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引擎 新格局 新生态——新时期高科技与新金融的融合发展
- 来源:中国高新科技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基础设施,底气,创新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0-11-23 17:35
从“两弹一星”到“北斗导航”,从基础设施到高端装备,无不证实一个道理,只有站上科技发展的前沿阵地,不断创新突破,掌握核心技术,将大国重器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上,我们才有底气笑对世界风云变幻,才有信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
追本溯源,回归初心。要抢占科技创新制高点,唯有迎难而上,不懈奋斗,破除一切制约科技创新的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才能让各个环节运行流畅、衔接紧密。用“高科技”的“手术刀”,解决金融发展的痛点难点;用“新金融”的“金钥匙”,打开制约高科技发展的瓶颈,高科技与新金融结合,这是“兴民强国”的初心所向和当代使命。
发展之计,服务之本。在建行大学日前举办的数字金融系列大讲堂上,建行党委书记、董事长,建行大学校长田国立首课开讲的题目就是《以数字技术重修金融“水利工程”》。由此联想到建行在国有大行中最早成立金融科技公司的行动,将高科技作为现代金融重塑发展的新引擎,建行无疑是走在了同业的最前列。建行“三大”战略、劳动者港湾、建行大学,让“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融入建行“新引擎新格局新生态”的血脉基因。2020 年突如其来的疫情大考,建行上交的出色答卷,无疑证实了建行开启第二发展曲线的深谋远虑和砥砺前行。正如中国人民银行党委书记、中国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所指,建行一个针对小微企业的“惠懂你”产品,3 分钟的时间基本可以决定是否放贷,不良率控制在 1% 以下。借助科技手段,大型银行就有条件把利率降下来,把费用减掉,而且扩大规模。仅仅就是这样一个高科技与新金融的新实践,让大象起舞,华丽转身。
兴民之要,强国之基。新金融的根本属性,就是人民性。无论是顶层设计,还是问计于民;无论是架构布局,还是战略行动;无论是创新服务,还是产品营销。在内在理念上,其“科技性、共享性、普惠性”的特征鲜明而清晰。如同气势磅礴的中国书法,一笔一划,在广阔的田野上绘制出“为人民服务”的神奇画卷。由此我们发现,高科技与新金融的新实践,催生了金融科技,壮大了金融主体。新金融的本质属性,决定了新金融必将支持高科技,与各行各业融合,催生新基建、赋能新产业,壮大市场主体。
强基固本,沐风育人。《中国高新科技》期刊与建行大学携手开启的新实践,必将向下扎根,向上生长。创办院士大讲堂,旨在弘扬科学精神,形成 “人人学科学、人人用科学,人人尊重科学家、人人热爱科学家”的新风尚。为高科技项目,提供 CCB 投资者联盟、智能撮合平台服务。依靠产教融合转化平台,创新金融产品,提供新金融服务,旨在加快提升科技成果转化率。
臻于技术,达于金融。国家科技战略需要新金融,在高科技与新金融新实践的新征途上,我们勠力同心,永不言弃 , 必能善建行远。
蔺文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