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20句创新智慧
- 来源:快公司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创新,谷歌,耐克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04-02 09:29
你最近为人类做了什么?这是我们在评估年度“最佳创新公司”候选者时所采用的严苛筛选标准。这是一个残酷但坚定不移的审核框架,完全符合今时今日的商业现实。商界变革日新月异,能够年复一年稳居最佳50之列的只在少数。成功企业奋力超越自我,而新秀带着新创意与新动力不断涌现,吸引众人眼球。
今年恰逢《快公司Fast Company》杂志创刊20周年,但假如我们未能坚持挑战自身的惯性思维,并启发读者自我挑战,那么此基准点就没有任何意义。这也是今年与去年的榜单只有5家重复上榜企业的原因之一。“最佳创新公司”专题的目标在于概述此时此刻的全球创新实况。每一次更新都为我们带来全新发现。
为纪念本刊创刊20周年,以下献上我们为2015年总结的20句智慧箴言。
1 灵感“践”出来
虽然我们对苹果的iPad与谷歌的无人驾驶汽车等重大突破性产品极尽溢美之词,但这两位业界老大的闪光点往往在于每一次迭代时所表现出来的细节创新。由于对iOS系统进行大量优化,苹果坐上了2015年榜单的亚军;而谷歌则因曾备受嘲弄的Chromebook笔记本重返潮流而位列第4。今年的冠军之选是瓦尔比派克眼镜公司,因为它的至臻细节,将一个小而美的概念提升到全新高度。
2 创新唯快不破
2010年最佳创新公司特刊的封面人物是Facebook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而当时,Instagram(今年第5名,已被Facebook收购)尚未诞生——如今,它已经拥有3亿多名月度用户。如此迅猛的变革无处不在。日本通讯公司Line(第14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积累了1.7亿名用户,而吉利德科学公司(第16名)则将救命新药Sovaldi打入市场的时间从7年缩短至2年。
3 老朋友的新玩法
某些创新想法的成长还需要按照其自身步调前进。HBO电视频道(第7名)、Kickstarter众筹平台(第33名)、Sound Cloud音乐分享网站(第32名)与72andSunny广告策划公司(第43名)都曾入选2012年的榜单;今年,随着各自发展进入下一阶段,它们卷土重来。我们密切关注往届创新校友的最新动态,比如Pinterest(2013年上榜)近期推出全新收益模式;若早期测试情况预示没错,它将在2016年重返榜单。
4 孜孜创新,必有回报
与2014年对比重复上榜的选手包括苹果、谷歌、Netflix(第30名)、特斯拉汽车(第17名)与瓦尔比派克。但其他往届获奖者的表现也依旧超群。比如2013年冠军的耐克(Nike),其股价在2014年上涨超过20%。
5 收益为创新佐证
儿童平板电脑厂商Fuhu(第24名)的收入增长了超过159,000%。Line的收入超越了WhatsApp与Facebook Messenger。
6 失败确有代价
在《快公司》2015年3月刊《惹“火”上身》一文中,我们探讨了亚马逊2014年创新举措最终走向惨败,因此今年不幸落榜。Twitter上市后第一年简直是股东们的恶梦。除非它们的实际表现与心中抱负达到一致,否则冷板凳还得继续坐。
7 后生可畏,风起云涌
千禧一代常常遭到讽刺、批评,但以他们为创办者或目标消费者的公司却能引起共鸣。从创业教育公司General Assembly(第28名)到We Work联合办公场地(第15名),这些企业探索了工作、学习与管理的新视野。
8 价值观有价值
新一代消费者欣赏有灵魂的企业。瓦尔比派克从一开始便承诺为贫困群体捐赠眼镜。而在美国巨人服饰公司,“美国制造”一直是其核心原则。
9 社会企业春光灿烂
曾几何时,社会企业认证被商界中坚视为敬而远之(或荒唐可笑)的头衔。但这种情况即将终结。如今,具有社会意识的高增长企业,比如In Venture小额信贷机构(第13名)与革命食品公司(Revolution Foods)(第39名),它们证明了社会企业也可以是一流精英。
10 四海之内皆创意
除了南极洲,其他大洲在榜单上皆有代表。澳大利亚初创企业Catapult(第12名)改变了体育训练的面貌;印度珀芬医疗保险公司(第46名)创造了辅助癌症治疗的机械工具;而来自智利的阿尔格拉默食品配送公司(第42名)和穷人做生意自有新一套。
11 颠覆也可以和为贵
并非每一场颠覆性的创新都势必引发冲突。Instagram与时尚界的合作最终是双赢。HBO电视频道帮了有线宽带合作伙伴们一把,而We Work共享办公空间也没有威胁到当地房地产巨头,反而带动毗邻的物业价格走高。
12 平台力量大
苹果、谷歌与Facebook不是唯一从平台中受益的企业。Sound Cloud音乐分享平台通过服务音乐人与DJ实现蓬勃发展,豌豆荚手机精灵(第34名)则作为中国一流的应用商店脱颖而出。
13 善用数据者胜
Catapult的传感器信息帮助运动员练就更专业的技巧;Next Big Sound社交音乐数据服务(第21名)发掘明日耀眼新星;马克43信息分析公司(第49名)利用数据分析协助警方打击犯罪。
14 无科技,不公司
欧莱雅(第50名)曾经是化妆品公司,如今它也是一家应用生产商,下载量高达140万次。Panera Bread快餐(第27名)不仅是一家休闲餐饮连锁店,它正开发相应软件,实现远程订餐与移动支付。
15 为顾客造天堂
西田实验室(第36名)利用数字交互体验,使商场门庭若市;宜家(第40名)为家居店注入惊喜。此外,零售界革新也可从为顾客创造快乐出发,正如Eataly美食城(第23名)的食+购体验。
16 设计是核武器
在Ammunition设计工作室(第29名)帮助下,Beats Electronics以30亿美元的价格被苹果所收购。某苹果前设计师帮助美国巨人服饰公司创造出全球最值得拥有的运动衫。
17 消费人工智能
曾经科幻小说里的虚幻概念,如今是消费性产品的背后动力,包括Anki玩具赛车公司(第45名)的机械车,以及DJI大疆创新科技公司(第22名)的无人机。
18 改变世界不止一点点
吉利德科学公司积极预防艾滋病,欧玛达养生公司(第47名)致力于攻克糖尿病,而脑健生物科技公司(第48名)着手应对大脑疾病;特斯拉与丰田(第18名)则持续推动着环保汽车的重大突破。
19 抱“团”有魅力
有时候,无形之物也能助我们一臂之力:Slack企业沟通应用(第10名)提高了团队协作效率。支付服务提供商Stripe(第20名)简化了应用与网站的支付流程。
20 不创自新是王道
在分析瓦尔比派克公司的文章中,本刊引用了这一源自意大利的概念,意指经过仔细琢磨而表现出来的自然而然、潇洒优雅:革新很难,但在受众眼里,它必须显得不费吹灰之力。本着这种精神,我们希望今年的“最佳创新公司”特刊能够给读者一种行云流水的轻松阅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