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28日,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四届海洋部长会议在厦门举行,来自APEC19个成员、APEC秘书处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IOC)、东亚海环境管理伙伴关系计划(PEMSEA)等相关国际组织的200多名代表出席会议。据了解,与前三届APEC海洋部长会议相比,本次参会代表团在层次、规模和人数上均创历史记录。
APEC第四届海洋部长会议为首次在我国举办,也是迄今为止我国海洋领域举办的政府间规格最高、参加成员最多的国际会议。
如此重量级的会议落户厦门尚属首次,APEC第四届海洋部长会议的召开,厦门在海洋方面的对外交流与合作也将乘此次会议的东风翻开新篇章。站在这个节点上回望过去,事实上,厦门之海与世界海洋的往来融汇已经走了很长的路。
APEC海洋可持续发展中心在厦成立
2011年APEC海洋可持续发展中心在厦门正式成立,多年来为APEC海洋国家展开头脑风暴、共谋亚太区域海洋合作发展提供了据点。
不仅如此,厦门所在的福建海洋研究所开展的援外培训,厦门大学海洋与海岸带发展研究院的海岸带综合管理培训班以及海洋三所承担的海洋管理国际培训,使各国交流培训人员在借鉴中国海洋领域管理经验与实用技术的同时,更深入地认识和了解了真实的中国。
国际海洋周成世界交流平台
每年11月的第一个周末,在鹭岛厦门,一场国际性的海洋盛事总是如约而至。来自40多个沿海国家和地区以及近20个涉海重要国际组织莅会,参加海洋周主论坛和其他论坛的代表超过2000人次,参加海洋周各项活动的社会各界人士超过10万人次。
已成功举办9届的厦门国际海洋周如今已有了三个重要的“头衔”——成为14个重要的海洋国际组织都联合参与主协办的全球性海洋盛会,成为与瑞典斯德哥尔摩“世界水周”相媲美的世界唯一的海洋周,成为中国与世界海洋界交流的重要平台。国际海洋周,已经成为厦门蜚声国际的一张“烫金名片”。
游艇展帆船赛等轮番上演
乘风破浪的“厦门号”,独闯大洋完成全球海洋环行,成为国人心中一个敢拼敢闯的精神符号,更为世界海洋探险征程添上了新的一笔。一年一度的“国际游艇帆船展”、“海峡杯帆船赛”、“沙滩文化节”等品牌活动赛事轮番在鹭岛精彩上演。来自世界的语言汇聚厦门,共同掘金海洋产业,共同谋划海洋可持续发展大计。
在构建亚太海洋合作新型伙伴关系的主题下,会议确立了四个重要议题——提升海洋环境保护与防灾减灾能力、推动蓝色经济区域合作网络建设、促进海洋在粮食安全中的作用、推进创新性的海洋科技合作。两天会期结束后,会议成果将提交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据了解,如此重量级的会议落户厦门尚属首次。国际性海洋盛事频繁落地厦门,必然将使厦门的国际知名度站上一个新台阶。在密切的海洋经济交流过程中,厦门也不断吸取“国际经验”,更深入理解海洋建设的方方面面,各项工作目标也随之“水涨船高”。
建设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
众所周知,厦门之美,很大程度上正是源于海洋之美。回望历史的脚步,厦门的每一步发展都与这片海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手握海洋这条珍贵的“生命线”,厦门已将发展海洋事业作为重点纳入《美丽厦门战略规划》——围绕“海峡、海湾、海岛”资源优势,合理利用与开发海洋资源,走海洋经济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的发展道路,加快建设美丽海洋强市。
确立“五位一体”美丽海洋战略布局
美丽海洋建设的内涵就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海洋强国、美丽厦门战略的基本要求,全面推进海洋经济、海洋生态文明、海洋科技、海洋文化和海洋管控“五位一体”的协调、持续、健康发展。在空间布局上,突出各海湾特色,立足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错位发展,实施“一核引领、两翼互动、环湾统筹、南北拓展”的全市战略布局,将思明、湖里、同安、翔安、集美、海沧6个区全面纳入,同时以厦漳泉同城化、一体化为突破口,连同金门一同纳入厦门湾大都市区发展框架,统筹规划建设,以期实现海洋经济发达、海洋生态文明、海洋科技创新强劲引领、海洋文化繁荣丰富、海洋管控和美、平安海洋、和谐海洋的战略目标。
近日,厦门市海洋与渔业局牵头制定了《美丽厦门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方案》,提出将厦门建成集魅力海湾、浪漫海岸、璀璨海岛和湛蓝海水于一体的美丽海洋生态共荣圈。在此基础上,以生态工程带动文化传承,将白海豚人工繁育基地、文昌鱼自然保护区、国际海洋周打造成一张张蜚声国际的“烫金名片”。到2016年,基本达到国家级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的各项指标要求。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