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犁屯垦戍边 66 战友微信群座谈记录

  • 来源:教育论坛
  • 关键字:唐山,深刻,知识分子
  • 发布时间:2019-12-29 08:56

  【秦巴雁】我 2002.10 去唐山李老师家,说 李宗德去唐山看他,李的孩子有病。2015.8 再去 唐山,李老师说李宗德已病故。1975 秋,李贾老 师调回丰南,李宗德在一连当连长,找来马车给 李老师拉家具什物,我和李宗德在场帮忙。 他们都是老实人,无论风云变化,朴实无华 诚恳待人,令人历久不忘耿耿于怀。 【老林】可能是他女儿李金凤有病。像李宗 德这样丝毫不谋私利的官,还真是凤毛麟角。

  【秦巴雁】林老师,要为清官唱赞歌,弘扬 正气,当仁不让。 【老林】张俊杰老师,你的倡议我很赞同。 刚才写了几句,你看能用就用。有的地方如果觉 得不当,就请代为修改。 【张敬孚】看了老林对李崇德的描述点滴片 言,给我的印象就深刻,我喜欢老林的文笔如刻, 清晰无屑,舒畅淋漓。我珍惜我们这群,有实在 的交流欣赏,探寻友踪,五花八门,我就是三教 九流。【韵潇】李宗徳,虽不熟悉,也听说过。记 得去年到上海江守俊家,我喊他“老班长”,王 维义喊他“小江”。他们喊我“小高”。我说咱 们都老称呼最亲切。小江说,数年前他见到李宗 徳,称他“李师长”,李说,你这是骂我,还是 叫技术员!——就这句话,我记住了他。

  【老夏】老林的这篇回忆李宗德的文章平实 朴素又生动感人,现在讲到领导干部,往往颇有 微词,其实在现实中像李宗德这样干部还是不少 的,他们也许沒有显赫的作为,但他们的举手投 足就像一个“公仆”。 【秦巴雁】林老师,要为清官唱赞歌,弘扬 正气,当仁不让。

  【老夏】大家都在怀旧,我也来凑一份子。 我和李宗德从来沒有打过交道,只知道他是“知 识分子成堆的地方”生产股的一名技术员。有一 年带学生到八连水稻插秧,李宗德作为农忙时节下连队的机关干部也在八连。机关干部下连队我 也见过一些,无非是跟着连长指导员转悠,开开 会,看看报等等。记得曾听张敬孚讲到过他在八 连当文教时一个好像叫张春波的湖北籍机关干事 在八连蹲点时天天向他要“新报纸”的事。李宗 德可不是,他天天跟学生下到地里,学生因为劳 动竞赛赶面积往往插秧偏稀,他就到处走着指点 着,或者下水示范,有时亲自插上一片给学生做 样板,这才真正叫深入第一线,也在我心中留下 感性的印象。 他的妻子邱辰英我知道要早得多。

  那是 1967 年 1 月 26 曰,我调团子校不到半年,忽然叫到俱 乐部开会,师政法处的姓潘的上海人一宣布,即 刻几个人把马云峯架上台戴上手铐。全场都吓懵 了,鸦雀无声。接着是一个个上台发言,打击面 越来越宽,凡跟马云峯有点交往的也被逐个点名, 听说我们的王酂军也被点到了。这时只听得一个 尖厉的女声刺破笼罩全场的红色恐怖一一“这是 污蔑!”,接下来的几句话我记不得了,大体是指 发言者的指控不符合事实。于是我知道了这位看 起来柔弱却很勇敢的女士叫邱辰英。 以上仅是杂忆,大家提起来了也就想起来了。 没什么价值,青春记忆里的碎片。

  【严伦】尊照群主的要求,我也来说说我所 认识的李宗德。 说起我的老领导李宗德,四十多年前的他又 浮现在我眼前。 1970 年我在 66 团四连工作,夏收大忙季节, 连队组织一个麦场小组,负责小麦晾晒,装袋和 上车,我是小组成员,李宗德当时是副连长,直 接抓麦场工作。 夏收中的麦场工作,整天摊晒,收堆,装袋, 上车,紧张得象打仗,人人天天都是大汗淋漓, 李宗德的身影总是出现在活最重最累的地方,他 少言寡语,但总是干在最前面,他的行动就是命 令,所以小组的人员都干得特别卖劲。

  尤其遇到 要变天,那更是冲锋陷阵的时刻,和恶劣天气抢 时间,虎口夺粮! 李宗德总是冲在最前面,他从头到脚湿淋淋, 分不出是汗水还是雨水…… 麦场上的工作,加班加点那是常事,记得一 次加班后下班时,他走到我面前说,小闫,食堂 早就关门了。走,到我家咱们做面条吃。我那时 是单干户,李宗德家的面条真是好吃,从口甜到 心!

  事隔二十多年,我随党校干部培训班学员到 六十一团考察,李宗德时任该团团长,在考察活 动中他出面介绍该团情况,我一眼就认出他来, 他很忙,他身前身后自始至终总是被一群人所簇 拥着,也没看到我。我心想他即使看到我,二十 多年了,又当了团长,他一定早就把我忘了。我 不便也不想挤上前去打扰他。直到我们坐上车要 离开而挥手告别时,他突然看到我,可此时汽车 已启动,他不停地向我挥手,大声喊,小闫,下 次来一定来找我!我连忙向他一边招手一边大声 喊,李团长,谢谢!……此时车已驶动,我的眼 晴湿润了。

  此后很长一段时间我再也没见到他。 1998 年,党校教职工组队到五师党校学习考 察,李宗德时任五师师长,他得知四师党校一行 到了五师党校,于是他出席了五师党校的招待晚 宴。席间,我还真没想到,他一眼就认出我,他 对我们校长说,那不是小闫吗,端着一杯酒径直 向我走来,我赶忙站起来,“小闫,欢迎你到五 师作客。”“李师长,您好。”我激动得双手紧 紧握住他的手,久久不放。 又过了几年,一次我去四师师部办事,大院 门口,我遇到了他,我赶忙上前,“李师长,您 好。”“哟,小闫哪。”经过简单的交谈,他说 他退体了,回四师居住了。言谈之中,还在关心 着我的工作等等。还邀我到他家作客。

  临別时我 们两手又紧紧地握在了一起…… 【秦巴雁】 网搜中国质量新闻网,报道 2007.5 李宗德回到农五师,查看他关心的八十九 团棉花栽培、新品种引进、节水灌溉等新技术的 推广和应用。那时候,他已经退休 8 年,回到了 伊犁家中。 李宗德从伊犁回到博乐农五师部,再去库鲁 斯台大草原塔城八十九团,看望地处边境屯垦戍 边的干部职工,辗转奔走风尘仆仆。李宗德不愧 是焦裕禄似的农民师长。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