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一慢,新阅读研究所研究员、儿童阅读公益机构爱阅团发起人;亲子教育专栏作者、著有畅销育儿书《陪孩子走过学前六年——爸爸的陪伴无可替代》。
有位爸爸问我:你给孩子提供这么多童书,又读神话又读论语;设计好游学线路,元旦要泡温泉春节要爬山,每月都要去博物馆美术馆,这样是不是在规划孩子的一生?
是又不是。
我是倡导一慢二看三玩的育儿方法的,以上做的这些谈不上是为孩子规划,只是在学习着,做家长应该做的事:在放慢养育心态的前提下,亲子共读共玩,看书旅游观世界都是尽职的父母应该做到的事。只是,由于时代原因,更多的父母处于刚刚萌发慢养育的念头,慢慢尝试亲子共读和亲子共玩,他们需要在物质生活改善后将之运用在家庭教育中。
举个例子,带孩子外出游玩的家庭越来越多,不论春夏秋冬,景区挤满大大小小的孩子,甚至大规模涌出国门。放松和休闲之外,是不是还可以加点儿孩子喜欢的教育内容呢?这就需要父母进行规划了。
这个暑假我们照例去海滨度假,今年的主题叫“灯塔行”,选择了山东半岛沿海的12个灯塔,引导孩子阅读和查询相关书籍,我儿子正喜欢看凡尔纳,他就选读了《天边灯塔》,我妻子正想要看伍尔夫,她就看《灯塔行》,女儿自己翻出贝贝熊里的《灯塔闹鬼记》。线路是我和儿子的任务,我们一起百度资料,设计路线。于是,从北京出发到山东龙口到蓬莱到烟台再到威海成山头,接着荣成青鱼滩青岛日照连云港,我们绕整个山东半岛走了一程,观看、描绘、摄影、吟诗,12个不同风格不同历史的灯塔被我们捕捉。当然,少不了海水浴和生猛海鲜。
多数家庭中的大人平日里要工作,周末还要追求着给孩子们上个兴趣班,能自由安排的时间实在有限,更应该好好规划,真正做到“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就要避免因平日亲子陪伴较少的“补偿性”旅游,或者是简单参团、没有周密思考、没有“学习”目标的“自由行”,以及到了寒暑假所参与的应付式旅游。
孩子正是从这个体验中,熟悉自己的周遭,认识更广阔的大自然,然后再去观察人和社会,思考自己的人生。而父母就要做孩子的灯塔,既指引着方向,又能让孩子照见自己。
文|李一慢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