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性”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38-8636(2014)12-0011-02

  在新的课程标准中强调:“有效教学”主要指在一定的教学投入内(时间、精力、努力),通过教师的教学,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和发展,带来最好教学效果的教学,是卓有成效的教学。创建和谐课堂,在教学中坚持以人为本,使师生关系、教学环境、教学方式、教学手段、教学活动等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协调合作,形成完美的教学课堂,因此在和谐的语文教学课堂上进行有效的教与学,更能够促进学生自我激励、自我成长、自我完善,达到很好教学效果。下面只是我的粗浅认识:

  “有效性教学”就是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采用各种方式和手段,用最少的时间、最小的精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而组织实施的一种教学活动。从而达到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和学生的学习质量,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全过程。因此,在组织教学时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能起到更好的作用,有兴趣的同事不妨试一试。

  一、课前做好预设与生成设计

  每个教学者在上课前都应该对上课的内容进行过滤,也就是说:先要吃透教材,明确课文的教学目标,弄清课文的重点、难点,掌握教材的主旨,要站在一定的高度来分析教材、领悟教材。结合学生实际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预设出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讨论。再根据学生在课上表现情况对学习中表现出来的难点及时诱导、点拨,使课堂教学焕发主动、自主、探索的活力。教师要对课堂教学的每一环节都要做到心中有痕,教学无痕。而不应是心无熟识、任其发展。同时该准备的教具一定要准备,特别是我们低年级的学生,一张卡片、一朵小红花往往会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不然教学程序就显得杂乱。

  记得我在教学《比尾巴》一课时,在教学生字词时,突然一位学生说:“老师,您错了。‘巴’在生字表里标了声调,在课题上没有标声调,这是为什么呀?”我立即停下来,表扬他说:“你观察得真仔细,提的问题很好!同学们看过来,‘巴’字很有趣,单个字出现时读本音‘bā’,与‘尾’字交朋友时,要读轻声‘ba’,‘wěiba’不标调!再读!!”。因为有了这次深刻的生成教学,在以后出现的关于“漂亮、窗户”等等这些生字变音问题,学生就利用已经掌握的方法很快就解决了。

  正因为上课之前我不仅认真钻研了教材,而且还考虑到学生在此处会有疑问。可以说我既做好了预设,又善于把握“生成”资源。这个教学环节是“有效”、甚至“高效”的。假如我一心只忙着教自己的教案,对这位学生的主张不予理会,待到教完生字再来解释一番,这样的教学,可能是低效、甚至无效的。

  二、教学中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在课堂教学中,如果学生兴趣浓厚,主动自觉地进行学习内容的探索,课堂教学效率就高。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每一个年轻的心灵里,存放着求知好学,渴望知识的火药。就看你能不能点燃这火药”。激发学生的兴趣就是点燃渴望知识火药的导火索,设置悬念,激发兴趣,这确实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秘方。的确,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的方法很多,开端引趣就是其中的一种,教师根据教学的内容精心设计的引入,一开始就把学生的兴趣激起来。可用生活引趣、谜语引趣、故事引趣、小品引趣、设疑引趣……等,比如我教学《荷花》一课时是这样引入的,“同学们你们喜欢荷花吗?”同学不约而同地说“喜欢”。“那你看见过荷花是什么样的?”大家迫不及待地说起来:有的说是粉红色的,有的说是白色的,有的说我家的荷花开花的时候特别美,荷花全开了,里面还有一个小莲蓬,有的说那天看到的荷花来没开,只是花骨朵,有几颗露珠在荷叶上滚来滚去。于是一个男生抢着说:每年端午节妈妈都会用荷叶蒸馒头,又香又甜,太好吃了。因为荷花是学生非常熟识的,因此交流起来兴趣特别浓。我于是自然导入到:今天我们一起去欣赏公园里的荷花,感受一下作者是怎样把这么美的荷花它写出来的。因为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缩短了课文与生活的距离,学生有感受,自然学得有兴趣。俗话说;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所以一节课的开端实在太重要了。

  三、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因为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更是课堂学习的主人,所以要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就必须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也就是说教师要解放学生。让学生成为主体,不要用考试,作业压学生,课堂内活而不乱,活而有序。学生把所学的知识经过头脑的加工,然后说出来、写出来或画出来、演出来,使之在实践中完成学习过程。所以有时我们班看起来比较乱,但那是在各种形式读书、讨论问题,而不是在打闹,有时却很安静,那是在听讲,是在思考。另外就是妙用肯定和奖励、竞争的方法教学。奖励具有促进的力量,促进学生努力向前,让学生发现自己学习上的进步,不断获取学习预期的满足,适度的竞争有助于激发学习热情,竞赛可以采取自己和自己竞赛的方法,即今天的学习要比昨天好,不必和别人比,只求自己进步;也可以暗中选某一同学为目标,在学习上同他比赛,还可以采取集体竞争的方法,组与组竞争,在竞争中激发互帮互学的团结协作精神。

  只有这样才能使有效教学起到更好作用,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使课堂教学更活跃,达到预期目标。

  韩栋林 冉秋婵

  (贵州省道真县旧城小学 563509)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