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实的抓好学生的养成教育
- 来源: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幼儿园,教育宣传,大学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12-02 11:55
记得曾经看过的一篇文章,在一九八八年那次世界各国诺贝尔奖得主的巴黎聚会上,有人问一位诺贝尔奖得主:“您在哪所大学、哪个实验室学到了您认为是最主要的东西呢?”这位白发苍苍的老学者回答道:“是幼儿园。”“在幼儿园能学到什么东西呢?”“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东西放整齐,吃饭前要洗手,做错事要表示道歉,午饭后休息,要观察周围的大自然……”他所提到的都属于行为养成习惯的教育范畴,都属于非智力因素。可见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形成良好班风的基础,是建设良好班级的保证。因此,德育教育应以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为主。把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落到实处。扎扎实实地抓好学生的养成教育是全面有效地推进教育教学工作的基础。
一、强调校规制定班规,规范养成教育
我们把每学期开学的第一周定为常规养成教育宣传周,向同学宣读《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内容。并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增补制定适合本班的班规。在同学们刚入学不久,我们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举止行为等常规养成教育时,注重让学生明确怎么做,为什么要这样做,以及如何去做。使学生一进学校就在头脑中深深地打下常规礼仪之烙印。尽管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能寄希望开学的第一周、第一个月的宣传教育活动就一劳永逸,但毕竟通过开学初扎扎实实的养成教育,可使学生知道、熟悉校纪班规。多数学生能够在教师的提醒、引导下,逐渐地由“他律”发展为“自律”。如:在刚开学的时候,我们就制定了班规,要求同学们能提前到学校,并且进行自觉读书或者自习。开始的时候有些动作慢的同学不太做得到。因此,可以说第一个月是培养学生养成习惯最艰难最辛苦的一个月。所以,每天,分管领导都会到班里面指导课代表或班干部进行助读。经过一个月的跟踪帮助,同学们在没有班主任到场的情况下,也能按时自觉的读书学习了。
二、班主任率先垂范、严于律己
班主任与学生朝夕相处,长期生活在一起。由于教育者的身份,并且比学生有着丰富的社会生活经验,学生自然地视班主任老师为学习的楷模,它的一言一行都有着直接的或间接的教育意义。因此对于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要做到,以教师的示范带学生的规范。例如对于出勤方面,要求学生早中晚读或者做好课前准备,要学生能做到,首先必须自己做到,班主任每天都能坚持按时到班里面。另外,班主任老师在教育学生时同样要提高自己,认为老师只是教育学生,忽视对自己的要求,忽视“律己”和“垂范”,这样说得再多,教育效果也不会很好,必须注意自己的行为表现,特别是在日常生活中尽最大的努力给学生做出表率,做到对学生的“身教”胜于“言教”。
三、运用激励机制,深化养成教育
学生毕竟还是天真的孩子,教师的一丁点儿表扬肯定,对他们来讲都是一种荣誉,一份骄傲的资本。在对学生进行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教育时,教师应适当地采用多种形式的激励方式。以表扬为主,要注意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让学生多感受成功之感。用成功的喜悦强化学生的行为,培养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从而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比如说,本学期,我们每月各班都有获得流动红旗的机会,在每次拿到那红旗的班级后,学校都会对该班同学进行表扬和感谢。这样校园内,甬路上你让路,他问好的个个场面呈现出来了。
四、开展多彩的课外活动,升华养成教育
爱是甘甜的乳汁,情感教育在养成教育中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爱可以感化一切。因此,为了体现“以人为本”,在进行养成教育的同时,更要注重对学生的情感教育。“成长的足迹”见证了学生们成长进步的过程,“光荣榜”让学生们看到自己的不足和学习的动力。“每月之星”让学生们感到班级这个大家庭的温暖。“读书广角”让同学们提高了自己的文化修养。“趣味运动会”让同学们乐中健体、玩中成长。
总之,扎实的抓好学生的养成教育,能有效地为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保驾护航,不断的推动学校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并为学生的成长奠定良好基础。
高君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