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成人动画的恶趣味

  • 来源:电视指南
  • 关键字:成人,动画,恶趣味
  • 发布时间:2015-04-14 15:03

  一提到美国动画片,你首先想到的肯定就是迪士尼和梦工厂。它们代表了美国主流文化和价值体系:一个是炮制合家欢童话的高手,一个是打造大团圆结局的专家,同样的财大气粗,同样的根正苗红,做出的动画也都是老少咸宜,不分国界。比如《海底总动员》《玩具总动员》《绿野仙踪》《功夫熊猫》《白雪公主》《勇敢传奇》等。

  在此之外,还有一种专门给成人看的动画片,他们是动画片中的异类和怪胎。它们以强烈的个性打开一片天,彻底拒绝中庸的做派——这就是充满了恶趣味的成人动画片。它们不讲究政治正确,也不认为三观必须端庄,骂骂咧咧嘲讽挖苦更是它们的拿手好戏和家常便饭。比如《开心汉堡店》《探险活宝》《俗世乐土》《机器肉鸡》《暴力监狱》《疯狂逸事》《天兵公园》《美国老爸》《囧男窘事》等。

  有些成人动画几乎就是另类的美国简史。比如最长寿的动画剧集《辛普森一家》。春田镇象征着美国,辛普森一家就是最普通的美国家庭,父亲是一名傻呵呵的蓝领工人,心地不坏但智商不高,似乎是阿甘的痞子版;母亲是家庭妇女;10岁儿子巴特是一个“低成就”的坏孩子;8岁女儿丽莎仿佛是希拉里的写照,智商极高,政治左倾;一个尚未说话、永远含着假奶嘴的小女儿。除此之外,还有一大批配角,代表着各式各样的社会阶层和族群,从贪恋的核电厂老板,到酒吧的老友,到开杂货铺的印度人,形成了美国社会的巨幅卷轴。近20年来,这些人物的年龄和形象都没改变过,因为这是一部卡通片,是一部只有成年人、而且是有相当智商的成年人才能欣赏的卡通片。剧情峰回路转,20多分钟一集的故事足够填满我们一部故事片。但真正了不起的是该剧的嘲讽精神,不拘一格但又不恣意恶搞,分寸拿捏非常精准。该剧在默多克的福克斯电视网播出,但它完全不受默多克保守主义的影响,经常嘲讽美国政治中的右派,对于左派的自恋也毫不手软。几乎所有的社会议题在剧中均有体现,但又没有《白宫群英》之类的说教,乐在表层,教深藏不露。

  美国成人动画的恶趣味的核心就是讽刺与幽默。而政治永远是最敏感也最常被拿来开涮的。对政治进行讽刺,永远是有高风险的。不仅需要勇气,更需要犀利、准确,只有这样,对于政治的讽刺才能做到一针见血,才算成功。能把这种讽刺玩转到极致的是另一部饱受争议的动画剧集《南方公园》,他通过夸张的搞笑手法,对美国政治的各个层面进行着毫不留情的揭露。它的搞笑是颠覆性甚至是恶毒的。这种叛逆的表达方式对于正统的道德观与价值观是一个挑战,自然不是所有人可以接受,必定有人会反感,作者们早就料到这样的结果,所以他们时刻不忘拉出“言论自由”的大旗。现实本身就是一个政治讽刺剧。而他们正是因此得以畅所欲言。政治影射、宗教玩笑诸如此类的东西会令许多人大跌眼镜,却统统被堂而皇之地搬上了台面。加拿大的不良电影影响了美国的小孩子,最终竟演变成两国之间的战争,克林顿下令把所有加拿大人送进集中营,加拿大飞机轰炸好莱坞。两国军队向边境集合,大战一触即发,在出发之前,比尔·盖茨被枪决,因为他给军方开发的某个系统故障不断……耶稣化身成为脱口秀演员,在电视上传播的却不是宗教信仰。撒旦虽然身处地狱,却并非不食人间烟火,还把自己的儿子送到人间上小学。战争与集中营,克林顿与比尔·盖茨,撒旦与萨达姆,耶稣与脱口秀……从这个意义上讲,以《南方公园》打头阵的恶趣味成人动画,无疑是在挑战动画尺度的极限。

  瑞克和莫蒂 Rick and Morty

  导演:Justin Roiland

  编剧:丹·哈萌、Justin Roiland

  主演:约翰·奥立弗、Justin Roiland、克里斯·帕内尔、斯宾瑟·格拉默、萨拉·乔克

  类型:动画

  制片国家/地区:美国

  语言:英语

  首播:2013年12月2日

  剧情简介:

  天才兼疯子科学家Rick在失踪多年后突然回到女儿Beth的身边,并且在她的车库里搞了一个科学实验室。Rick有一把“传送门枪”,可以穿越到宇宙的各个次元。孙子Morty莫名其妙就成了他的助手,经常被拖进他的自制太空船内,跟他一同开展各种疯狂刺激的宇宙冒险。女儿女婿对他的疯狂行为感到不满,却又对这个天才科学家无可奈何。本动画是由美剧《废柴联盟》的创作人Dan Harmon和Justin Roiland开发的动画连续剧。每集一个独立小故事,精妙无比的剧情安排,天马行空的想象力,突破天际的脑洞,是本剧最大的特点。

  《电视指南》点评:

  每看完一集总让人拍案叫好。该剧情内容充满奇妙的科幻素材,在各种不同的平行世界下祖孙二人闯出来的事件,看似荒诞可笑,实质上却充满了对人性和社会的思考。

  比如,对传统家庭观念的反思。

  中年危机的Jerry同时是一个信奉传统家庭观念的男人,为了迎接自己的父母他在圣诞节这天做了精心准备。他坚信圣诞节是属于家庭的时间,要有人情味,不能看电视,不能玩手机,不能碰电脑,电子设备根本就不应该出现在一个有人情味的节日里。于是,Jerry的爸妈出现了,同时出现的还有和Jerry父母组建了新式三人家庭的Jacob。母亲找了个情人,有绿帽情节的父亲安之若素,Jerry的下巴大概掉到了地上。比起来,可能还是大家都捧着iPad的圣诞节更符合Jerry的口味。所谓坚守传统同时对新事物嗤之以鼻的人,大概就是这么一回事。

  还有对权利的思考。

  Morty按照他自己想要的方式来了一次探险,探险开始不尽如人意但总是峰回路转,正当一切向Morty希望的方向发展时,他却险些在公厕里被变态猥亵,可是就是这个变态软豆,居然是山下小人国的国王,还要亲自接见成功探险归来、解救了小人国民众的英雄Morty,Rick临走前补刀干掉了他。

  国王死后,侍卫在保险柜里发现了国王猥亵他人的照片,拿给大臣看希望将其公之于众,大臣指示将照片烧掉。“对人民而言,更有意义的是他所代表的价值和理念,而不是他的真实面貌。”

  南方公园 South Park

  导演:崔·帕克、马特·斯通、Eric Stough

  编剧:崔·帕克、马特·斯通

  主演:崔·帕克 、马特·斯通、Mona Marshall 、艾萨克·海耶斯、April Stewart

  类型:喜剧、动画

  制片国家/地区:美国

  语言:英语

  首播:1997年8月13日

  剧情简介:

  在永远为白雪覆盖的科罗拉多小镇,生活着一群想法独特、行事怪异的小孩。经常充当四人组领导者的斯坦(特瑞·帕克 Trey Parker 配音)对流行元素永远抱怀疑态度,而面对喜欢的女孩又会忍不住呕吐;戴着绿色帽子的犹太小孩凯尔(麦特·斯通 Matt Stone配音)因种族的关系经常和抱有歧视且贪婪自大的超级毒舌小胖子艾瑞克(Trey Parker 配音)发生冲突;永远裹得严严实实说话含混不清的肯尼(Matt Stone配音),很悲惨地每集都死于意外,而下一集又若无其事地复活。四个小家伙以及镇上各种思想扭曲的人物、时不时乱入的名人,组成了妙语连珠、恶搞不断的南方公园大世界……

  《电视指南》点评:

  《南方公园》1997年在美国刚一播放,就有超过540万人观看,人气之旺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之后《南方公园》不仅创下了Comedy Central频道有史以来最高收视率纪录,被《纽约时报》等媒体评为1997年10大最佳电视节目,入围多项电视相关奖项。《南方公园》经常通过歪曲式的模仿来讽刺和嘲弄美国文化和社会时事的方方面面,挑战了许多根深蒂固的观念和禁忌。经过18季的锻造,《南方公园》正稳定地走在娱乐讽刺和政治批评的潮流尖端,通过耸人听闻的“无责任语言暴力”和异想天开的故事情节针砭时弊、奚落权力阶层,四个小男孩也都成了同一个“南方公园镇”里的调皮居民。

  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无责任语言暴力”是它广受欢迎的最重要元素,同样也是它饱受诟病的罪魁祸首。《南方公园》自播出之日起就招来一片指责声。1999年,美国马萨诸塞州剑桥郡的教育界人士曾用“污秽不堪”一词形容此片。他们说,《南方公园》播出后给未成年人带来了不良影响,一些小学生纷纷效仿片中的“厕所幽默”,学校因此力劝家长不要让孩子观看这部卡通片。社会学家和评论家也义愤填膺地指出,“斯通和帕克(幕后编导)是10年来美国娱乐界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然而他们从来没有想过善用这种影响力,仍然不分青红皂白地把脏水泼向每一个有头有脸的人物,甚至连自己的老板也不放过。”

  孰是孰非,争吵了18年,依然没有结果。《南方公园》的编导们肆无忌惮地用最笨拙的线条和最简单的色彩构筑了一个刻薄、无耻、建立在别人(主要是娱乐界和政坛的名人)痛苦之上的快乐童话世界——这就是“南方公园”。“南方公园”让原本代表童真与纯洁的卡通变成了充斥着教唆性粗口和夸张暴力,甚至色情暗示的叛逆催化剂,它自始至终坚持贯彻无情批判、笑看一切的原则,但在批判、嘲弄之后,也会以乐观的态度给观众新的希望,有说教但不枯燥。它淫笑着挖主流和偶像的墙角,调弄年轻人分泌过剩的荷尔蒙,同时又极大程度地迎合着当代社会人群中普遍存在的窥淫心理,让恨它的人切齿、爱它的人上瘾。

  恶搞之家 Family Guy

  剧情简介:

  《恶搞之家》讲述的是一个十分荒诞的家庭生活,Peter是个说话不讲经常好色但又常天真好吃的胖子,他的妻子Lois来自权贵之家却心甘情愿跟着奇怪的胖子老公,是电视剧里看起来正常其实超级不正常的贤妻良母型。他的大儿子是个天真邪恶的儿童,大女儿是内心极度渴望爱情的文学少女,算是电视剧里最正常的,可惜相貌平平所以经常被家里人和学校的人作弄,小儿子是电视剧里最可爱的,橄榄球一样的脑袋里充满了对世界的征服欲望——经常暗杀老妈但是失败,是个超级科学家政治家花花公子并且是个带尿布的孩子。

  《电视指南》点评:

  《恶搞之家》已经拍到第13季,并与《辛普森一家》一样拍摄了电影。这种中国观众根本无法想像的美国成人动画形式曾经在中国也一度受追捧,但由于文化和语言的隔阂已经冷却了很多。虽然由于这种隔阂《恶搞之家》所呈现的一系列内容很少能引起我们的共鸣,但我们仍能够感觉到那种无谓彻底的颠覆。

  《恶搞之家》沿袭了美国成人动画一贯的颠覆与癫狂的风格:粗口、底层人物背景、典型人物造型、玩弄政治和娱乐人物、性暗示、表现同性恋、歧视女性和颠覆传统……然而在所有的不按常理出牌的颠覆中,给观众印象最深刻的是人物可以超越剧情,这种表现为人物并不融入故事而是将自己作为电视演员对待,虽然这类方法可以追溯到50年代的法国,可与其说这种方法起源于法国新浪潮更不如认为是制片人看太多电视的缘故,因为与观众发生互动是电视相比于电影的特点,而作为电视机一代的70年代美国人更熟悉这一种模式,也更喜欢这种模式。可能在他们看来电视比电影更具个人性和娱乐性,更能唤起认同和共鸣。

  美国人的颠覆恶搞我们总是稍稍难理解的,与我们国人相比,美国人的恶搞更倾向于对文化、制度和传统道德观的颠覆,不禁令高速运作的人们血脉喷张大呼过瘾,这种不求故事感人但求发泄吐槽正是现代人的心灵压抑病。相比美国,在中国《喜羊羊与灰太狼》虽然没有粗口和性暗示,但也可以说是道德颠覆,比较恐怖的事情在于此片是儿童节目。儿童以及青年在这种道德压抑的情境下,只有通过对过去政治人物和事物的地下恶搞来满足发泄欲。我想与其说《喜羊羊与灰太狼》是道德颠覆更不如说是道德模糊甚至道德缺失,这永远是畸形发泄的结果。

  辛普森一家 The Simpsons

  剧情简介:

  《辛普森一家》是美国福克斯广播公司的一部动画情景喜剧,由马特·格勒宁创作。该剧通过展现霍默、玛姬、巴特、丽莎和麦琪一家五口的生活,讽刺性地勾勒出了居住在美国心脏地带人们的生活方式。该片从许多角度对美国的文化与社会、人的条件和电视本身进行了幽默的嘲讽。在4频道的节目“100个最伟大的儿童节目”及“100部最伟大的卡通片”中均名列榜首。主人公霍默·辛普森在“100位最伟大的荧屏形象”中也名列榜首。该片被许多评论家视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动画”。《时代》杂志在2000年将之题名为20世纪最伟大的电视节目。《辛普森一家》至今(2014)已活了26年。

  《电视指南》点评:

  每一集的开场是《辛普森一家》最令人难忘的特点之一。很多集一开始就通过镜头从剧名缓缓移向斯普林菲尔德小镇,接着是回家路上的辛普森一家人,刚一走进房间,他们都会懒洋洋地卧躺在沙发上看电视——这些都是固定的桥段,但每一季都会有些小出入,比如一路上遇到的事情,一直坐在沙发上的搞笑姿势等等。中国人说万变不离其宗,不离其宗还要不停地变,还要变得有趣好玩,着实不是一件易事。

  当然这些还只是小噱头。它是披着搞笑外衣的内涵剧。《辛普森一家》经常用辛辣的讽刺来攻击权威,这就解释了为什么社会保守主义者会不喜欢它。几乎剧中的每一个权威式的人物都有缺点。霍默粗心大意,不负责任,与20世纪50年代荧屏父亲截然相反。玛姬对她的家庭实施专制统治来缓解她的孤独。Springfield的警长Clancy Wiggum是一个肥胖、愚蠢、懒惰、办事敷衍塞责的人。市长听起来很像肯尼迪,却是一个腐败、荒淫无度的花花公子。Reverend Lovejoy是当地的牧师,吹毛求疵,满口道德,他单调的声音总是让霍默在星期天布道上睡着。种族关系也是剧中的讽刺主题,黑人总是被刻画得更聪明,比如卡尔、赫波特医生;现实中的白色人种在剧中统统被描绘成黄色皮肤,而黄色人种的中国人、日本人在剧中却是白色的皮肤。剧中也经常讽刺商业习惯和人的性格。说实话《辛普森一家》应该是任何一个政府的麻烦,它以没有漏洞的讽刺动画讽刺了世界上所有的东西。

  虽然这是一部超级搞怪的片子,但也有着很多细腻的成分。比如辛普森家的邻居Ned Flanders是一个标准的知识分子兼基督徒——善良和气,彬彬有礼,过着良好的物质和家庭生活,绝对是别人打了左脸,他还会把右脸伸给人家。于是有天 Homer便妒忌起了这位睦邻,通过频频的挑衅激怒了他,两人决定一决高下。而当时,适逢两家的儿子一起报名参加迷你高尔夫比赛,便就这样倒霉地承载了“家族仇恨”。立战书时,Homer说:谁的儿子 “lose the game”,谁周日就要穿着他老婆的礼服在庭院里割草。Ned 慢条斯理地反驳说,不行,lose这个词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应该使用“doesn’t win”(我当时就想,我要是有这么一个爸爸该多好啊)。结果,两个孩子在比赛中不顾家庭的阻力,毅然握手言和,于是乎谁也没有 lose the game ——但却又都 doesn’t win。无奈,两个爸爸就只好一起穿着老婆最漂亮的礼服在庭院里迎接邻居们的围观——真不知道我们的知识分子在多少时候是用自己的善良砸了自己的脚。

  飞出个未来

  Futurama

  导演:马特·格罗宁

  编剧:马特·格罗宁

  主演:比利·维斯特、凯特蕾·萨加尔、约翰·迪·玛吉欧、崔丝·麦妮利、菲尔·拉马

  类型:喜剧、科幻、动画

  制片国家/地区:美国

  语言:英语

  首播:1999年3月28日

  单集片长:30 分钟

  剧情简介:

  Fry是一名生活在20世纪的送货员,他工作不顺心,生活不如意,是个彻头彻尾的失败者。机缘巧合下,他被时光机器送到了1000年后的未来,也就是公元3000年!在光怪陆离的未来世界,他遇到了独眼女外星人Leela,Leela要给他植入职业芯片,好让他能在未来生活下去,而他的新职业居然也是送货员。Fry遂逃离出去,路上遇到了机器人Bender。Leela在追捕他们的过程中,也放弃了自己不喜欢的职业,连同Fry一起,成了职业逃亡者。三人搭乘了星际宇宙飞船,成为星际快递公司的船员,而Fry的新工作,就是负责为宇宙的各个地方送快递,也就是说,他还是个送货员。就这样,送货员Fry,船长Leela,机器人Bender穿梭于宇宙之中,展开了妙趣横生的31世纪星际快递冒险之旅。

  《电视指南》点评:

  如果以为这只是一部宣扬环保主义的主旋律片那就错了,因为那只是浮光掠影的东西。自始至终一股荒谬的感觉穿插其中,对于一些女权主义者和环保主义者的自相矛盾有一种嘲弄的感觉:人类自以为智慧而认为他人愚蠢,却完全意识不到自己的愚蠢。有些太重细节而忽略了总体的布局,不看仔细会忽略笑点。比如,动画片在片头就打出厂标——“30世纪福克斯公司出品”,仅从这个细节,就足以体会这部动画的恶搞精神了。

  和所有成人动画一样,《Futurama》也是恶趣味,但它狠恶地恨怀旧,一种悲喜交集的淡淡忧伤;对往事的依恋并且不满,对未来的憧憬并且迷惑,各种低俗幽默充斥,包括自我反讽、黑色喜剧、冷笑话、闹剧以及超现实主义的幽默……把这些元素和风格杂糅在一起,就是《Futurama》独一份的“恶趣味”。用这些干巴巴的词汇来一言以蔽之,似乎有些抽象得不负责任,那我就举一个例子吧。

  《Futurama》中的大反派王先生,他隐喻的正是当今部分中国人的写照啊:有钱好面子,欲壑难填、大男子主义……怪不得他女儿都起来反抗老爸。王先生自我感觉良好、和总统先生也能打成一片,有保护伞,又有钱,能收买几乎任何人,又穷奢极欲,异想天开把高尔夫球场建在宇宙中……不过民族主义者看到这儿千万别急着挥着小拳头抗议,要知道《Futurama》的高明之处在于,没有挺一方打一方,正邪势不两立——剧中对美国总统及民主制度的尖锐嘲讽与王先生比起来,真的有过之而无不及。在编导看来,没有绝对的恶和完全的善,不论哪一方其实都有可笑之处。这种中立态度在一部成人动画中很难得,也很真诚。

  文 夏城南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