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月前,几乎还没有什么人知道新型冠状病毒。但很快,它的严重性和波及范围就远远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期。
应对危机,中国反应迅速,措施得力。作为一名在疫情暴发期间返回中国的外籍教育工作者,我亲身经历了上海从基层社区开始层层向上的严密防控。这让我印象深刻,也深信病毒终将被遏制。
但疫情也不可避免地打破了中国和全球许多国家的教育常规秩序,学校不得不关闭校园,通过网络进行远程授课。
在这段尚不知终点的“闭校期”,一场安静的变革已经开始。疫情将改变我们运营学校的方式——这个改变,或许只是临时的,但也有可能是长期的。
过去这些年里,未来学家一直预测说,实体学校将终结。他们认为,数字化和人工智能将打开一个教育新世界,在线教学将取代传统模式下的课堂教学。
这个预言终于在疫情防控期间部分成真了。
以我所在的学校为例,现阶段我们为学生们提供两种授课方式:同步授课(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实时在线教学)和非同步教学(教师通过网络分享教学和视频资料,学生根据自己的时间进行远程学习和提问)。
学校还运用了多种在线平台保障教学的顺利进行——除了核心系统PowerSchool Learning以外,还有SeeSaw、NearPod、小鱼、Zoom、微信、电话会议等等。
目前,我们的学生已逐漸适应了在家中甚至海外进入线上教学空间、完成学习任务的教学方式。学校管理系统和会议也已顺利上线,虽然校园暂时关闭,但学校正常运营。
反对在线教育的声音始终都存在。从实际效果看,对于低年龄段的学生来说,线上学习不如课堂学习效率高,因为课堂上老师可以手把手的互动,学生注意力更容易集中。
而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来说,在线教育反而能够帮助他们发展自我管理能力,形成“自我驱动力”。
但与此同时,无论技术如何加持,教育始终都是一个“以人为本”的过程,在线教育在未来依然不能完全取代实体学校。
年轻人的成长需要互动——如英国诗人约翰·邓恩所说,“没有谁是一座孤岛,能够自我安好。”课程也许可以很容易的移到线上,网络世界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人们的社交需求,但人类的品格塑造却不能依赖虚拟空间,需要训练有素的优秀教师进行培养。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带来的影响或许需要更长时间去观察,但我预测,它不会让实体学校就此终结。可以肯定的是,这场疫情将加速“混合式学习方式”——即课堂学习与线上学习相结合灵活安排的方式。
或许,10年之后,当我们再回顾这段日子时,可能会“感叹”病毒促成了这个改变的开启。
孟为德(David Mansfield)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