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麦咖啡馆
- 来源:小资CHIC!ELEGANCE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老麦咖啡馆,开店哲学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4-09-17 09:32
在上海桃江路上,有一间低调到只写着路名的店,但是说来奇怪,文青都知道它叫“老麦咖啡馆”。人们慕名前来,感受小资新地标的别致。但更多人来不只喝咖啡,寻找的还有老麦——这位生活着的传奇老灵魂。
桃江路25号甲
如果你走在最富情调的老上海街头,看到木板上写着“桃江路25号甲”,那这就是老麦咖啡馆了。上海人讲究腔调,情有独钟那些有味道的事物,老麦咖啡馆就是这样一家有腔调的店。
站在路对面看老麦咖啡馆,有一种欧洲怀旧乡村的感觉。从外墙看来,相比旁边的洋房更干净利落,一看就是精心设计过的。整体门店呈威尼斯绿色,门口是用老门板改装成的橱窗,橱窗里柔和的金色灯光,温暖而有召唤力。阁楼上的两扇窗户颇大,毫无顾忌的敞开着,这种畅快能够让人忘记心中的杂念。
推开装饰着圣诞花环的笨重木门,因为厚重不得不小心翼翼。那种感觉像是到访一个欧洲神秘人物的家,有些害怕,又有些好奇,生怕吵醒对方。可偏偏门里悬挂的风铃叮叮当当,打破了这极安静的格局。正门的白色扶梯通向未知的阁楼,花纹的瓷砖地板很有中世纪的感觉。复古黄色的灯光,让整个环境沉静而又温馨。客人们三三两两围坐,谈笑风生,倒不像我拘谨,不是客人胜似主人。
咖啡馆是很多文人墨客所钟爱的地方,村上春树就在他25岁的年纪开了爵士咖啡馆,台湾作家唐诺喜欢在咖啡馆里进行创作,失恋者在这里倾诉、哲学家在这里冥想,情侣在这里谈情,游客在这里感受一路的风景……
在法租界时代,桃江路又称恩利和路,与衡山路(贝当路)交接。这里的洋房为德国折中式建筑,曾作为德国领事馆的“外交公寓”而风光一时,后来这幢靠近衡山路的洋房分给了中科院分院副院长周仁先生一家。而老麦咖啡馆妙就妙在,他开在了周仁家里。这家隐藏在梧桐树下的店,其实是周仁洋房的车库,在地下室里还留有昔日取暖用的锅炉。
除了房子本身,周边的环境也相当富有情调,张爱玲就偏爱在这样的路上散步。这里有“白公馆”,蒋介石结婚时住过的“爱庐”,美、法住上海领事馆、还有宋庆龄主办的妇幼保健院……在这里喝咖啡,你可以和过去的风云人物享受同样的风月,走在同样的梧桐树下,这该是何等的老上海!
其实我不是第一次来老麦咖啡馆,两年前,老麦新书《老麦咖啡馆》在这里签售。还算宽阔的两层阁楼挤得满满当当,各路记者、读者、粉丝、文青、开咖啡馆取经的店主等等,我们只得坐在老旧的木凳上耐心等待接下来的采访。此时我才知道,老麦的经历堪称传奇。
“生活着”的传奇老麦
老麦是有故事的。他曾任世界银行总行的高级职务,他永远记得在他辞去职务时同事们露出的惊讶表情。他曾在40多个国家生活旅行过,有着丰富的阅历。“生活着,而不是活着”,这句话一直萦绕在老麦心头。丰厚的报酬不是生活本质,而开咖啡馆,遇见相同梦想的人,这才是生活。
他玩摇滚,偏爱BonJovi,Van Helen等乡村音乐。也喜欢把车窗摇下,伴着“I hate myself for loving you……”在海风中嘶吼。
他还狂爱设计,喜欢逛香港街道上的别致小店,用手绘的方式记录下来。老麦咖啡就是他拿着自己的手绘设计稿请工人一步步设计出来的。从装修开始,老麦就把装修过程发布到网上,很多网友也见证了店的成长。
老麦凭借自己做金融投资的时独到眼光,开店一个月就赚回了成本,这也让很多店主慕名前来讨教。很多人信任老麦,直接请上门邀请做店铺设计。现在重庆的一家咖啡店、河南简爱咖啡店、隔壁的美甲店、茶馆、中医药房等都是请老麦设计装修的。
除了摇滚、手绘,老麦还是收集控,有极强的恋物癖。咖啡馆里的老物件几乎都是从废弃的石库门、老弄堂里淘过来的。小到店里的老唱机、国外的车牌、破败的招贴画,大到纯铜的船用钟、工业时代的铁柜,还有一些旧木材,如残破门窗、木梯、木地板等等,这些都用在了店面装修。进入店内,那西式的木门、雕花的木梁、柚木壁炉架你都可以找到他们的身影,这些老物件或许都曾是昔日贵族的身份体现。
杂货太多,老麦索性就在不远处开了家老麦杂货铺,人以类聚,老麦说“喜欢我咖啡馆的人,也爱他的杂货,爱杂货的也爱咖啡馆”。
不论是咖啡馆,还是杂货铺,两年过后再问老麦,他依然坚信他是“生活着,而不是活着”。
老麦的开店哲学
1、选址:独立咖啡馆可以开在大学附近,也可以开在外国人士比较集中的街区,或是选址在热闹商区的僻静处。
2、特色和腔调:有特色不等于有腔调,腔调或品味是看不到摸不着的东西,只能是一种“感受”。
3、灵魂咖啡馆:独立咖啡馆都是有“灵魂”的,馆主都是有一定阅历的人,和往来的客人交谈是独立咖啡馆的特色。
4、菜单和物料供应:要选择稳定、性价比高、服务良好的供应商。
5、咖啡知识和技巧:往来会有很多咖啡客,如果老板不懂咖啡知识,那是客人是不会来第二次的。
6、营销:利用博客、微博、豆瓣这些新媒体,还要和报纸杂志,电视媒体打好配合。
有腔调的杂货铺
国外有档节目叫《Salvage Hunters》(旧货猎人),他们的目的就是寻找到有价值的老货。老麦也是这样一位旧货猎人,上瘾得搜寻着一件件很有腔调的物件。
凡是民国西洋货,品相好,放在屋子有腔调的,老麦就会当机立断“拿下”。珍贵如南京红木钟,各式各样比名牌还有格调的皮包,进口美式开关、西洋首饰,南方小城手工织布,还有各式如Top House、Dizo的设计师款衬衫……
不论生活达人,文艺青年、各国淘客,摄影师、音乐人、文化人等等,他们都钟爱老麦的杂货铺。
老麦咖啡馆The Cottage Café:
地址:桃江路25号甲
电话:021-64660753
营业时间:11:00-22:00
老麦杂货铺The Cottage shop:
地址:乌鲁木齐中路170号
电话:021-34160523
营业时间:11:00-21:00
微博:@老麦咖啡馆
微信:thecottageshop
编辑/李金哲 摄影/李金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