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如约降息,中美货币政策仍相关

  • 来源:证券市场周刊
  • 关键字:美联储,经济,增长
  • 发布时间:2019-11-08 22:07

  美联储在本次降息为2019年收尾后,可能会在2020年上半年因经济疲弱重新回到降息的路径当中,中美货币政策中期并未完全脱钩,中国降息可能最早出现在2020年一季度。

  北京时间2019年10月31日凌晨2点,美联储召开议息会议,宣布降息25个基点,下调联邦基金利率区间至1.5%-1.75%,符合市场预期。

  对比上次会议内容,投票结果方面,上次会议美联储的投票结果为7:3,本次美联储以8比2的投票结果下调联邦基金利率区间25个基点至1.5%-1.75%。具体表述上美联储在政策声明中删除了“采取適当行动”的承诺,鲍威尔则表示相信货币政策处于良好位置。美联储重申通胀率低于2%,经济活动以温和速率上升,重申劳动力市场依然强劲,经济活动一直在以温和的速度增长,企业固定投资和出口有所减弱,家庭支出增长强劲,重申近几个月就业增长稳健,失业率保持在低位。

  近期公布的经济数据与降息预期相符,美国第三季度实际GDP年化季环比增速降至1.9%,前值为2%,ISM制造业与非制造业PMI数据悲观,均低于容枯线,平均小时薪资增速放缓。

  美国近期基本面担忧与改善并存。就业方面,尽管新增非农数据较好,但薪资增长率较低,或有经济放缓担忧。9月份,美国非农就业人口新增13.6万,低于预期的14.6万人。9月份平均时薪为28.09美元,下降约1美分,同比仅上涨2.9%,为1年以来最低的增速,预期与前值均为3.2%,涨幅低于预期与前值约9.4%。就业水平与薪资水平的增长减速或预示着经济放缓到经济衰退的边缘。

  受诸多因素影响,美国国债收益率倒挂有所缓解。美国国债利率倒挂存在短期倒挂现象,近期有所缓解。短端或受到降息预期与美联储扩表影响,长端或受部分经济数据乐观,贸易谈判向好影响。

  除去已经使用过的通过短期国债够买方式进行扩表以及持续开展定期和隔夜回购协议操作,降息是美联储进行货币政策操作的首选方式。若未来美元流动性的问题没有缓解,或者美国政府债务相应进一步扩大,当前所采用的扩表安排或将扩大规模或延长期限,其未来存在发展成为QE的可能。

  美债长端收益率下行了4BP左右,短端变动相对较小,这与美联储与鲍威尔对经济的乐观描述有些出入。笔者认为,美联储只是暂时地停止了降息,12月份可能不会再降息,但是2020年上半年或将再次进入降息节奏。鲍威尔也并没有将降息大门关上,其认为如果前景发生实质改变,将继续作出回应;而美联储当前已经进入“一会一议”的节奏,这也意味着经济前景一旦变化,那么降息也将再次来临。

  让美联储对当前货币政策感到处于良好位置的原因,很重要的一点是,风险的降低。市场也认识到这一点,所以最近市场的长期降息预期,与英镑的走势高度相关。鲍威尔提到,认为前景面临的风险已朝积极方向发展,英国无协议退欧的风险似乎已大幅下降。中美贸易谈判也出现进展。关于风险这一部分,笔者是认同的,因此从短期看,美联储的降息或许会因此暂停。而且,随着外部风险继续缓和,年内美债有继续调整可能。但是,从一个更长期的视角看,对美国的经济难以像声明里面描述的那般乐观。从企业端,美国企业利润的下降值得关注,而且当前企业端杠杆创历史新高,如果企业利润继续恶化,或引发美国企业的信用风险;从居民端,虽然会议声明提到居民支出以强大的速度增长,但是当前薪资增速放缓,利息支出增加且储蓄率提高,消费端也将承压。因此,这一次保险性降息可能不够,2020年上半年,美联储可能将重新回到降息的路径当中。

  中国虽然受到通胀制约,但猪肉通胀没有经济周期属性,更多是阶段性的。从中期来看,中美货币政策并未完全脱钩,中国货币政策的宽松只是被推迟了,中国央行的降息可能最早出现在2020年一季度。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