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友们的故事
- 来源:垂钓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8-08-27 14:45
钓鱼这事儿图的就是好玩,要是再交上几个同样好玩的伙伴,出钓路上的故事层出不穷那就更好玩了。都说人以群分物以类聚,我就是个不着调的人,我身边的渔友也大多是不着调的人,且各具特色。我们这些人组起团来,一路上那才叫个有趣啊。
华子。华子是个钓鱼完全靠运气的选手,不过他的运气好得出奇。他的座右铭是:钓鱼不需要技术,有福不用忙,没福跑断肠。谁的运气好谁就能大获丰收。
有一次,我们几个人在水库里野钓。水库的水面大,鱼的密度小,鱼情肯定一般般,大家的收获也都一般般,唯独华子钓到了一条如大蝴蝶一样的鳊鱼和几条小白鱼。这样的成绩基本算是空军了。眼看着太阳偏西,我们都在做着最后的努力。
华子托着下巴愁肠百结地盯着水面,估计他也对此无能为力了吧。可是运气来了神仙都挡不住,消沉的华子突然两眼放光一跃而起:“诶诶诶!鱼!那儿有条鱼!”这不是废话吗,水库里肯定有鱼啊。
“不是、不是!我前面有个浮标,动的!”
这一次大家听明白了,原来是他前面的水面上突然冒出来一支浮标,在忽上忽下地不停跳动。这肯定是一条拉断了别人主线的漏网之鱼,据推断这条鱼个体小不了。大家伸着脖子往华子的钓位前眺望,视觉灵敏的看到了一个浮标尾巴缓缓沉没水中,视觉稍钝一些的啥都没看到。
那支抖动的浮标消失了,可华子心有不甘,站在自己的钓位上不停地在水面搜索。就在这时,华子自己的浮标斜斜地被拉黑了!说时迟那时快,华子一弯腰便将竿子提起来了,刹那间一个让人心醉的满弓出现在众人面前。在最后的关头华子中鱼了,而且中了一条大鱼。
大伙都聚过来观战,奇怪的是这条鱼个体确实不小,但挣扎幅度不大,只是不停地在水下画圈。
华子举着竿子,耐着性子和大鱼周旋。渐渐地,浮标露出水面,这意味着大鱼抬头了。华子继续上顶钓竿,悬在空中的浮标突突地颤动着,然后一点一点地升高,接着铅坠出水,接着……终于看清了,鱼钩上挂着一根鱼线!
原来是一条五斤多的鲤鱼带着一根鱼线挂到了华子的钓组,这运气怎么样?不过这不是重点,重点是那根鱼线上的鱼标竟然是阿卢。此举意外吗?惊喜吗?华子得了便宜再卖乖是不是可以理解呢?当然可以理解。我们让他请喝了一周的小酒。事后华子痛心疾首地感悟到:再嘚瑟可得悠着点了。此后华子果真消停了半年,仅仅半年而已。
苑大师。苑大师是纯粹的钓技派,大师这个称号也仅限于在我们圈子内部使用,在我们这个小圈子里他的钓鱼水平是最高的。他的优点是鱼钓得好,为人实诚,缺点是马虎。
我们一起出钓的时候,出现过多次由于鱼护口距离水面太近而让大鲤鱼成功越狱的经历。所以我们对鱼护的处理非常谨慎,尤其晚上睡觉前,一定把鱼护口扎起来。苑大师则经常忘记,所以时常在回程收拾东西时,听见他说“咦?咋少了两条鱼呢?”“诶?最大的那个呢?完了,又蹦出去了”的话。好在每次都是剩的多,这些小插曲反倒增加了许多乐趣。
不过有一次经历可叫苑大师彻底长了记性。
那一次,我们五个人结伴到一座以难钓闻名的水库垂钓。提起那座水库,很多人都表示那里没鱼。其实我们知道,里面的鲤鱼数量很多,个体很大,最为吸引人的是里面的鲤鱼性子野,钓获时的手感超好。
这座水库是我本年度第五次到访,前四次仅钓获一条小鲤鱼,重二斤半左右。垂钓当日,我们下午3点支竿,傍晚5点多苑大师就开始上鱼了,只是不停地中鱼不断地切线,那鱼跑得真叫我们心疼,可惜竞技派的苑大师所带子线最粗号数是1.8号,我们只能祝他好运了。我们几个也发挥得超好,每个人都有一两条鱼入护。到了晚上10点左右,天色阴沉,山间也起风了,这时苑大师已经收获了7条鱼,大的重8斤左右,小的也超过3斤了,总重量接近40斤,这是我们最辉煌的一次战绩。
眼看着大雨将至,我们七手八脚地收拾东西,然后迫不及待地钻进高处的帐篷。这场雨足足下了半宿,待第二日早上雨停日出,我们出来看时,集体傻眼了。仅半宿的工夫,水位暴涨1.5米以上,钓位全部被淹,水面上歪歪斜斜地漂着几只鱼竿,好在我们都拴了失手绳,没有造成损失。
但是苑大师却大叫一声:“我的鱼!”原来他的鱼护口又没有扎紧。
苑大师是个竞技派,奉行宁肯不停地切线也绝不加粗子线的原则,因为他认为子线加粗了中鱼的机会就没有了,所以跑鱼也就理所当然了。而老郭则和他追求的完全不是一个路子,老郭认为,只要鱼饵好肯定有鱼咬钩,有鱼咬钩就能钓上来。他之所以每次都钓得少,是因为鱼饵不行。而我们甚至全世界都有秘方,只是在瞒着他而已。所以老郭千方百计地到处淘弄鱼饵的配方,然后自己背着大家偷偷摸摸神神秘秘地鼓捣,尽管每次都以失败告终。
老郭的鱼饵配方有效期是两个小时,用了两个小时鱼情没有明显的起色他就会立马弃之不用,然后喃喃地感叹:“关键的东西人家没告诉咱啊。”其实他常年钓不到鱼的原因我清楚,他只是差在鱼饵的状态。他追求的是饵料的粘硬,即20分钟内不用换饵的那种状态。他固执地认为鱼饵是否好用和状态没有一毛钱关系,最关键的是要鱼爱吃,鱼不爱吃要那些状态能有啥用?他坚信肯定有种东西或者配方能让鱼舍生忘死前赴后继地过来咬钩。这个事和他掰扯不明白,好在他出了一个主意,当我们俩一起出去玩时,我俩都用他的饵钓鱼,看看到底谁厉害。好吧,事实才是最有说服力的。老郭果然守信,到达水库的第一件事就是开饵,他开了满满一大盆饵,然后毫不吝啬地分了一半给我。鱼饵的状态干、硬、粘,这可让我怎么用,我原本的计划是用他的饵料自己开饵,以此来证明饵料的状态比成分更重要。没想到他怕我暗地里做手脚竟直接给我开好的饵。其实,这种状态的鱼饵只需加些雪花粉和水就能调整过来,但是为了避嫌,我只拿着饵盆到水边舀了些水加进去。
当日,我的收获是老郭的2.5倍。晚上,我拿着鱼获本来想向他证明饵料的状态有多重要,结果他来了一句:“别以为我没看见你往(饵料)里加东西,我盯着你呢,你端着饵盆在水边揉搓半天,还说没加东西?”
完!友尽了,其实我真就加了点水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