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蓝光发展(600466)借壳“迪康药业”完成股票更名,“地产开闸第一股”正式出炉。4月30日,公司发布2014年年报,向外界亮出了重组完成后的首份年度成绩单。
根据年报数据,2014年,蓝光发展实现备考营收153亿元,同比增62%;备考净利润8.7亿元,同比增53%;每股收益增至0.46元。
资料显示,蓝光发展将以“1+2产业布局”为战略顶层设计,打造以房地产开发为核心主业,以现代服务业、生物医药为两大创新产业支柱的大型企业集团,以此拉开“战略转型”和“创新变革”的序幕。
房地产:业务思路明确聚焦改善型需求
截至2014年底,蓝光地产已进驻全国近20个城市。在中国指数研究院的最新报告中,蓝光地产位居中国房企第24强,品牌价值达55.41亿元,位列国内房企第13位。
此外,数据显示,一季度公司实现销售金额41.2亿,销售面积42.9万平米,同比基本持平,其中成都和滇渝区域销售面积占到一季度总成交的78%,同时长三角区域的布局也开始进入收获期。
公司地产业务思路明确。2015年,公司将以“投资聚焦主流城市,深耕高潜力区域”为业务拓张纲领,在现有全国化布局基础上,深耕已进入的成都、重庆、昆明、北京、青岛、武汉、长沙、合肥、苏州等重点城市,并在每一座新进入的城市力争进入行业排名前列。在新进入城市选择方面,将重点聚集1.5线城市和二线潜力城市。在城市内部区域选择上,将侧重选择当地城镇化重点规划区域、开发新区等高潜力板块。
在战略路径上,公司不断丰富产品线布局,走差异化竞争路线。一方面,公司实施精装修策略,根据不同产品线配备不同的精装标准,实现产品与客户需求的精准对接,提升差异化竞争能力;另一方面,商业地产多元并进,打造具有蓝光特色的商业产品线,形成蓝光商业核心竞争力。
未来,公司将以“地产+互联网+金融”作为地产板块业务创新方向,把握地产基金化趋势,探索蓝光地产的商业模式,在做强做优的基础上稳健提升公司规模和盈利能力。
现代服务:构建“双O2O”平台
除了地产开发这项核心主业之外,蓝光发展还在进一步延伸产业链,依托蓝光地产遍布全国的业主,从用户需求里寻找新业务单元,构筑“现代服务业”新高地。
公司在年报中强调,将构建“双O2O”平台:通过物业服务O2O平台和“社区电子商务”O2O平台,改造传统物业服务,整合全国化社区资源,提供差异化大宗电商服务。
公司目前已做出了有益的尝试,2014年4月份公司正式启用蓝光生活家系统,即是一款架构在满足基本社区服务,进阶布局社区O2O的移动互联平台,获得业主好评。
未来公司还将打造“社区电子商务”O2O平台,整合全国化社区资源,通过“互联网+”服务模式创新,形成独特商业模式。在“规模化”发展上,公司将充分考虑平台的应用和拓展,资源整合要素,有序推进市场拓展。
生物医药:继续加码3D生物打印数据显示,2014年公司医药产业共实现销售收入3.99亿,同比增长5.9%,基本完成年初目标。
2015年,公司将巩固现有主力产品的稳定业绩并逐步扩大市场份额,优化产品结构,同时重点在消化道领域、大病种特效新药等方向持续引进潜力新产品,提升核心竞争力。
本刊记者 杜瑶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