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扎危机

  • 来源:汽车导报
  • 关键字:蒙扎,危机,战场
  • 发布时间:2015-11-17 13:48

  经典赛道面临被逐出F1的险境

  蒙扎,历史上举办过最多F1大奖赛的意大利赛道,如今却很有可能因为资金问题无法延续经典。

  蒙扎之于汽车运动就好比温布尔登之于网球,它是有史以来举办F1大奖赛次数最多的赛道。从1950年首届F1锦标赛诞生起,除了1980年进行安全维修,蒙扎就是赛历上不可舍去的一站。然而,这似乎已经成了历史。就是这么一座充满历史底蕴的赛道,也是法拉利的家,面临着被逐出F1的危险。

  勇者的战场

  1921年9月,米兰汽车俱乐部为了与法国人一争高下,在布雷西亚郊外的公路上举办了历史上第一届意大利大奖赛。与此同时,建立封闭赛道的计划在酝酿之中。选址在距离米兰只有二十多公里的小城蒙扎,赛道由平整的路面和又长又高的环形斜坡构成,全长10公里,隐匿在有纽约中央公园两倍之大的蒙扎皇家公园内。虽然直到第二年6月才开工,但是靠着3500名工人、200辆马车、30辆货车和一条特殊的铁轨,仅仅3个月时间赛道就落成,竣工之快创造了当时建筑史的一大纪录,成本高达600万里拉。

  从此,一个又一个传奇的名字与蒙扎联系到一起,特别是F1时代开启之后,朱塞佩·尼诺·法里纳、阿尔贝托·阿斯卡利、方吉奥、斯特林·莫斯、吉姆·克拉克、约翰·苏蒂斯、杰基·斯图尔特成为“速度圣殿”早年历史的创造者。

  作为一条赛道,蒙扎给人一份原始的神秘感:从现代化的城市一头扎进茂盛的树木覆盖的公园,沿着崎岖不平的小路前行,拨开层层树林,绕过那些被人硬生生掰开的铁丝网痕迹,黑色的柏油路面平静地躺在面前,安详得不可思议。

  与此同时,就好像无神论者被中世纪大教堂壮丽的穹顶和五彩斑斓的玻璃窗震惊,对汽车运动历史知之甚少的人会为蒙扎延续了半个多世纪的事迹心生敬畏。虽然4.5公里长的斜坡已经被封存起来,但站在改成减速弯的Ascari,目睹赛车在高速行驶中降入3挡迅速地进入弯角,立即升入4挡在巨大的牵引力的作用下亢奋地冲向Parabolica,依旧为如虹的气势惊叹。追求极速,这就是蒙扎永恒不变的主题,哪怕椭圆形高环上的生死时速已经永远成为黑白相片上的历史。一年前,Parabolica缓冲区由砂石路改成柏油路引来争议,F1的愤青们尤为不满。他们讥讽说最后一处能体现原始蒙扎精神的地方也惨遭践踏。

  今年,法拉利与赞助商壳牌在老Parabolica——最后一段斜坡——做了一次媒体活动,塞巴斯蒂安·维特尔尝试快速爬到倾角达45度以上的斜坡的顶端。除非你亲自尝试过,否则无法感受到在光滑且落满尘土的、抓地力极低的水泥表面行走的惊险,何况还需从坡顶往下走。当年的车手就是在这样险峻的斜坡上彼此追逐,他们要战胜的不止是对手,更有恐惧和死神。一旦在斜坡上发生事故,后果惨绝人寰。1928年的埃米里奥·马特拉西和1961年沃夫冈·冯特里普斯分别在比赛中葬身,而他们失控的赛车越过斜坡闯入看台,又一并夺走41条生命。

  据统计,自蒙扎投入使用后,有记载的死亡事故就不下50起,而阿尔贝托·阿斯卡利(1955)、约亨·林特(1970)、罗尼·佩特森(1978)等一个个伟大的名字不幸在这里为他们热爱的赛车事业献出生命。然而与北环、霍根海姆、斯帕一样,死亡的危险反而为蒙扎增添了传奇色彩,也像地心引力一样吸引着每个车手。只有真正有胆识的人——通俗点说有“种”的车手——才能征服这座汽车运动的圣殿。

  2004年,疯狂的哥伦比亚人胡安·帕布罗·蒙托亚在蒙扎的第一轮排位赛里做出262.242公里/小时的平均速度,打破了自己两年前在同一条赛道上创造的F1单圈最快平均速度纪录,在如今发动机规则一变再变后成了难以打破的神话。但是,那一年摘走意大利大奖赛杆位的却是鲁本斯·巴里切罗,那一圈他的法拉利F2004单圈平均时速同样高达260.395公里/小时。速度圣殿,蒙扎名副其实。

  法拉利的“后花园”

  当然,蒙扎令人疯狂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法拉利——几乎成为意大利的象征。蒙扎距离法拉利位于马拉内罗的工厂只有200公里的路程,所以每年的意大利大奖赛对跃马来说是不折不扣地在“后花园”比赛。

  相信无论是去过现场还是只能收看电视的车迷一定对那面巨大的法拉利跃马旗帜印象深刻。周日下午正赛结束,所有赛车驶回维修区,主看台边的赛道入口开放,短短几秒钟整个发车区直道就被车迷填满,满场飘扬着法拉利的队旗。这些疯狂的车迷有一个共同的名字——Tifosi(法拉利死忠车迷)。

  2010年迈克尔·舒马赫复出以梅赛德斯车手身份重回蒙扎,仍旧受到英雄凯旋般的欢迎。当时被问到蒙扎对他来说为什么特殊时,与法拉利一起赢得11个世界冠军头衔(5个车手世界冠军、6个车队世界冠军)的车王只说了一个字:Tifosi。

  维特尔从小就视舒马赫为偶像,去年12月初第一次正式在马拉内罗亮相,他兴奋地表示终于不用再隐瞒自己是法拉利的车迷。10个月之后,当他站在蒙扎的领奖台上,第一次感受到身上那件赤红色战袍的意义有多重大。两年前,当还是红牛车手的他以统治性的优势在蒙扎夺冠后,2008年为在意大利注册的红牛青年赢得比赛所获得的欢呼声被漫天的嘘声所取代。但是现在,即便没能为Tifosi送上一场胜利,他依旧被视为新的英雄。

  “Grazie a voi!Grazie tifosi!Questo anno e incredible…Grazie,a tutta la squadra dico ancora grazie.(感谢你们!感谢法拉利车迷!这是难以置信的一年……谢谢,再次向车队表示感谢。)”在大名鼎鼎的好莱坞导演乔治·卢卡斯主持的领奖台采访时,维特尔不自觉地说起了意大利语。

  几年前,费尔南多·阿隆索还身披跃马队服,他在蒙扎上台领奖后总会走到领奖台的边缘,掏出手机以声势浩大的Tifosi的欢呼为背景自拍。现在,轮到维特尔享受国王的待遇。

  “这是我拿到过的最好的第二名,”维特尔在赛后说,“如果我们因为钱的原因而在赛历中抛弃蒙扎,就像是心被掏出来一样。这里的情绪不可思议。你站在发车区时,周围的人都为你能够站在那里而高兴。”

  不过,Tifosi不会忘记那些曾为法拉利立下汗马功劳的老朋友。连续两年作为威廉姆斯车手在蒙扎登上领奖台的菲利普·马萨仍旧受到拥戴,他那九年的马拉内罗生活和2008年悲催的“10秒世界冠军命”让他注定成为法拉利历史的一部分,蒙扎对这位巴西人来说就像家一样。

  所以,F1没有蒙扎是这些曾经或现役法拉利车手不能容忍的事情。维特尔清楚地表明了自己的立场:“如果因为狗屁钱的原因而在赛历中抛弃蒙扎,我们会像心被掏出来一样痛。”

  “我们身处F1的历史长河,我们在这里(蒙扎)是为了车迷而比赛,”马萨说,“当我看见这里的领奖台,我看见车迷尖叫呐喊,我们不能失去它。这是我们血液里的一部分,我们不能失去这些经典的比赛。我很愿意去新赛道、探索那些美妙的国家,但是你永远不能失去已经融入你鲜血里的赛道。”

  谁不想在蒙扎受到欢呼?可惜,刘易斯·汉密尔顿因为成为维特尔与冠军之间唯一的障碍,暂时成为Tifosi的“敌人”。即便如此,第三次赢得意大利大奖赛的英国人为蒙扎声援说:“这是一条特殊的赛道。站在领奖台上时,你为自己能够加入那些伟大车手行列而感到无限自豪。我从未见过如此人山人海的景象。这是世界上最好的赛道,从精神上来说,它必须留在赛历上。”

  谁来拯救蒙扎

  蒙扎举办F1大奖赛的合约还剩最后一年。以它的历史积淀遭遇被踢出F1的危险,看似难以置信,却在情理之中。

  法国——汽车运动的发源地——自2008年以后就没有举办过大奖赛;今年,纽博格林刚刚完成转让无钱举办比赛,而霍根海姆也因预算不足无力“替补”,德国大奖赛被取消。本就没有政府补贴的老赛道在全球经济形势的影响下苦苦挣扎已经司空见惯。相比之下,越来越多的亚洲和南美国家——如中国、阿布扎比、新加坡、墨西哥以及东欧的俄罗斯——依靠政府支持兴办比赛,让生存环境已经恶劣的老赛道雪上加霜。

  虽然不像摩纳哥那样享有无可动摇的特权——唯一无需支付办赛费用F1的大奖赛,而蒙扎过去也获得伯尼·埃克莱斯顿的优待,只需要支付很少的承办费用。然而,如今伯尼对除摩纳哥之外的地方一视同仁。在他看来,连古板的英国赛车手协会(BRDC)都为保留银石而做出了大量的自我改革,又是筹钱翻新赛道设施,又是开拓新业务。蒙扎要想生存,必须拿出应有的诚意,而不是摆出一副清高的姿态。

  “我们有协议,两年前我就把合同扔在他们的桌子上,”伯尼在谈论与蒙扎续约谈判陷入僵局时说,“现在是不是拿起笔签字由他们自己决定。”他坚持蒙扎若想在2016年继续办赛,必须支付每年2500万欧元的费用,这是大部分赛道都接受的价格,而意大利人心理接受的价格足足低1000万欧元。

  法拉利当然是最不愿意看到蒙扎消失的人之一,就像他们向来主张“F1是法拉利和F1”。然而,与梅赛德斯没有掏钱帮助霍根海姆承接今年的德国大奖赛一样,马拉内罗的金库也不会为蒙扎慷慨解囊。

  “扮演角色可不是信口开河的。我们不会与伯尼谈判,那不是我们的工作,也不是我们的责任,”现任法拉利领队毛里奇奥·阿里瓦贝内清楚地表明了法拉利的态度,“我的观点是意大利大奖赛就是在蒙扎举行。我在马拉内罗见过的唯一一张恩佐·法拉利亲临赛道的照片就是在蒙扎拍的。我已经说过很多很多次:从我的角度看,蒙扎、斯帕、霍根海姆、银石和摩纳哥代表着F1的核心。”

  “我们应该将F1的核心保存下去。从人类学上来说,如果一个人失去自己的文化,失去自己的根,他将不再是一个人。对赛道来说也是如此。如果我们失去核心,就失去了这场演出”。我们应该做任何事情来保护大奖赛,所以,意大利大奖赛就是蒙扎。

  “我不反对任何其他大奖赛,因为这是一场国际性的盛会,但即便如此,每场盛会都有自己的核心。对于F1来说,核心就是上述那些大奖赛。这是我的个人观点,同时我觉得也能代表法拉利的立场。”

  说来,那个周末,赛道周边所有非F1管理公司(FOM)制作的广告牌或导向牌上无一例外地写着“MonzaGP”,仿佛附和法拉利,强调蒙扎等于意大利大奖赛。

  蒙扎方面并非没有采取行动,包括去年任命前意大利车手伊万·卡佩里负责与米兰所在的隆巴迪大区各个职能部门进行沟通、筹集资金,但是碍于意大利本就不景气的经济环境和复杂的政治系统,显然没有太大的进展。

  如此令人忧心的时刻,意大利政府终于介入。现任总理马泰奥·伦齐虽然此前高喊“别用钱来烦蒙扎”。但是大奖赛当天中午,他抵达赛道与伯尼面对面进行了交流,随后在法拉利的车房里看完了比赛。

  毫无疑问,伦齐对意大利体育发展相当关心。今年美国网球公开赛女单决赛历史性地上演两位意大利选手的对决,伦齐特意飞抵纽约观摩。那么,他能否成为蒙扎的“救世主”?纵使意大利人自己信心不足,觉得政府总是在各种重大事件中姗姗来迟,最终错过解决问题的最佳时机。然而,就像将近一个世纪以前意大利人在建造蒙扎时证明过的那样,也许奇迹会在最后时刻发生。

  撰文>茅为安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