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平面设计教学的现状和改革对策

  • 来源:西部论丛
  • 关键字:平面设计教学,现状,改革对策
  • 发布时间:2020-12-17 14:55

  摘 要:如今社会复杂、多样,艺术设计发展迅猛, 因此,大部分校园首先考量的问题是: 在如此环境下,怎样变革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进而使同学们更为贴合于社会岗位的需要。这篇文章主要解析了当代校园内艺术设计教学的现状,并配合如今的艺术形势、进展,给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变革建议,以期更好的健全校园艺术设计教育。

  一直以来,行业内对设计类成员的需求量大程度提升。因此,应行业的需要,各大校园开始建立艺术设计、产品设计等设计类的专业。其中, 平面艺术设计是设计类中关键的构成部分,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它的演进水平代表着我国的综合设计水准。由于平面艺术设计占据了市场关键的部分,因此,为了国家设计类别的发展,各大校园要摸索出贴合国内市场发展的设计教学办法,进而培育出优良的艺术设计类成员。

  一、高校平面设计教学的现状

  (一)教育形式的固化

  现如今, 大部分校园依旧运用固化的教育形式,老师传递知识,同学们被动的吸收,综合课程缺少设计类同学应有的生机与创造力。在此教育形式下,同学们只有死记硬背书本上的艺术设计的内容,同学们的艺术构思被约束,长此以往,同学们也就丢失了创作的概念。然而,若想提升校园艺术设计教育的品质, 校园就要培育同学们的创造力。但是,大部分校园老师注重的却是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技术,把对同学们创造力的培育放到最后。所以, 老师对校园艺术设计教育的认知是严重不足的,这造成了艺术设计教育品质的偏差。

  (二)艺术设计教学缺少特殊性

  对艺术设计来说,它属于一类艺术设计科目,即使和别的学科有着相同之处,但是它有着特别的科学特质,其中最关键的是创造性。然而,现如今各大校园只是强调了艺术设计教育和别的科目的相似点,并没有着重提出艺术设计这门科目的创新点,造成了艺术设计教育缺少特殊性。另外, 由于重点高校的教育方法优良、教学功底雄厚,因此,大部分校园都会效仿其教学形式。但是,他们的效仿只是流于形式,却忽视了创造力的培养, 进而造成了艺术设计教学缺少特殊性。

  (三)科目间缺少交叉结合

  众所周知,每个科目之间是彼此交叉、贯通的。而艺术设计专业也同样如此, 其不独立于别的科目独立存在。但从国内的艺术设计教育课程安排来看,其关键是以艺术设计课堂为重点, 把艺术设计课堂安排在一块,比如,基本课堂、专业理论、实践部分等。此类课堂的安排办法把艺术设计专业与别的专业区别开来,进而造成了艺术设计专业与其没有办法融汇交流, 约束了同学们的拓展知识的机会,也进而干扰了优秀作品的创作。

  (四)同学们缺少实践素养

  在我国,市场部门挑选人才时注重的正是实践素养和经验阅历,而实践素养弱是大部分校园学生的弊端。艺术设计类毕业生更是这样, 由于缺少实战经验,即使被收用,也不能马上胜任其岗位,需要参与岗前教育。这些关键是由于,各大校园只关注对同学们理论内容的教学, 忽视了实践的重要意义。由于没有和市场接轨, 同学们在设计构思时也很少想到市场要素,只是单一的追求审美,忽视了设计作品的有效性,进而使同学们处于就业艰难的地步。

  二、高校艺术设计教学的改革对策

  (一)变革教学的固化形式

  创新是艺术设计课堂最关键的要素, 同学们若想拥有对应的创造构思素养, 就要从多方位考虑问题,产生新奇的创造思路。当然,在现实的教学进程中,各大校园老师要变革固化的教学形式, 从同学们的角度出发,指引同学们成为专业的主要部分,施展同学们的想象,使之产生新的思维形式,进而提升同学们的创造构思能力。

  (二)关注艺术设计教学的特殊性

  如今社会, 科学技术演进逐渐加快, 艺术设计也受其干扰,渐渐被格式化、流程化, 因此, 如果想设计作品更有意义,那么此作品就一定要有设计者自身的个性。而艺术设计者特殊的看法就彰显在艺术设计作品的差别上。所以, 校园教师们要关注艺术设计这一科目的特殊性,在教学的进程中, 要明确艺术设计科目和别的科目的差别, 有效发散同学们的思路。另外,各大校园在效仿高等院校的教学模式、教育理论的同时, 要有效发掘自身学校的特殊点,施展自身的强项,摸索出属于自己的艺术设计人才培育形式。

  (三)注重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

  时代与社会都在持续发展, 科目间的延伸也在持续提升,如今艺术设计教育也离不开科目之间的交叉结合。所以, 校园在培育艺术设计人才的进程中,要关注各科目之间的交叉结合, 在设计课程时,不但要设计有关的专业课,还要设计一些交叉性的科目,例如天文、水文、科学等。如此, 不但做到了多种讯息的融会贯通,同学们在学习专业内容的同时, 也可以打开设计视野, 发散思路。此外, 教师们需要多鼓励同学们培育个人的喜好,例如:新媒体、手绘等, 此类交叉科目一部分能够使同学们提升个人的能力,还可以培育其特殊的设计构思能力。

  (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由此可知实践的关键意义。所以,各大校园要着重注意培育同学们的实践素养。首先就要让同学们进一步实践,从观察真正的艺术设计的岗位开始到其个人渐渐接触岗位、了解详情、把握就业规律,再到最后独自设计出贴合用户需要的艺术设计作品结束。此类课上教学和岗位实践教学相匹配的教学模式,有助于同学们了解岗位、把握时代发展态势、了解岗位需要和用户消费能力,有助于设计出更具人性化的产品,同时也可以使同学们学习到课堂上没有的、但是在实际项目中却很关键的内容。其次,要提高校企联合,专业内的任教老师要最大限度地参加到设计部门的项目设计中,并且按照项目的步骤和需要设计项目,让同学们切实参加到项目的设计、研究、更正、审核的进程当中去,利用建立和企业的对口联合,做到学校教学和岗位实践的有效连接。如此培育出来的同学就会拥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其上手迅速、效率较高,贴合单位的职位需要。

  三、结语

  综上所讲, 国内校园的艺术设计教育依旧留有着教学形式固化,同学们实践素养弱等隐患。各大校园要紧跟时代的潮流,参考先进的教学形式,持续地更新艺术设计教学办法。只有如此,才可以提高教学成果,才可以培育出高品质的、贴合时代发展需求的艺术设计成员。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