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空间敏感期的成长良机

  • 来源:时尚育儿
  • 关键字:空间敏感期,亲子游戏
  • 发布时间:2015-11-16 14:41

  宝宝最近老是喜欢扔东西?他着迷于把东西往小洞洞里面又塞又挖?他正推着小椅子在屋子里面走来走去?他喜欢爬上一些平时够不着的地方了?你给他搭好的积木,他一下就推倒了,并在旁边高兴叫好?请注意:这些信号表明,你的宝宝进入了“空间敏感期”。

  空间敏感期是什么

  幼儿从1岁半左右开始进入空间探索期,持续发展到6岁左右。不同于成人以想象性思维为主的探索方式,幼儿主要是通过物体的位置和物体的运动,以及身体的感知和不断挑战身体的操作活动作为探索的方式。

  很多妈妈都经历过或者正在经历着宝宝的空间敏感期,对宝宝的行为特别不理解。有的妈妈甚至认为宝宝扔东西是坏习惯,不让宝宝去扔;有的妈妈觉得宝宝爬楼梯特别危险……事实上,对宝宝来说,这些行为都需要眼手脑腿的协调配合,要付出很大的努力才能完成。家长不妨和宝贝一起做轻松有趣的亲子游戏,来帮助他发展空间智能。

  你是否误会了宝宝

  为什么宝宝喜欢重复“危险动作”?

  当宝宝喜欢重复做同一件事,使用自身感觉来感知空间智能,这是发展空间感的早期方式之一。很多家长表示,担心宝宝为自己的发展去尝试那些“危险”的事情,在心系宝宝安危的同时,也在抱怨宝宝的调皮。可事实上,当宝宝单脚站在椅子上还不停地晃动时,他在感知自身、物体以及空间之间的关系;当他钻进狭小的储藏柜时,在感受着自己发展的空间;当他从楼梯处向下跳时,除了对空间的大小的感知,还在跳跃的过程中感知自己的身体和重量以及肌肉的运动,为自己后期对高、远、大、小的认知发展奠定着基础。

  宝宝有自我安全意识吗?

  如果你还在担心宝宝过小而没有基本的危险意识,从而不敢放手让他尝试,就让我们来分享一个关于幼儿心理教育学的著名实验——视觉悬崖实验。

  视觉悬崖实验是沃克和吉布森在研究婴儿深度视觉进行的实验。实验人员制作了不同的图案造成“视觉悬崖”的错觉,并在上面置上玻璃板。把3个月左右的宝宝放在“视觉悬崖”的一边,宝宝的心跳速度有减慢,这说明他们是体验到了高度;把6个月左右的宝宝放在玻璃上,让妈妈在玻璃的另一边叫宝宝,发现宝宝不愿意爬过看起来具有悬崖特点的一边,这似乎说明婴儿已经具备了深度知觉——这种深度知觉是与生俱来的,还是在出生后几个月里学来的尚未证实,但却能够初步表明宝宝是有属于自己的安全意识的。

  把握住空间敏感期的成长良机

  在安全有保障的条件下,请放手让宝宝自己去尝试、去体验、去感受这世界带给他的成功与挫折、微笑和泪水。

  你可以在身边保护,但不要包办代替;你可以参与其中,但不要用成人的角度去打击、否定;你可以规定原则但也要给予自由,给宝宝一个空间。

  否则,你现在可能阻碍的不仅是宝宝对空间的探索,更是宝宝对自我的认知和肯定,是自我的创造和自信的建立,还有许多次突破极限的机会。

  不同年龄阶段宝宝的空间探索

  0~1岁

  8个月开始,宝宝蠕动自己的身体,喜欢到处爬,这就是最初的感受空间的行为。

  11个月的宝宝喜欢趴在床沿把玩具往下扔,有时候会用小眼睛往下看,寻找刚丢下去的东西。其实这是宝宝通过扔东西来感知空间的距离,只要宝宝不是发脾气而乱扔东西,扔东西的行为是可以提倡的,因为这能锻炼宝宝扔的动作以及手臂的力量;在扔的过程中,宝宝的眼睛跟着物体走,能很好地练习视觉追踪能力。

  1~2岁

  正在学习走路的宝宝喜欢拉着小汽车在屋子里走来走去;将小椅子推来推去;桌子上够不到的东西,自己会搬着椅子爬上去拿了。爬窗台、爬桌子、爬楼梯、爬栏杆……宝宝对此类工作乐此不疲。

  这些都说明宝宝在空间搭建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通过攀爬,宝宝满足好奇心,感知空间内物体的运动,并全方位探索空间。

  2~3岁

  宝宝的能力又得到了提升。有的宝宝会让爸爸妈妈给他搭积木,然后自己一手推倒,非常着迷于这样的动作。

  在这个时期,宝宝开始喜欢荡秋千或跷跷板之类的“冒险”运动了。有的宝宝要求家长给他举高高,特别喜欢“往下掉”的感觉,还喜欢大人抱着他转圈,喜欢走马路牙子,喜欢走不平的路,喜欢钻到桌子底下或者是大箱子里面自己独处在一个空间中……躲猫猫的游戏深受宝宝的欢迎,他们通过找到和被找到的感觉。宝宝的空间探索越来越复杂了。

  父母可以为宝宝空间敏感期做什么?

  宝宝从6个月左右就能感知到自己和妈妈不是一个整体,开始了自我的建立。在此过程中,宝宝需要不断地探索与尝试,空间的探索、时间的探索、自我的探索、对于一切未知事物的探索……宝宝需要父母的陪伴和引导,更需要的是理解和认同。

  ●请为宝宝创造开放性的环境,提供丰富的材料,支持并保护宝宝用通过对物体的看、听、摸、闻等感知或操作进行活动,体验事物最明显的外部特征。4岁前的宝宝行为目的性较差,思维属于直觉行动思维,父母可帮助分析危险并陪同尝试。

  ●引导宝宝感知和探究事物的特征。如:大小、形状、软硬、滚、转、扔、停等。成人对物体的作用方式如推、拉等能帮助宝宝体验该物体空间的大小和物体运行空间的大小。

  ●关注宝宝所关注的事物和现象,保护宝宝的兴趣和好奇心。宝宝有时会对流动的水,地上掉落的花瓣、果子、地上的小洞很感兴趣。家长要适当鼓励引导宝宝用多种感官如跳跃、奔跑来感知空间及其变化。在日常生活中,有意引发宝宝对于常见事物、现象及其变化产生兴趣和探索的欲望。

  ●用适当的方式交流和沟通,鼓励宝宝表达空间探索的过程和结果,并简单帮助总结分析结果。及时地分享宝宝在探索过程中得到的快乐,会使宝宝产生成就感,帮助宝宝建立自信。

  文|杨柳(歪歪兔关键期早教项目组资深幼儿教师) 编辑|姜静璐 美编|徐燕芬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