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采访本 有话好说

  • 来源:廉政瞭望
  • 关键字:采访本,记者
  • 发布时间:2016-06-24 10:03

  最近采访某机关单位的一名处长给我留下较深印象。

  提出第一个问题后,该处长回答得思路明确、条理清晰,但他的叙述越来越简洁,还不时瞄一眼我的采访本。期间他要处理一份紧急文件,采访中断。

  我只好把接下来的问题投向办公室的其他人,等问完问题后,我合上采访本,感叹他们工作不易。这时,忙碌的处长突然打开话匣子,讲到“有料”处,还不忘嘱咐一句“这个不能写啊”。

  这次聊天一直持续到下班后。虽然后半段的内容几乎没写进稿子,但对这个行业的深入了解,也正是来源于后面的聊天。

  有时候,把手中的采访本换成别的东西,效果也不一样。一次采访某局长,听到的大多都是“官方”语言。而放下采访本,在拿起筷子的工作餐场合,局长的话开始“接地气”了,开诚布公地说了一些问题,也谈到官员面对记者不能知无不言的顾虑。

  其实面对记者,许多官员不是没有倾诉欲望,但看到采访本和录音笔,就不自在,就放不开,就成了报喜不报忧。这也不难理解。一方面,官员把握不准哪些内容该公开哪些不该公开,万一说漏嘴被报道出来,造成不好影响,后果还得自己担;另一方面,即使官员对陈述内容问心无愧,但他们也担心一些记者为追求轰动效应断章取义。所以,不少官员一见记者动笔记录,话就少了。

  当然,官员不愿说问题,更多是担心上级看到了不高兴。只不过,不少行业和领域的问题和矛盾摆在那里,上级都知道吗?

  本刊记者 冯彬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