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民融合的金融支持不足问题及对策
- 来源:新财经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军民融合,金融支持,问题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9-11-13 23:07
[摘 要]军民融合的“点、线、面”网络化发展趋势要求金融机构加大力度支持军民融合领域。然而目前的金融支持还存在以下不足:军民融合的融资渠道不畅、金融支持存在结构性矛盾、金融支持不足导致军民融合产业难以集聚发展。为此,文章提出了加快构建并完善军民融合金融支持体系、完善技术转移市场与技术二次开发机构等中间环境建设、加强军民融合产业集聚发展的金融支持,并完善对地方政府的军民融合金融支持的考核评价等对策。
[关键词]军民融合;金融支持;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830
军民融合,是把国防科技工业基础同更大的民用科技工业基础结合起来,组成一个统一的国家科技工业基础的过程。[1]军民融合可实现军民双赢,但军民分割则会导致资源配置浪费。2016年以来,与军民融合相关的一系列法规政策密集推出。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联合下发《关于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的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推动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意见》,科技部、中央军委科学技术委员会联合印发了《“十三五”科技军民融合发展专项规划》。另外,《“十三五”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规划》也正式出台。军民融合相关法规与政策大大促进了中国军民融合的发展进程,军民融合实践的网络化布局拓展趋势,也要求资本、资源和力量向军民融合领域集聚。[2]
1 军民融合的金融支持不足问题
1.1 军民融合的融资渠道不畅
政策与市场的相互支撑大大促进了军民融合发展的力度、深度、广度和速度,然而由于军民融合存在技术、所有制等方面的门槛限制,金融支持政策难以有效对军民融合产业进行支持。由于制度与政策不规范、商业模式不成熟等问题,金融机构对推动军民融合发展并不看好,信息不对称约束又使得有发展潜力的军民融合中小企业不能得到很好地金融支持。除此之外,证券资本市场支持军民融合产业的路径也不通畅。目前军民融合主要金融支持来源仍是政府经费。
1.2 军民融合的金融支持存在结构性矛盾
结构性矛盾体现在对军民融合高新技术的金融支持不足。一方面,由于准入机制以及融资机制不完善,包括通信、新材料等企业先进技术难以有效运用于军队与国防工业;另一方面,由于缺乏金融政策与科技金融的支持,导航定位、航天材料与制造等军队高新技术应用到民用领域的进程较慢。[3]由于技术前期研发成本已经沉没,对高新技术的进一步金融支持的成本与技术风险已经降低,意味着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收益大、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作用显著。
1.3 金融支持不足导致军民融合产业难以集聚发展
军民融合产业具有商业模式、盈利模式不确定性等新兴性特征,依靠企业内源式资本积累无法快速发展,需要大量的金融资源投入。由于面临投资、技术、市场、产能和法律等多重风险,市场金融参与不足。此时,需要政府充分发挥政策金融的杠杆效应与引导作用,调动各类资本参与到军民融合产业的发展中来,助推军民融合产业加速发展,形成产业集群。以“北斗”导航产业为例,目前,北斗导航卫星系统虽然已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汽车导航与海事导航、无人机定位等领域,但在国内GPS定位系统市场的占比仅为1/3左右,产業发展基金、风险补偿基金与市场金融的介入将加速“北斗”导航产业技术的快速财富化。
2 军民融合的金融支持不足的对策
2.1 完善军民融合金融支持体系的顶层设计
可考虑从以下三个方面重点突破:一是以军民融合实体经济需求为导向,通过股票、债券等资本市场运作提高军民融合产业的融资规模与产品数量。二是加大政策支持,搭建专门性的军民融合投融资平台,以军民融合项目库为基础,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筛选有潜力的投资项目进行投资,并加大对金融机构在专业军民融合业务团队与产品打造方面的支持。三是积极引导各类市场金融主体(如PE、VC等)资金支持军民融合产业,不断完善扩展军民融合金融支持体系。
2.2 完善技术转移市场等中间环节建设
第一,加强军民融合技术的交易平台与信息服务平台建设。一是构建与完善军民融合相关企业的金融资产交易所、知识产权交易所、专业技术产权交易所等交易平台体系,推进知识产权证券化试点和股权众筹融资试点,加快军民融合技术的转移与交易,完善军民融合技术的市场退出机制。二是构建与完善军民融合技术相关的金融信息服务平台,提供投融对接、行业分析、信息推送、发展咨询等服务,为军民融合技术的金融支持提供一站式服务。
第二,加强对军民融合技术二次开发的支持。政府可就军民融合技术的二次开发设置科学研究与发展计划,发布军民融合技术研发目录,调动民企、高校与科研机构的积极性,参与到军民融合技术的二次开发中来。
2.3 加强军民融合产业集聚发展的金融支持
政府要在军民融合产业集聚发展的金融支持上发挥重要作用。一是成立军民融合产业集聚发展的政府工作小组,专门收集整理军民融合产业的发展动态及存在的问题,制定、执行配合军民融合产业的金融支持政策,协调军队、科技管理部门、金融管理部门、科技企业、金融机构之间的关系,形成政策合力。二是通过制度安排分散军民融合产业的金融风险,设立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基金、风险补偿基金,引导具有区域优势、技术优势的军民融合产业实现集聚发展。三是地方政府在推动军民融合产业发展中要设置一些具体的、阶段性的目标,例如在2025年前筛选本地区100家军民融合企业提供最大限度的上市支持,或进行股份制改造进入资本市场。
金融机构要积极发展军民融合产业链和供应链金融,通过金融机构应加大龙头企业的投资力度、推进军民融合金融业务的创新、加强对军民融合产业的上下游厂商的信贷支持、提供军民融合企业生命周期匹配的金融服务等措施,加大对军民融合产业集聚的支持力度。
2.4 完善对军民融合金融支持的考核评价
从直接与间接角度加强对军民融合金融支持的考核评价。其一,直接考核评价。从金融支持政策、金融支持规模、金融支持广度等维度进行考核,金融支持政策包括出台军民融合金融支持政策的数量、设立军民融合产业基金与风险补偿基金的情况等;金融支持规模包括投入军民融合产业的政策性资金规模、投入军民融合产业市场金融规模等;金融支持广度包括获得金融支持的军民融合企业数量、获得金融支持的军民融合技术数量等。其二,间接考核评价。主要是考察军民融合的经济助推力、科技转化率、教育衔接度与人才培养力。军民融合对经济助推力方面,考察评价的指标包括具有军民两用技术特征的主导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军工企业R&D经费支出占工业增加值比重等;军民融合科技转化率方面,考察评价的指标包括军用技术转民用推广力度、军工企业民品产值比重、民用单位军品研发投入比率、军民共用科技成果转化率等;军民融合教育衔接度方面,考察评价的指标包括高校学历教育与军队任职培训衔接度、科技文化学习与军政训练融合程度等;军民融合的人才培养力方面,考察评价的指标包括民用单位科研人员参与军品科研比率、军工企业科研人员参与展品科研比率等。
参考文献:
[1]叶选挺,刘云.美国推动军民融合的发展模式及对我国的启示[J].国防技术基础,2007(4):32,41-44.
[2]赵苡然,陈力.加快构建国家军民融合金融支持体系的几点建议[J].国防,2017(3):36-39.
[3]熊湘辉,李栋,熊捍高.金融支持军民融合产业创新研究——以西安为例[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5(6):106-111.
[基金项目]广东省科技金融大数据分析重点实验室(2017B-030301010);基于O2O模式的新型科技信贷平台建设(2017B080802004);广东省科技金融重點研究基地(2014B030303005);广东省科技金融综合服务中心信息化平台(2015B080807015);广东省科技企业信用融资与信用交易平台(2014B080807035)。
[作者简介]邹克(1985—),男,汉族,湖南新化人,讲师,硕士生导师,金融学博士,研究方向:金融管理、应用经济模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