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鸟救到手电没电

  • 来源:方圆
  • 关键字:护鸟志愿者,公益事业
  • 发布时间:2016-11-17 10:09

  10月11日下午三时,护鸟志愿者王建民开车把我和摄影记者张哲送到现场。在后车座上,我发现了一个装着手电,剪刀,手套等专业救护工具的箱子,还有一个装着包子的塑料袋,袋子里有几双筷子,两头大蒜。这是老王的午饭,太忙了,还没有顾得上吃。

  为了采访天津网鸟事件,我们跟随穿着胶皮水裤、连体水靴的环保组织志愿者走进芦苇丛。行进中,耳畔不时传来几声凄厉的鸟鸣。深入漫天的芦苇荡中,我们赫然发现,里面竟布满了捕鸟网,纵横交错,一眼望不到头,就像一片网林。

  单张捕鸟网目测大概长七八米,宽一米,被均匀地布置在芦苇丛间。整个网的布局呈方阵形。整个现场大概有上百张网,近1万平方米,每一张网上都挂着一些候鸟。一阵秋风吹来,死鸟的尸体随网的抖动,上下摇摆,幸存的活鸟,徒劳地在网上挣扎哀鸣,有一些鸟在挣扎中,身体被尖锐的网线绞断,肢体分离,惨不忍睹。

  志愿者朱光宝说,只要鸟飞进来,再想往回飞出去,就难了。这些特制的鸟网细如蛛丝,不要说天上的鸟儿,就是人靠近的话不仔细看都难以发现。这种网密度大,杀伤力强,无论是小鸟,还是大一点的飞虫,都难以逃脱,所以叫“绝户网”。

  穿行其中,我多次被网刮住背包,不得不停下脚步,为自己解困。我发现,除了网,在芦苇丛中还散布着数百台电子诱捕器,诱捕器有两根线路,一头连着供电池,一头连着小喇叭,能模仿候鸟持续不断地对同伴发出召唤。

  忙碌中,夜幕渐深,当一干媒体记者们和其他志愿者陆续都往城里返回时,候鸟救助者就只留下了刘懿丹和他的老搭档朱宝光,还有另外四五个人,仍在争分夺秒地抢救那些从网眼下活下来的鸟儿。刘懿丹说,多救一个算一个,多救一个就多活一条命。

  这个曾被媒体称为“救鸟菩萨”的女人,为护鸟公益事业舍弃了工作,把自己的老公和儿子也拉进了候鸟护卫队。为了护鸟,她可以冒着冰冷的湖水,挽着裤腿和那些大男人一起下到水里;为了给被挂到绳子上的候鸟松绑,她竟然从中午直至晚上7点不吃一口饭。看到别人在剪开网绳的时,不小心伤到候鸟,她会迎头批评,对待鸟儿好像母亲对待女儿那样。没有学过生物学的她,却能叫出大多数鸟类的名字,清晰地知道每只鸟的保护级别。最终,直到现场所有的手电、手机都没有电了,大家才离开湿地。

  文|张振华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