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策略

  • 来源:中小学教育
  • 关键字:小学语文,童话教学,故事资源
  • 发布时间:2020-12-21 16:41

  【摘要】教师在小学语文实施童话教学时,一定要以学生为主体,结合学生的接受程度,由易到难,让童话的趣味性教学,带给学生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不管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还是讲授进行,或是写作教学,只要遇到童话内容的教学,都会引起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将童话这种文学体裁所表现的特点,跟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与心理发展进行紧密结合,通过小学生对学习童话的喜欢心理,运用新课程改革下提倡的多种创新教法,认真搞好童话教学,让小学生在学习童话故事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为学生以后的写作,打下良好基础。

  小学语文童话教学在目前的教材中占有很大的比例,旨在利用丰富多彩的童话故事提升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但是,目前来看,基础教育中的小学语文教学模式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上述问题也是目前教育界的热门话题,如何有效地开展小学语文童话教学将是未来主要的研究方向。

  一、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的价值

  传统小学语文学科教育对童话教学的重视程度不高,进而使得童话教学内容的价值和意义难以有效实现,而新课程改革后亦逐渐转变了传统语文教学模式和思想,童话教学作为小学语文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被广大教育工作者所重视和运用。就童话教学的价值而言,其主要表现在以下两点:第一,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语文学科较为枯燥,单纯的学习语文知识不符合小学生追求趣味性的成长心理,为了能够有效提升小学生对语文学科的热爱度,便需要融入具有教育价值意义的趣味元素,而童话故事文章的融入便是有效方法之一,其不仅提升了课堂的趣味性,更丰富了课堂教学的内容。第二,有助于提升学生想象力。想象能力对人的综合能力素养之一,在小学素质教育阶段对学生进行想象力的培养十分必要。童话故事在小学语文学科的融入能够让学生深入故事内容情境,从而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二、提升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的有效对策

  1让学生遨游在美丽的想象空间

  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才是童话式教学的最终目的。让学生能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学习,才能改善目前枯燥乏味的情况。

  童话故事被引入课堂,就是要利用童话中的逻辑引导学生发挥他们的想象力,让学生能够进入到神奇的童话世界中,师生之间利用想象式教学,引导学生接触“真、善、美”。以《树和喜鹊》这篇课文为例,教师通过引领学生们用自己的想象力,使自己成为童话中的“喜鹊”,以“喜鹊”的身份进入到童话世界中。像童话中的鸟儿一样思考。这种方式将不再是被动式教学,学生们让自己的遨游在这个虚幻的童话世界中。能更有效地加深学生对故事的记忆和理解。

  课堂变成了童话世界“亲临”童话世界,感受其中的喜怒哀乐,让学生们在课程结束的时候,还能有“恋恋不舍”的感觉,就算课堂结束了,学生们回忆之前的经历,依然觉得历历在目。提高学生的综合想象水平,才能真正意义地达到童话教学的目的。同时也引领了学生从幻想到现实、从现象到本质的分析童话,学习其中的人生道理。

  2利用多媒体等信息技术,把静态的课堂变成动态

  课本中的童话很多都有相应的动画片,由于学生的年龄还很小,相比课本来说,动画片更能吸引学生的兴趣。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在教学时结合多媒体等信息技术,把课堂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用动画片的形式,吸引学生,加深对内容的理解和掌握。例如,在学习《一块奶酪》时,教师就可以播放动画片,学生通过动画片能更深刻地体会到蚂蚁队长和其他小蚂蚁偷吃奶酪的心理以及最后蚂蚁队长严于律己的高贵品质。如果只是通过阅读课文,学生可能无法形象地理解蚂蚁队长想吃奶酪的纠结。还有在学习《坐井观天》时,通过动画片的形式,学生能从青蛙和小鸟的对话中感受到青蛙的眼界狭窄,从而理解到看问题一定要看得全面,不能用狭隘的眼光看世界。这对于学生人生观的培养也有好处。教师在童话教学中要合理运用信息技术,在课程开始前收集相关教学资源,播放教学视频,用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培养学生对语文的热爱。

  3充分运用童话故事资源,续编故事培养想象力

  在小学语文童话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可以充分运用语文教材中的童话故事资源,以独创的教学方法,指导学生续编故事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这是因为童话的学习与创作,从来都离不开想象。多读童话,或为童话续编故事,都是学习童话的较好方法。以这样的方法进行童话教学,有助于帮助学生提高想象力,进而可为学生提高写作水平打下一定基础。

  比如,教师在教学《丑小鸭》这篇童话故事时,就可以利用这则童话故事所提供的故事资源,为学生设计两个训练想象力的续写故事方面的练习,要求学生通过反复的朗读,达到对《丑小鸭》童话故事的熟读,并尝试角色换位,用相对朴实的语言,写出学生品读这则童话故事的内心感悟。第一项故事续写的设计,是当丑小鸭被迫离家出走的时候,它曾经给家里人写了一封告别信;第二项故事续写的设计,是当丑小鸭变成了天鹅以后,它又给家里人写了一封报喜信。可以这样说,通过这种方式的教学,必然会促使学生,一定要精读或熟读《丑小鸭》这篇童话故事,否则,学生就不会将需要续写的“两封信”,写在哪个故事情节的后面。同时,以这样的训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4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

  就目前小学语文的教学现状来看,教师在教学后除了固定的家庭作业布置以外,很少让学生做一些具有实际意义的事情,这对于小学生的创造性培养没有任何帮助。所以,教师在进行语文童话教学时还要注重对学生创造性的培养,为了激发小学生的创造性,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通过想象和联想,利用之前所学过的童话知识,自己创作出一个童话故事。在创作期间,学生可以一个人一组也可以多个人一组,通过与同学之间合作,集思广益,创作出一个有意思的童话作品,并将之在课堂上与同学们分享。另外,为了烘托这样一种创作氛围,教师还可以举办有奖制童话创作比赛,鼓励小学生积极参与其中,让他们兴致高涨地去创作自己的童话作品。

  结束语

  小学语文教学对于学生语言知识的学习以及美感的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小学语文童话教学更是引导小学生树立故事逻辑、奠定情感基础的重要举措,因此,教师应该跟随时代进步,转变教学观念,创新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的方式。

  参考文献

  [1]黄礼贵 .对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的几点反思 [J].课程教育研究, 2019(49): 52-53.

  [2]邢吉贵 .如何提高小学语文童话教学效果 [J].文学教育(下), 2019(12): 78-79.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