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关于近年电视行业变化的争论

  • 来源:读者新周刊
  • 关键字:智能电视,液晶
  • 发布时间:2016-06-27 14:01

  【编者按:从黑白到彩色,从CRT到等离子和液晶,从视听播放器到智能家庭中心,电视机经历了无数次的更新换代。如今的电视机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什么角色?究竟该怎样选择电视机?因为这些困惑和问题,某媒体编辑部在选题会上争吵起来。】

  事件的起因是有人问如何选择智能电视盒子,然后话题莫名其妙地转变为哪家智能电视的内容最多,最后又演变为不同派别的互相攻击,场面好不热闹。我A姓编辑不屑于参与这种纷争,所以搬起了小板凳,一旁安静观战、凑凑热闹。

  大概因为我比较闲,被要求将这场争论记录下来,他们的理由是“我这个无党派人士的立场比较中立”。其实我是索狗这件事天下皆知,索狗的立场怎能中立呢?

  总之这场争论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派别:技术派、逼格派与实用派。除了我A姓编辑,剩下的人都有自己的阵营与看法。首先来看实用派怎么说。

  爱活娘:对我来说,电视就好像是家的感觉。不过我主要还是看自己的预算来考虑,毕竟对女生来说,电视机都长得一样。

  这可能是最代表广大群众心声的看法了,毕竟技术党是少数,“电视只要能亮就行”。

  buxi:老实说我现在已经不看电视了,如果让我自己去买电视我并不会纠结太久,兼顾尺寸和价格就好。至于是不是超薄,图像处理是不是很厉害,色域有多广,色彩有多深我压根不会在乎!当然,要是有人要送我台电视,那就尽量大尺寸和轻薄好看吧。

  buxi是正宗的尺寸党,这多少也与其玩家身份有关,玩游戏自然是想要大屏幕。不过作为游戏玩家,buxi怎么会对响应速度没有要求呢?

  penylo:研究什么颜色分辨率技术都是假的,过万的电视机总会没有错。最重要是HDMI够多,接口接入方便才是正经事,上次插个电视盒子我还把HDMI接口插报销了一个,好惨。

  往贵买总没错,这样的想法多少也有点道理。现在过万的电视基本都有4个以上的HDMI或USB接口吧,其实现在USB接口应用得比较少了,厂商还不如把多余的USB接口替换成HDMI,留下一两个就可以了。

  nic:一般来说最后决定我买不买的只有价格因素,便宜才是王道。

  nic又是一个价格党,但当我问他“你下一台电视会买什么牌子”时,他却毫不犹豫地回答是乐视电视。理由是一来看他们家的独占内容比较容易,虽然可以用第三方软件,但还是不如电视的原生系统来得方便;二来尽管乐视电视必须与会员捆绑销售,但硬件还算便宜,会员费也不算多,综合下来还是很划算。

  正当我在纳闷,为什么没有人对电视外观提要求时,天仓零说话了。

  天仓零:今天买电视不看颜值,明天必被潮流时尚所淘汰。比如索尼就很不错,电视底座就是比其他品牌来得大气稳重,那些个一块板子上立台电视的设计丑死了。

  到底是妹子,买电视看外观也是一种思路。另外天仓零充分暴露了索匪的本质,买电视当然是买索尼咯。顺便说下,她家里确实买了台索尼电视机。当然,我也是……这不是理所当然的吗?

  此时nic又有一些补充。

  nic:之前说的仅限于自己的卧室电视。如果是客厅电视,那肯定会买好的,像索尼、夏普、LG或三星的中高端型号,不太会考虑互联网电视。可能是上海人的面子问题。

  这句也是实话,很多上海家庭里都是客厅放一台大尺寸、大品牌的电视,卧室里就比较随意了。nic、天仓零和我到底是上海人,都喜欢有逼格的。

  下面就是大波技术派开始现身说法。

  x91:理想死宅电视=(色彩亮度表现+动态范围)×显示面积/占用室内空间-溢出预期价格。关键词是,空间敏感,不一定要尺寸大,但面板素质一定要经得起游戏的考验,然后不能太贵。剩下都是加分项。

  x91不愧是多年叱咤游戏界,对面板有相当高的要求。色彩且不说,动态范围算是非常专业的词汇了,即便是对电视有一定研究的人都不一定能想到这一点。或许最新的HDR电视,会很符合x91的需求吧。

  刀总:一台客厅电视,别跟我扯Dolby音效、云集全网络视频资源、薄至多少毫米等等偏离电视核心特性的“卖点”之上。我只把所有钱花在刀刃之上,拿一块优质的大屏幕回家好好享受,高质量的音效、视频资源终须自己搭建。

  这一需求相当的“原教旨主义”,也是很多高端玩家的基本要求。在他们看来,电视只要做好画质这一项就可以了。至于音效、内容什么的都可以通过外接来实现,想要好音效就组家庭影院;要想有视频资源,就外接电视盒子。什么功能都集中于一台电视上,这有违“发烧”的本质。

  Dennis:电视这种一辈子只能买几台的家电,必须上旗舰。而且要做到外观惊艳,规格炸裂。

  当我问社长“有没有符合你要求的电视”时,他脱口而出:“松下AX系列日本手工打造,Japan Preimum,真正的匠人精神。”好吧,社长不愧是松下粉,现在他家里还在用松下的PZ800等离子电视,有四个风扇。果然画质与功耗是成正比的,在他看来电视讲节能什么的都是歪门邪道。

  以上基本就是编辑部的讨论内容,你可以从中看出近几年电视行业一些很有趣的发展。

  首先就是人们从原本单纯的看价格或是看规格,发展出了如今看内容的这一新要素。这也正是目前所有互联网电视都在加强的地方,也就是“我卖的不仅仅是电视还有内容”。随电视附赠一年或是两年的例子不再少数,或者厂商其实是将硬件与会员服务捆绑销售,让你感到自己是捡了个便宜货。这种销售方式由互联网厂商建立,培养出了人们的消费习惯并把握住了他们的消费心理。不得不说在这点上,国产品牌的手法远比国外品牌来得更老道且灵活。

  你会发现,那些成功的互联网电视厂商几乎清一色都不是做硬件出生。他们更懂得利用手上的内容资源,而非硬件实力。而那些传统电视厂商,又太过拘泥于硬件技术,缺乏对内容的把握。这或许是中国一个比较特殊的地方。

  智能电视是大趋势,但国内外的做法有所不同。国外品牌会为电视搭载诸如Android、Tizen、WebOS等智能系统,并内置YouTube、Netflix等运营商app。而国内更多的是与自家的视频流媒体紧密联系,这多少也与国内在流媒体方面的激烈竞争有关。可以预见的是,国外品牌的中低端势力在国内的互联网电视面前可谓毫无招架之力,国产品牌既有价格优势,又有内容优势。而高端市场,国外品牌以及国内的传统厂商则是牢牢把控,互联网品牌难以有插手的余地。这是目前的格局,也是取得了一个新的平衡。

  一次关于电视的争论,看出的却是人们消费观念的改变,背后则是近几年电视行业的变化。高端的消费者依然坚持着自己的“品质至上”路线,普通消费者则从原本的看价格看外观,越发倾向于对内容资源的追求,愿意为此付出更多的价格。这对行业当然是好事,有竞争就会进步。再过几年,那些传统电视厂商或许也不得不有所改变吧。(来源:爱活网,有删改)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