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拉神山:穿越怒江峡谷

  怒江从达塘乡这个大湾的下游开始才正式叫做“怒江”,而这个湾的上游叫做“黑河”。因此这个湾倒是名副其实的怒江第一湾。

  作为第一位深入比如腹地考察的西方人——英国探险家汉伯瑞·特雷西(John Hanbury Tracy)当年最遗憾之处,可能就是未能穿越比如境内的怒江峡谷追溯到上游。1939年他出版的《西藏的黑河》(Black River of Tibet)一书中,详细记录1935年至1936年的旅行,目的是绘制西藏东南部的地图,并发现了萨尔温江(怒江)的来源。

  1935年5月,特雷西一行从缅甸进入察隅,沿怒江经八宿、洛隆北上,并于10月21日到达硕般多(Shopando)。在硕般多一带的怒江考察时,特雷西对China Road及硕般多进行了描述,同时还了解到怒江有嘉莫俄曲(Gyamo Ngo Chu)一称,并通过走访当地一些高层人士确认了正确的拼写,同时认为嘉莫俄曲意为“流向汉地的清澈河流”。

  之后,他们渡过怒江进入丁青,来到了巴达松多(Pada Sumdo)。从这里,他们决定考察怒江的一个重要支流杰曲(Ge Chu)。12月4日,他们来到今索县江达寺(Chamda Gompa),之后进入杰曲流域,经沙丁、白嘎,于1936年的第一天到达比如宗,从1月初到1月16日,他们对比如宗和江达之间的怒江河段进行了考察。

  这时,考察队身份受到质疑,被认为是苏联人,在比如宗受阻,禁止继续前行。1936年2月23日,恰逢藏历火鼠新年。特雷西受邀前往比如寺,观看寺庙法会上演出的宗教舞蹈,并被允许拍摄照片。

  “整个院落就像一个乡村集市,人们着盛装成群结队聚集在一起,或坐在演出圈的边缘。”特雷西在书中写到,上了年纪的靠在寺庙墙根晒太阳,女人们带着害羞的表情聚在一起闲聊。考察队在比如三月后,他们获准离开,之后沿原路返回,中止了继续考察怒江上游那曲的计划。

  比如县以低山丘陵为主,间有高山峡谷,四周冰山雪峰环绕,平均海拔4000米。地势也是从西北往东南倾斜,海拔高度渐次降低,境内的达木业拉山(海拔为5014米,当地群众一般称其为面堂山)和索县境内的朗俄拉山(海拔高度4744米),是那曲地区东西部分界线的标志。

  整个比如县的地势,也以达木业拉山口为界,分为东西两部。西部海拔4400多米,地面上多低山丘陵,低山和丘陵之间形成一个个开阔的平谷。柴仁、比如、白嘎乡所在地,河谷宽达1-1.5公里以上,地面较为平坦,土层深厚,引水方便,气候温和,适宜种植青稞。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