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能静:在当下做最好的自己

  《中国慈善家》:你是在一种什么样的情境下发起“静新图书基金”的?

  伊能静:发起“静新图书基金”前,我想到国外念书,后来转念一想,不如留在中国做点事情。为留守儿童捐赠图书是我一直以来都想做的事情,以帮助他们更好的成长。一个人的成长是一件很自私的事情,但如果个体能够不断地往好的方向成长,那么你所处的社会也会成长。

  《中国慈善家》:为什么选择在大陆做慈善,而不是在台湾?

  伊能静:我觉得有三个原因。第一,我这几年的大部分收入来自大陆,在我看来,取之于斯而回报于斯,是一个基本的道义;其次,台湾社会比较富裕,做慈善的人比较多,贫穷但刻苦的孩子有很多人和机构在帮,而大陆在这方面还比较欠缺;最后,我希望通过身体力行,在构建大陆的透明慈善、理性慈善方面做一些探索。

  《中国慈善家》:我们知道,你的童年生活是非常艰难的,它对于你的人生意味着什么?

  伊能静:我成长在台湾一个“外省人”和“本省人”结合的家庭里,父亲在我小时候就离开了我们,组建了新家庭。它是大时代悲剧的一个缩影。艰辛的童年,让我能够不断地从过去看现在的自己,选择活在当下,做真正的自己,然后不断地去创造更好的未来。

  《中国慈善家》:为什么选择把给留守儿童送图书作为你的慈善方向?

  伊能静:从我的成长环境看,我是很容易堕落的,或者是愤世嫉俗、埋怨家庭。对这个世界,我原本是应该有各种愤怒的。但是通过阅读,培养了我对文字的喜爱,虽然高中没毕业,却也获得了周围人的尊敬。这都是阅读带给我的。

  《中国慈善家》:阅读除了影响了你对慈善的选择,还给你带来了哪些改变?

  伊能静:我小时候很喜欢读金庸的书,对中国传统社会的江湖道义非常向往。通过研读中国古代文学,让我对“成仁取义”的中国传统价值观有一些新的思考。放在当下的语境中,“成仁取义”就是:成就了一个仁义的社会,自然就会造就一个有道义的国家。人人都愿意彼此以仁相待,这个国家就会变得有情有义。

  《中国慈善家》:做“静新图书基金”,给你的家庭带来了什么影响?

  伊能静:“静新图书基金”做的是心灵重建。我从中学到了太多的东西,我的脾气、社会价值观都有所改变,我对自己与儿子之间关系的认知也改变了。本来我觉得自己只是一个很好的妈妈,现在我觉得自己还是他最好的灵魂伴侣。

  《中国慈善家》:为何把“静新图书基金”定位于心灵重建?

  伊能静:做任何事,如果不源于灵魂的本质都不会长久。所有的表演都有落幕之时,只有你灵魂深处的那个真我不会消失。

  伊能静:台湾歌手、演员。主要作品有《好男好女》、《失恋高跟鞋》、《一千遍我爱你》等。第32届金马奖最佳女主角提名、第34届金马奖最佳女主角提名。“静新图书基金”发起人之一。

  撰文:张枭翔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