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秘书长珍闻
- 来源:中国民商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党员,陈独秀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06-01 09:23
中共三大首设中央局秘书
毛泽东出任首任中央秘书
邓小平出任空缺多年的中央秘书长
习仲勋提议胡耀邦担任中央秘书长
中共三大首设中央局秘书
1921年中共一大召开时,鉴于当时党员很少,各地组织尚不健全,大会决定暂不成立党的中央委员会,先组成中央局负责领导全党的工作。大会选举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李达为宣传主任,张国焘为组织主任。党的二大基本沿用了一大的组织领导机构。
在1923年6月召开的中共三大上,产生了新的中央领导机构和组成人员,成立了九人组成的中央执行委员会,并由陈独秀、毛泽东、罗章龙、蔡和森、谭平山五人组成中央局。这次大会的中心议题是讨论全体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建立国共合作统一战线的问题。考虑到国共合作后的诸多问题,以及中央的一些日常工作都需要处理,这次大会还决定增设中央局秘书的职位,这是党的历史上第一次设立中央秘书(长)的职位。
毛泽东出任首任中央秘书
在党的三届中央执行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毛泽东被推为中央局秘书。当时的秘书,是五人中央局的成员,和中央局委员长陈独秀共同主持中央的日常工作,具有相当大的权力。党的三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组织法》规定:“中央局以中央执行委员会名义行使职权,由执行委员会选出委员长秘书及会计三人”,“秘书负本党内外文书及通信及开会记录之责任,并管理本党文件。本党一切函件须由委员长及秘书签字”,“执行委员会之一切会议,须由委员长与秘书召集之,附加会议之日程。”毛泽东担任这一职务,意味着他开始步入党中央最高领导层,开始参与党的核心决策工作。
党的三大结束后,陈独秀与毛泽东两人共同签发了《中央通告》一系列文件。不仅如此,毛泽东还经常代表中央独立签发文件,指导地方工作,1924年间,还多次代表中央签发关于筹备中共四大的文件。在此期间,毛泽东约有半年时间因事赴湖南工作并到广东参加国民党一大,中央局秘书曾由会计罗章龙短暂“兼代”过一段时间。
邓小平出任空缺多年的中央秘书长
1954年4月27日,毛泽东在中南海菊香书屋主持召开中共中央书记处会议,随后,又主持召开了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鉴于高饶事件的教训,为了加强社会主义改造和有计划的经济建设的集中统一领导,会议决定撤销大区一级党政机构,各省、市、自治区受党中央直接领导。考虑到中央日常工作较多,自1950年兼任中央秘书长的任弼时去世后,一直没有重新任命新的中央秘书长,这次会议还决定增设一些中央机构,任命邓小平为中共中央秘书长,谭震林、马明方、宋任穷、刘澜涛、林枫、李雪峰、杨尚昆、胡乔木等人为中央副秘书长。邓小平党中央秘书长的职务保留到1956年9月党的八大。
在党的八届一中全会上,没有再任命新的中央秘书长,邓小平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针对这一新职务,毛泽东曾有过形象的比喻:“我们是医生,书记处是护士,你是护士长,还是我们的助手嘛!”“其实,还是你那个秘书长的差事!”在中共八大召开前夕,为了推选邓小平当中央书记处总书记,毛泽东还在党的七届七中全会上评价邓小平说:“我看邓小平这个人比较公道,他跟我一样,不是没有缺点,但是比较公道。他比较有才干,比较能办事。他比较周到,比较公道,是个厚道人,使人不那么怕。你说邓小平没有得罪过人?我不相信,但大体来说,这个人比较顾全大局,比较厚道,处理问题比较公正,他犯了错误对自己很严格。他是在党内经过斗争的。我今天给他宣传几句。他说他不行,我看行。”
1988年9月5日,当邓小平与捷克斯洛伐克总统胡萨克谈论中国的历史、现状与未来时,还曾提到担任中央秘书长和中央总书记这段经历,他说:“参加共产党几十年了,如果从1922年算起,我在共产主义旗帜下已经工作了六十多年。这期间做了不少好事,也做了一些错事。人们都知道我曾经‘三下三上’,坦率地说,‘下’并不是由于做了错事,而是由于办了好事却被误认为错事。从1954年起,我就担任党中央秘书长、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和国务院副总理,1956年起担任党的总书记,是在领导核心之中。”
习仲勋提议胡耀邦担任中央秘书长
在1978年的中央工作会议上,陈云11月12日在东北组抛出的六个重大历史遗留问题的议题,改变了会议的主题。与会人员在讨论中,对汪东兴等人提出了比较尖锐的批评,同时还强烈要求陈云、邓颖超、胡耀邦、王震等人进入中央政治局。考虑到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12月1日晚,邓小平和李先念找了许世友、李德生、任仲夷、万里等9人谈话。邓小平告诉他们:这次会议在人事方面会有变动,但国内需要一个安定团结的局面,常委意见,任何人都不能下,只能上,不能下。
12月10日晚,会议正式通知各组酝酿讨论增补陈云、邓颖超、王震、胡耀邦为中央政治局委员,陈云并任中央政治局常委和副主席,习仲勋等9位同志补选为中央委员等人事问题。陈云政治资历深厚,从30年代就开始担任党的中央领导人,是当时唯一健在的中共八届一中全会选举的中央副主席,这次会议又是他的发言改变了会议的主题;邓颖超是周恩来总理的夫人,早年就参加革命,是中国妇女运动的卓越领导人;胡耀邦时任中组部部长、中央党校副校长,他为平反冤假错案和真理标准问题讨论付出了大量的心血;王震为很多老同志的复出、平反帮过很多忙,在老干部中口碑很好。习仲勋、黄克诚、宋任穷、胡乔木、王任重、黄火青、陈再道、韩光、周惠9位同志在文革前就担任省部级以上领导职务,习仲勋、黄克诚、宋任穷、胡乔木等人更是担任过党和国家领导职务。所以对这些位领导人,与会者都不陌生。大家在讨论中,认为他们进入政治局和中央委员会是众望所归。但也有个别代表认为进入政治局的4位同志,除胡耀邦外,年龄都有些偏大(陈云73岁,邓颖超74岁,王震70岁,胡耀邦63岁),担心他们身体吃不消。于是,有人就提议设立中央书记处。陈云在一次发言中也谈道:“有人提出成立中央书记处,我赞成。这可以使中央常委摆脱日常小事,更集中精力于国家大事。”
12月11日上午,广东省委第一书记习仲勋发言,明确表示支持设立中央书记处的提议,并表示如有难度,可先设一个秘书长处理中央日常事务。他说:“我完全同意设立中央书记处协助常委、政治局处理日常事务,使中央政治局、常委真正考虑一些决策的大事。如果一下子搞不起来,也可以先考虑成立一个处理日常事务的工作班子,设一个秘书长,由胡耀邦任秘书长,再设几个副秘书长。有了这个工作班子,就能够把中央的日常工作全部承担起来,使政治局、常委,特别是常委完全摆脱日常事务。希望这次中央全会能够解决这个问题。”对于习仲勋的这一建议,与会的很多人鼓掌表示同意。
后来,中央采纳了习仲勋的这一建议。12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设立中央秘书长、副秘书长,“作为中央日常工作机构”负责处理日常事务,并正式任命胡耀邦为秘书长,胡乔木、姚依林为副秘书长。胡乔木在1954年就曾担任过中央副秘书长一职,时隔24年后担任同一职务,可谓党史上一件轶事。
文/高天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