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市城市招商
- 来源:中国商会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星巴克,必胜客,哈根达斯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09-15 15:50
【区域概况】
地理位置:南昌市,简称洪,又称洪城、英雄城,是江西省省会,是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和交通中心,长江中游城市群中心城市之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核心城市,中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和现代制造业基地。南昌市自古以来就被誉为“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之地,是中国唯一一个毗邻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金三角的省会中心城市,是连接三大重要经济圈(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海峡西岸经济区)的省际交通廊道。
地方交通:南昌是江西最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之一,105、316、320等十几条国道在南昌市交汇,多条出城快速通道使得南昌市的交通四通八达,高速公路网络直贯湘、鄂、皖、浙、闽、粤等邻省而与全国联网;南昌铁路交通发达,南昌铁路局为中国重要的铁路局之一,南昌市是京九铁路经过的唯—省会城市,京九铁路、沪昆铁路、昌九城际铁路、昌福铁路(向莆铁路)、昌吉赣客运专线(筹建)等都在南昌市交汇;南昌水运交通便利,水路可通赣江、抚河、锦江和鄱阳湖沿岸城镇及长江各重要口岸;南昌昌北国际机场是中国重要的枢纽干线机场、国际客运及货运的航空枢纽,每周航班量将达到1238架次,日均176架次。
地区资源:南昌市耕地面积21.04万公顷。其中,有效灌溉面积18.98万公顷,占90.2%。在有效灌溉面积中,旱涝保收面积15.57万公顷,占82.0%;矿产资源以非金属建材矿为主,兼有燃料、矿泉水等各类矿产28种。花岗岩、砂卵石储量巨大,开采历史悠久;生物资源主要树木有413种,常见树种为松、杉、樟等。被称为活化石的银杏、水杉和被誉为水果之王的猕猴桃也有零星分布。用材林、薪炭林居多,,防护林、特用林比重偏小。野生动物有480多种,其中国家级保护鸟类20多种,珍稀鸟类12种。
【投资环境】
综合实力:南昌市经济发展迅速,在全球发展最快的20个城市中名列第15名,是中国乃至全球未来最具发展潜力的城市之一。2014年,南昌市全市经济总量持续扩张,经济实力继续增强,多项主要经济指标始终保持“两位数”增长,八项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整体经济形势呈现稳中有升的良好走势,经济发展的总量和质量不断提高。
2014年,全市完成财政总收入479.4亿元,同比增长14.5%,增速较去年同期提高4.6个百分点;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258.1亿元,同比增长15.0%。财政收入质量保持良好;9月末,全市金融机构(含外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为7401.56亿元,比年初增长11.7%,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2122.50亿元,增长3.5%;金融机构(含外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6204.98亿元,比年初增长13.6%。;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0868元,同比名义增长9.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9562元,同比名义增长11.3%,增速高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个百分点。
工业:南昌是江西省最大的工业城市,新中国的第一架飞机、第一辆轮式拖拉机、第一辆摩托车、第一枚海防导弹都在这里诞生。改革开放以来,南昌的工业经济有了飞速发展,形成了飞机制造、汽车制造、冶金、机电、纺织、化工、医药等现代化工业体系,以电子信息、生物工程、新材料等为代表的新兴高新技术产业也具有一定的水平,现在正在打造现代制造业重要基地,以工业园区为主战场,形成了五大支柱产业、十大产品基地、拥有省级以上工业园区8个、规模企业近700家。
农业:南昌农业现代化,拥有煌上煌、国鸿、正邦、英雄、益海嘉里、双汇等一批高新技术农业企业,大大提高了农业产品的技术含量。实现了产量稳中有升、结构优化提升、基础巩固提高、村镇面貌一新。形成了优质大米、优质果品、瘦肉型猪、特种水产等“十大主导产品”,是中国大陆重要的商品粮和农副产品的生产基地,全市正在形成“县有品牌、乡有产业、村有基地”的特色农业经济板。
商贸流通:因水路交通便利,南昌历来是南方重要的商贸流通城市,商贾云集,不仅为覆盖全省的消费品集散地,也是沿海地区商贸辐射中西部的中转枢纽。大型商业蓬勃发展,形成了“城内大商场,城郊大市场,城外大物流”的格局,城内主要有南昌百货大楼、洪城大厦、新洪客隆、北京华联(江西)、沃尔玛、麦德龙等大型商场,城外有洪城大市场、江西装潢建材大市场、南昌深圳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等大型批发市场。著名的洪城大市场是全国九大日用品中心批发市场之一。
第三产业:
1、金融
南昌市是中国中部重要的金融中心,正在建设南昌市红谷滩中央商务区,现有外资银行有标准渣打银行、大新银行等。同时还拥有国内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中信银行、中国光大银行、兴业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招商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中国民生银行、广发银行、北京银行、九江银行、赣州银行,上饶银行等股份制银行,本地门户银行为南昌银行与南昌农商银行。全国性的保险公司,如中国人保、平安、太平洋、出口信保等都在南昌都设有分支机构。全国几大证券公司,如华夏、国盛、中信、招商等也在南昌开办了营业机构。
2、商业
南昌是沿海地区商贸辐射中西部的中转枢纽。市内大型商业蓬勃发展,形成了“城内大商场,城郊大市场,城外大物流”的格局。主要有家乐福、红谷滩万达广场、南昌百货大楼、大润发、沃尔玛、华润万家等大型商场;饮食企业国际知名的屈臣氏、哈根达斯、必胜客、星巴克,棒—约翰等在南昌拥有多家分店。
华东及华南沿海城市陆地所有物流交通通往内陆都必定经过南昌,和台湾密切交流的必经道路之一,是除福建外和台湾距离最近的内陆城市,是中国唯一一个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三角洲毗邻的主要城市。
3、旅游
南昌市被誉为“现代花园英雄城”。每年来南昌市以其独特的“红色,绿色,古色”景点吸引了一大批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投资兴业的国内外客商。[20]2013年共接待国内游客3282.16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0.3%;接待入境游客20.18万人次,增长9.4%。实现国内旅游收入271.99亿元,增长36.9%;旅游创汇6389.73万美元,增长20.6%。截至2013年末,全市拥有星级宾馆(饭店)58家;拥有旅行社229家,其中出境组团社28家。
【投资政策】
1、对国家、省及南昌市鼓励类工业项目的固定资产投资贷款,若企业劳动生产率、资金利润率、人均创利率和资源能源利用率在全国同行业处于领先水平,或高出平均水平且企业达到市重点企业规模的,给予300万元以内的贴息支持;若企业以上“四率”高出平均水平但企业未达到市重点企业规模的,给予100万元以内的贴息支持;若企业以上“四率”低于平均水平的,不予贴息支持。贴息资金由市本级和受益县区、开发区财政各承担50%。
2、凡世界500强企业将生产基地和中国总部落户南昌市,且总投资10亿元以上的,一次性奖励该企业300万元;凡国内200强企业将生产基地和公司总部落户南昌市,且总投资5亿元以上的,一次性奖励该企业100万元。
3、鼓励企业技术创新。对被新认定为国家、省、市企业技术中心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一次性分别奖励50万元、20万元、5万元;对被新评为国家重点新产品和省、市优秀新产品并形成产业化、产生效益的前十名,一次性分别奖励10万元、3万元、2万元。
4、鼓励企业创品牌。对被国家、省工商部门新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江西省著名商标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一次性分别奖励30万元、10万元。
5、鼓励企业出口创汇。对全市工业出口创汇总量前十名企业,以及年出口创汇额1000万美元以上且增速30%以上的全市工业出口创汇增速前十名企业,为降低其物流成本,对其外销内陆运费给予50%以内的补贴。
6、对主营业务收入当年增幅20%以上,且上两年度增幅10%以上的市重点企业,视其对地方经济的贡献适当予以奖励。
7、对当年主营业务收入增幅30%以上,且上两年度主营业务收入和当年税收增幅分别达10%以上的市重点企业,以主营业务收入增幅30%为基数,按每超过1个百分点奖励1万元的标准,一次性奖励其法定代表人(或主要经营者),但最高不超过20万元。
8、坚持市领导到市重点企业以及“3010”和“十百千亿”工程项目现场办公协调推进工作机制和督查督办跟踪问效机制,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做强做大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
9、加大技工培训力度。凡企业和培训机构围绕南昌市工业发展需要,实行定向订单式技工职业培训,且培训时间超过3个月并与企业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的,由市工业领导小组办公室、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和市财政局根据企业和培训机构的申请进行审核后,按每培训1人补贴400元的标准资助企业和培训机构,市促进再就业资金和市制造业发展专项资金各承担50%。其他部门的相关政策要向“3010”工程和“十百千亿”工程项目倾斜。
10、每年组织县区、开发区分管工业的领导、工业部门的负责人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法定代表人(或主要经营者)参加高级人才培训、外出挂职学习或出国学习,培训补助资金从市制造业发展专项资金中支付。
【投资政策】
由市政协教卫文体委牵头,组织专家学者组成课题组,对“城市精神”表述语进行专题研究,并公开向社会广泛征求意见,通过电视专访、报纸、网站等多种形式的征集和宣传,社会反响热烈。依据准确把握南昌定位,张扬南昌个性精神,百姓通俗易懂好记等基本要求,课题组经过多次认真讨论,综合选择,反复比较,从300多条表述语中提炼并组合出南昌“城市精神”表述语,确定“城市精神”表述语意义重大,一方面,能鼓舞人心,激励南昌人民不断奋发进取,为实现南昌在中部地区崛起奉献自己的力量;另一方面,它能弘扬南昌历史文化,挖掘历史文化内涵,张扬南昌个性精神,打响南昌城市品牌,让南昌亮出自己的城市名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