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校园文化体系 提升学校教育品位

  雁门口镇初级中学始建于 1976 年,是 雁门口镇唯一的一所初级中学,学校不仅为雁门口镇的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教学服务而且还吸引了周边乡镇的学生前来就读。学校校园面积 40201 平 方米,实有绿化面积 13340 平方米。学校似 一个绿树成荫的公园,有五彩缤纷的鲜花, 有翠绿欲滴的茵茵小草对你浅笑,有各种鸟儿婉转低徊。近年来,学校各项工作均取得了优异成绩,多次受到了上级主管部门 的表彰,先后获得京山市“人民满意学校”、 “教育教学先进单位”、“德育先进单位”、 “目标管理先进学校”、资助管理及扶残助学工作“先进单位”、市级“先进团总支”等多种荣誉称号。

  文化建设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推进校园文化体系能够对师生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提高师生的审美能力和审 美情趣,促进学校内涵发展,有力提 升学校办学水平和教育品位。基于这 一认识,雁门口中学紧扣文化育人主 旋律,架构文化提质平台,以“四力”强基固本、创新引领,迈出了走向内 涵发展的坚实步伐。

  一、注重制度文化,增强执行力

  学校制度建设是学校内涵发展不可或缺的支撑和保障。雁门口中学立足制度文化建设,在征求全校教师意见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各项管理机制。学校先后制定了《教学工作管理制度》、《学期教学常规考核办 法》、《教学评价制度》、《教师评价制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加扣分制度》、《绩效工 资考评制度》等多项教育教学制度,使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做到民主化、科学化、制度 化。以制管人,以制律人。学校从细节入手,从领导开始,把握好公开透明和公平正 义,狠抓制度的落实,不折不扣地执行,任 何人包括校长都不能例外,谁不执行将受 到相应的惩处。如今,“依法办事”、“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制度第一、校长第二”的制 度文化在雁中迅速地形成,师生员工自觉执行制度已习以为常,学校各项工作有序 推进。

  二、培育服务文化,增强亲和力

  服务文化是人本管理的文化。雁门口中学以“服务型教师团队建设”为抓手,强 化“三种意识”:学校领导树立教师第一的 意识,构建为教师专业发展和幸福成长服务的新型学校管理模式;教师树立学生第 一的意识,为学生全面发展服务;学校树立发展第一的意识,办群众满意的学校。 为学生服务,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全员服务。学校上至校长,下至普通后 勤职工,一切均围绕学生学习好、生活好、休息好提供全面的服务;———全程服务。依托班主任加强学生日常管理,开设家长学校,发挥家校合育功能,为学生健康成长保驾护航;———全方位服务。对每一个学生建立成长记录袋,开设专门辅导讲座,想学生 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尽力为学生提供安 全舒适的成长环境。建立“留守学生 之家”,对问题学生建立重点帮扶团 队,帮他们找到成长的快乐。 为教师服务,让教师在发展中体 现人生价值。雁门口中学将服务教师 生活、工作和学习作为学校发展的基 石,不仅关注教师的工作状况,更关注教师的内心体验和幸福指数。尊重和信 任每一位老师,让青年教师有成就感,不让老年教师产生失落感,促进新老教师的优势互补,激发教师积极性和潜能,增强其自 主性和责任心。真正打造出一支思想好、师 德正、技能高的教师队伍。

  三、营建环境文化,增强感染力

  环境文化是学校文化的有形载体。学校着力优化校园文化建设硬件设施,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形成了绿化、美化、亮化良 好的“花园式”育人环境。一树一草都成景,一砖一瓦皆育人,李中校园内,“懿德路”、 “求是广场”、“德育园”三个景点相辉映照, “会说话”的墙壁(如校园文化主体墙)、“有 灵性”的花草树木(各班有分片养护管理制)、内容鲜明生动、形式多样的教育宣传栏……为师生营造出乐教勤学、和谐愉悦 的人文环境。 针对校园文化互动性、渗透性、传承性、自觉性的特点,学校在校门入口处,建成一个“态度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的校训展示 墙,在教学楼、宿舍楼布置教室文化,创建 走廊文化、宿舍文化。干净整洁的校园,修剪整齐的花木,宽敞明亮的教室,楼道里悬挂的励志古诗词、教育名言警句及文明提示语、标识牌等,浓郁的文化氛围对规范学 生言行、培养其良好的行为习惯、渗透学校办学理念起到了润物无声的作用。

  四、规范行为文化,增强影响力

  立足经典,推动阅读文化。每学年雁门口中学定期举办各类以传统文化精粹为核 心的活动,师生全员参与。一是班级阅读。 通过调整课程设置、使用校本教材、学生班 级展示读后感、设立班级阅读书柜、学生讲坛等方式,开展以传统经典和当代名作为主的班级阅读活动。二是教师阅读。将“读 书、谈书、用书”作为教师理论研修的法宝, 解决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瓶颈”问 题。以“分层推动”为教师精心挑选各类教 育理论书籍,涵盖课堂教学、班级管理、学科指导、人文素养等领域,分发给不同学科、不同岗位的教师。同时,通过评奖、优秀 作者专题发言、推荐发表、刊印出版等方 式,为爱读书、求上进的教师搭建平台,营 造团队读书氛围,让教师在交流中深化理 论成果、反思实践认识,将教师个人“自修” 与团体“群修”有机结合,把每位教师由“点状”串联成“网状”,实现了知识的横向流 动,促进了教师专业成长与发展。 立足社团,推动实践文化。

  学校依托乡 村学校少年宫项目,施行学校社团、班级社 团、学生合作小组小团队“三步走”战略,有 效建立了以“班级为主、学校为辅”的校本 学生实践机制。学校定期开展社团展示活 动,加大社团宣传力度,大力表彰各社团取 得的成绩,吸引更多同学参与社团活动。并根据师资情况和现有教学设施,让具有一 技之长的教师担任学生社团的指导、组织 工作,学生皆可根据自己在某个方面或几 个方面的潜能,加入适合自己的社团。由此不仅丰富了学生业余生活,更为学生发展个性特长拓展了空间。

郑汉年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