籁的座椅最为柔软,提供的质感十分贴近民国剧中比较常见的蓬松真皮沙发。君越座椅的皮质相对较硬,支撑比较到位。雅阁与K5的座椅材质稍显单薄,对身体的支撑比较妥帖。

  车内空间在上一单元已经做过介绍,不再赘述,最后看一下静音效果。即使在怠速状态下,C5的发动机噪声依旧比较明显。在时速80公里巡航的状态下,六款车的车内噪声几乎一致,而随着速度的攀升,风噪逐渐成为最主要的噪声源,其中,天籁、K5的风噪较为明显。值得肯定的是,君越的整体静音效果不错,采用主动降噪技术的雅阁没能给出令人惊讶的噪声测量数据,但其整体静音水平与蒙迪欧相当,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

  在豪华配置上,君越和蒙迪欧占得了先机。尤其是蒙迪欧,在豪华型(中配款)以上的车型上均标配了全LED大灯,同级车中无出其右,要知道像奥迪A6这种豪华品牌的行政级轿车,全LED大灯也只是选装配置。除此之外,自动泊车、ACC自适应巡航、车道保持、并线辅助以及座椅按摩和通风也是应有尽有,当然在蒙迪欧密密麻麻的配置表中最值得说的就是SYNC多媒体娱乐通讯系统,只需按下方向盘上的SYNC键就可拨打电话、播放音乐以及调节音响、空调和设定导航等,但是集成度越高的东西越需要人们花更多的时间去学习和适应,所以对于初次接触者来说,要想熟练使用还要花费时间来摸清控制方法和操作界面。

  君越的豪华配置在实用度和简易性上更容易上手,因为有了手写板,所以输入更加顺手,相比蒙迪欧的“说”,君越的“写”更靠谱。此外,君越上的Intelli Safe主动安全系统也值得给予较高的评价,这套安全系统由自适应巡航、碰撞预警、车道偏离预警、车道变更辅助、泊车预警5大系统构成。通过安装在车辆前后的多个传感器和摄像头实现对整车360度的实时监控,系统最大的人性化一面是可以通过图标、声音或是座椅震动对驾驶员进行警告。另外,君越还有一个撒手锏,便是安吉星,这是一套对日常用车非常有帮助的配置。

  雅阁的特色配置在于双屏智能显示系统。它的中控台上有两个屏幕,最上面的屏幕负责显示行车信息和摄像头的多角度影像信息。其中第九代雅阁新增了LWC盲点显示系统,通过打开右侧转向灯或者转向灯控制杆处的按钮就可开启右后视镜的摄像头,方便驾驶者观察右后方的情况,并线时很受用。下方的屏幕其特色之处是可以连接智能手机,同步操作和读取手机上的导航和音乐,甚至可以玩一些APP的小游戏。实际体验后,该屏幕的响应速度和成像效果都还不错。目前,这套互联系统已广泛应用在本田的车系上。

  相比于君越、蒙迪欧和雅阁,K5、C5和天籁的特色配置就很少,基本上他们三个有的,前者也都有。但这并不能说明K5、C5和天籁就不够豪华,像座椅加热、导航、自动空调、倒车影像一应俱全。

  和几年前相比,现在中级车丰富的装备足以照顾到家庭中的不同成员。不过,装备完全与售价成正比例关系,这6款车的高低价差就超过了8万元。多花钱还是多享受?亦或是得到的价值是否与价格相符?相信各位心中自有评判的天平。

  看到这里,或许你已经将这6款车有了一个排序,但还并不能成为最后的选购顺序,因为缺少了很重要的后期养车费用一项,其中油耗和保养费用是最大的两个花费项目。

  在这6款车里,哪款车最省油?相信大家都非常关心。为此,我们特意将这6款车进行了一次郊区线路的油耗测试(含山路和部分城镇路),最终,之前一直不显山露水的天籁以平均油耗6.6升的好成绩赢得桂冠(即使在较拥堵的城市路,它基本上也能将油耗控制在8.5升左右)。其次是蒙迪欧(6.7升)和雅阁(7.3升),不过在城市里,雅阁的油耗还要优于蒙迪欧,它和天籁都可以称之为“省油的车”,K5、君越和C5的成绩相同(7.9升)。

  当然,这里还需要强调的是,油耗是一个变量,它和每个人的驾驶习惯、路况、天气等诸多因素有着直接联系。如你所见,其实在不堵车的路段,这些中级车的油耗可以说都是非常低的,现如今,各大车厂都非常重视提高燃油经济性,所以就会利用各种技术来改善和降低车辆的油耗,比如说缸内直喷、采用轻质且坚固的制造材料、优化车身空气动力学等一系列措施,而我们的这个油耗测试也是仅供大家参考。

  说完了油耗,就来看看这几款车的保养情况。通过调查,我们掌握的信息是,在这个保养费用这个环节上胜出的是C5。法系车历来在保养上占有一定优势,主要体现在超长的保养周期上,相比其他几款车每5千公里一保养的节奏,C5每隔1.5万公里才保养一次,可谓是既省钱又省时。

  雅阁、天籁和K5,这三款车在保养费用上差不多是同一水平,常规保养更换一次机油机滤的费用在300多元,其中,K5的零件费用和工时费还会低一些。这样在2年或6万公里的大保养时会比天籁和雅阁的花费少一些。

  君越和蒙迪欧的保养费用属于较高水平,基本上做一次小保养,2.0T的君技术数据本田雅阁2.4起亚K52.0T福特蒙迪欧2.0T别克君越2.0T雪铁龙C52.3日产天籁2.5郊区线路油耗7.3L/100km7.9L/100km6.7L/100km7.9L/100km7.9L/100km6.6L/100km整车质保期3年/10万公里5年/10万公里3年/10万公里3年/10万公里3年/10万公里3年/10万公里更换机油机滤340元350元640元860元459元380元越要花费800多元,等到大保养时花费大约要3千元。上海通用为君越提供了两次免费保养的机会(机油机滤连工带料),除了2.0T外,君越还有2.4升和3.0升两款自然吸气发动机,经过我们的小调查,2.0T的保养和部分配件费用都要高于2.4升和3.0升车型。

  由于蒙迪欧目前都是增压发动机(1.5T和2.0T)在售,对机油品质要求较高,清洗养护项目也会比自然吸气车型多一些,如果都加起来到6万公里大保养时会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摩尔定律,同样适用在汽车领域,只是周期会被拉长,从上次老爸选车专题到本次,几年间的车型演变就是非常好的印证。

  从中不难看出,中级车已经由较单纯地满足人们对空间的需求转化为全面为用户提供服务的交通工具,不单是空间,动力、装备、安全、舒适均有了质的飞跃。其中的诱因很大程度来自于中级车正从公务、商业用车大规模步入家庭,而家庭中不同身份、不同年龄的用户又对车有着不同的使用需要。因此,虽然凭借单项的特点某些车型能够引起人们的关注,但却难以成为左右最终购买决定的主因。

  这也反映出现在的消费者越来越懂车,越来越成熟了。他们不仅清楚个人的喜好,更加明白什么样的车才能更好地为全家服务,此次参与测试的几位老爸便具备上述特征。

  比如,舒适和安全性能成为了老爸们在选车时普遍最看重的因素,在这方面强势的君越和蒙迪欧获得了他们的青睐。另外,厚重且稳定的驾驶感受也容易让人在主观上获得对安全性的认同。只是结合上售价,让部分人打起了退堂鼓。

  娱乐装备在老爸们的心中不如安全装备那样看重,根本不存在因为哪辆车的娱乐内容丰富就选择哪辆车的结果。他们坦言,视频播放系统在平时几乎没有用到的可能,耳朵也对音响质量不够敏感,这些倒不如加个按摩座椅或者多俩气囊来得实惠。不过老爸们也都对高科技产品兴趣浓厚——雅阁现代感强的车内设计,还有能应用手机APP的大屏幕都令他们停留、摸索、问询的时间更长。

  以往普遍被人们看重的动力性和操控性的权重开始降低,多数老爸只在开始阶段对动力足操控有乐趣的车激动,之后他们更在乎动力输出是否平滑顺畅、驾驶是否容易上手、操控是否稳健安全。在这些方面三款自然吸气的车做到了后来居上,它们共同的特点——动力易控、视野好和驾驶轻松让几位驾驶技术不算好的老爸们感觉开着没什么负担。

  费用上的负担仍然是决定最终选择天平的重要砝码:当获知各款车型的售价后,最终选择结果立刻由“集中”变成了“民主”。看来各位老爸在追求全面性能的同时并不能和自己的钱包有冲突。而这也说明,目前市场上的中级车虽还做不到面面俱到,但满足家庭的基本需求不是问题。

  如果你是没有家庭负担的中级车购买者,不妨看看编辑们的意见。我们大都还处在“两人吃饱全家不饿”的状态,选择结果更注重从驾驶者的角度出发,也就是受车辆个性的影响更多些。

  撰文 编辑部 摄影 崔萌 美术设计 姜钦晟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