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艾酒——天使,还是魔鬼?

  苦艾酒,一种披着绿色外衣的高酒精度蒸馏酒,因为其独特的口感和神奇的迷幻效果,成为很多人心中的天使,颠倒众生;同时,无数人因它沉沦,它曾经与毒品一道被禁百年,恶名昭著。时至今日,它已恢复自由身,但关于它的是非从来没有停歇,“天使还是魔鬼”的争论依然在继续!

  天使的奖励

  现代苦艾酒源于法国,最开始以药酒的形式在民间和军队流传;后来法国酒商发现了它独特的口感和神奇的迷幻作用,才将它改良成一种饮品推广开来,很快这种酒成为人们喜爱的休闲饮品。因酒体多呈碧绿色,苦艾酒有“绿色精灵”的经典爱称。

  倾倒众生

  苦艾酒的一大特点是酒精度高,普遍在68°或更高,酒中添加多种植物香料,有着浓重的茴香、八角味道,淡淡的花香味中交融着浓烈的炙热感,口感醇正,其独特的味蕾体验和饮后至“High”的神奇感觉让人着迷。苦艾酒在第一时间得到了法国上流社会的青睐,不少有钱资本家借它来忘记精神上的苦闷和空虚;随后普通的劳工阶级也开始迷恋上它,用它来消除一天的辛劳。苦艾酒从此成为一种流行时尚,出现在法国的大街小巷,街头酒吧、小酒馆、咖啡馆以及歌舞场所,它的倩影无处不在,喝苦艾酒瞬间成为了习俗,以至于到了19世纪60年代,下午5时被称为“绿色一小时”的苦艾酒时间。

  艺术精灵

  苦艾酒的高酒精度、迷幻元素同样是欧洲文人、艺术大师追捧的目标,他们将它奉为至宝,创作的艺术源泉,精神上的缪斯。

  文人与艺术家和酒的渊源素来是古今中外的佳话,如李白与白酒,叶芝与葡萄酒,伯恩斯与威士忌,但从来没有一种酒精饮料能像苦艾酒一样引爆如此多文人、艺术家们的创作灵感。“苦艾酒可能是世界上最富诗意的东西,一杯苦艾酒和一轮落日又有什么区别呢?”钟情于落日的英国著名剧作家王尔德如是说;海明威在他的多部著作中表现了对苦艾酒的热爱, 每当他故事中的主人公失落时,都会喝苦艾酒来忘却忧愁;法国画家维克托尔·奥利佛画过一幅《喝苦艾酒的人》,一个绿色的美女精灵从杯子里升起,画面曼妙唯美,令人久久不能忘怀;当然,在苦艾酒的追随者中名气最大的莫过于梵高,它酷爱苦艾酒到了痴狂的地步,西方学者在研究梵高的生平和作品之后,曾经提出一句结论“没有苦艾酒就没有《向日葵》”。此外,莫奈、高更、德加、毕加索、爱伦坡等人,无一不跟它有着莫大瓜葛。

  魔鬼的诱惑

  苦艾酒在人间至少已经流传了两百年,它是天使的奖励,也是魔鬼的诱惑。暴力、犯罪、性……在那个苦艾酒风行的年代,它给人带来了出乎意料的疯狂,常被描绘成一个危险的、容易上瘾的绿色恶魔。

  瓶子里的疯狂

  因为苦艾酒,街上的酒鬼多了起来,王尔德就是其中一员;法兰西神童塞缪31岁当选为法兰西学院院士后,整日沉溺于苦艾酒中,最终沦为碌碌无为的酒鬼;而梵高在与苦艾酒亲密接触后竟然剪下了自己的耳朵;法国印象派画家埃德加·德加闯的祸更大,他的作品《苦艾酒》1893年送伦敦参展时,竟引发了英国人的“反法”浪潮,英国人将苦艾酒看作是“法国毒药”。

  艺术家特立独行,他们陷入癫狂也许并不稀奇,但1908年发生的一起普通农夫凶杀案却足以惊世骇俗。当时,一位瑞士农夫在喝完苦艾酒后杀死了自己的妻子和儿女,并企图自杀。这件事震惊了整个欧洲,虽然人们知道这位农夫在此之前也喝了大量白兰地和葡萄酒,但大家都把矛头指向了苦艾酒:它是让人丧失理性的毒品,疯狂的恶魔。高酒精度的麻痹,精神上的致幻,让苦艾酒频频触及社会底线。两年后,苦艾酒在瑞士遭禁,1915年苦艾酒之乡法国也发布了苦艾酒的禁令。

  红磨坊的醉生梦死

  苦艾酒的魔鬼诱惑还表现在催情效果上。19世纪末,享乐主义蔓延法国,举办波希米亚饮酒狂欢会的红磨坊盛极一时,那个时候男欢女爱绝少不了苦艾酒的挑逗。有人说,喝了这酒可以看到绿精灵陪他一起嬉戏,“绿色精灵”的经典爱称就是由此而来。

  关于苦艾酒的爱情魔咒早有流传。传说,在圣路加日,采集些万寿菊花、墨角兰枝条、百里香和苦艾草来制成浆糊,睡前一边将浆糊涂抹在皮肤上,一边虔诚地重复诵读三次咒语“圣路加,圣路加,求您对我大开恩,让我在甜梦中,看到我未来的如意伴侣”,你就会梦见你“未来伴侣”的模样。随着人们对苦艾酒的追随,苦艾酒渐渐演变成一种男女间寻欢作乐的情趣之物。红磨坊是19世纪巴黎红灯区的典型代表,其经营者很清楚苦艾酒传说中的催情效果,因而利用苦艾酒把红磨坊醉生梦死的风气发挥到了极致,从那时起苦艾酒就变成了“红磨坊”的同义词。它的催欲作用甚至让英国诗人Ernest Dowson留下了这样一句诗句:Absinthe makes the tart grow fonder(苦艾酒使妓女变得更多情)。

  真实的绿精灵

  毁誉参半的苦艾酒在它发展得最为迅猛的时候遭到了禁锢,百年之后才重返人间,过程扑朔迷离,人们依然把焦点集中在天使还是魔鬼的经典疑问中,却少有人了解真正的它。

  不是毒酒是药

  虽然苦艾酒受到诋毁,但人们一直无法证明苦艾酒比普通白酒危险程度更大,撇开酒精本身的作用不说,苦艾酒对人造成的精神影响是被夸大了,其实跟其他酒一样,适度饮用是对身体有好处的。它的出现最早可追溯至古罗马时代,当时被用于祭奠及医病。现代苦艾酒则始于18世纪,是法籍医生皮埃尔·欧丁内里发明的一种药酒,有强壮身体,健胃及去除风湿等功效。苦艾酒曾被军队当成防疫品发放给官兵,1844年,在阿尔及利亚打仗的法国军人偶然间发现感冒发烧后喝一些苦艾酒会好得快些,免疫力也得到了提高,所以当时的军人饮水时都喜欢滴几滴苦艾酒在里面,算是喝“补品”了。后来的科学证实,稀释过的苦艾油确实有杀菌的作用。

  关于苦艾酒致幻的说法,20世纪中期其实已被证实是无效的。之所以许多人喝苦艾酒容易出现幻觉,那是因为苦艾酒的酒精含量比大多数酒都要高,苦艾让人能感受到一种超乎日常醉酒的体验,但是比不上致幻剂的效力。

  绿精灵重返人间

  2000年前后,欧洲国家先后解除了对苦艾酒的禁令,绿精灵得以重返人间,但百年的禁锢让绿精灵丧失了最原始的活力:那些懂得苦艾酒酿酒技术的人都已经不在人世,人们只能凭借着配方和理解尝试着酿造苦艾酒。因此,如今我们能喝到的大多数的苦艾酒已经与梵高喝到的截然不同。也许绿色精灵注定只属于那些逝去的年代和人们!

  苦艾酒的独特喝法

  苦艾酒作为传说中披着魔力外衣的饮品,在喝法上自然也很有讲究。虽然我们现在难以喝到正宗的苦艾酒,但能用它的独到喝法小饮一杯,也算是将经典重温了一把。

  法国喝法:这是比较正统的喝法。将一块方糖放在专门设计的漏勺上,准备一壶冰水,慢慢滴在方糖上,让水缓缓的,均匀的融合在苦艾酒里。最终杯中的苦艾酒和水的比例大致为1:3到1:5左右。由于水的稀释,酒中水溶性差的部分(主要来自八角茴香类的植物)会被析出,形成不透明的白色乳浊液,被称为Louche。这样做会将溶解在酒精中的香味释放出来,草药的芬芳混合着酒的香气,无比醉人。

  波西米亚喝法:与法国法相同的是,需要将一块方糖放在漏勺上,在玻璃杯中放入一份苦艾酒。方糖需要用苦艾酒浸泡过,在漏勺上点燃,火红的方糖,融化的糖浆带着火焰落入酒杯中,点燃杯中的苦艾酒。最后准备一杯水,扑灭火焰的同时,将酒中的香气激发出来。它能产生比法国喝法更强烈的口感,但也有人认为这样会破坏酒精的一部分香味,且易引发火灾,要尝试需谨慎。

  编辑/晴天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