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等金属材料无疑是当代社会中用途非常广泛的科技产物之一,在工业发展和生活进步的过程中扮演着无可替代的角色。而当不同领域对钢铁的需求越来越多、品质要求越来越高的时候,唯有不断在技术领域进行突破才能真正地发展相关产业,实现促进社会进步的目标。安徽工业大学教授黄贞益在多年金属塑性加工理论和应用研究中形成了团结协作的科研团队,带领团队通过实验室和生产现场研究,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实现了科学技术向生产的有效转化。
积淀力量,以匠心铸就品质
1990年,黄贞益毕业于华东冶金学院(现安徽工业大学)金属压力加工专业。那时,我国钢铁工业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面临着技术的升级换代,迫切需要大量的钢铁技术人员。他深刻地认识到作为材料成型专业的教师,不仅要不断钻研理论知识,更要加强工程素养的提升,保持不断学习、进步的态度,在教学内容上、课堂中不断更新知识,完善教育方法,理论联系实际,才能培养出企业用的上、留得下的高级技术人员。
因此,黄贞益曾在1992年到上海宝钢集团2050热轧带钢厂进行了为期5个月的社会实践活动,提升工程实践知识。此后,他先后加入到江阴汽车专用板厂课题组、冷轧带钢在线磨辊研究课题组,与林大为教授等合作申请了冷轧带钢在线磨辊专利,不断在实践中积蓄力量。
在这个过程中为了更好地充实自己,黄贞益选择了到东北大学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了导师白广润教授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9675060):近终成形变断面异型管无模拉伸基础研究,锻炼了自己的科研能力。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黄贞益作为安徽工业大学第一负责人,同北京科技大学和南钢一起,在江苏省2006年度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资助下,开展了“高强韧宽中厚板(卷)连铸卷轧生产关键技术开发及规模产业化”研究,开发了洁净钢冶炼、宽中厚板无缺陷连铸、炉卷轧机TMCP和DQT等工艺,产品性能及尺寸形状精确控制技术,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强韧宽中厚板(卷)连铸卷轧生产关键技术,加速了产品的升级换代,有力地促进了南钢精品板材基地建设,树立起企业品牌形象,同时也巩固了企业在钢铁行业及市场中的地位,展示了雄厚的科技和市场竞争力。该项目实施后为南钢创造了显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我国钢铁冶金行业科技进步具有重要的推动与示范作用。
在近30年的科研工作中,黄贞益坚持开展钢铁材料成型理论、工艺、性能控制等领域的应用基础和工程技术的研究,并将主要研究方向定位在了金属材料成型工艺与装备开发研究、新一代钢铁材料开发及其组织性能控制、大型装备故障诊断与寿命分析研究和节能减排轧制技术4个方面,尤其是近年来围绕轧制和新一代控冷工艺理论与装备技术,大型装备及传动系统在线故障诊断、加热炉和热处理炉在线黑匣子适时检测技术等关键问题,他带领团队开展了深入而细致的研究。已经先后主持参加完成国家支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钢铁联合基金重点项目、省市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宝钢、马钢、南钢、莱钢重大难题攻关等项目60多项,授权发明专利15项,实现了科研技术向生产实践的有效转化。
荣誉是人格最光荣的完成,也是一种使命的代言。作为冶金工程学院副院长、哈尔滨工程大学兼职教授、安徽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黄贞益教授多年来取得的研究成果不仅实现了社会价值,也收获了鲜花掌声,科研成果先后荣获省部级二等奖4项、三等奖1项,市级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主编的高等学校规划教材《现代工业概论》获第二届冶金优秀教材一等奖。这些荣誉时刻鞭策他继续在学术研究的征途上,踩下一串不断延伸的脚印,让教学与科研发展之路更加坚实、稳健。
教学相长,将“匠艺”传承创新
任何一门学科的发展,都是靠一代又一代人的共同努力实现的,作为一位博士生导师,黄贞益更加懂得执着创新和传承发展的重要性。在教学过程中,黄贞益非常注重学生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不断地将学习方法传授给学生,积极主动地将科研工作经验纳入教学内容。在讲授《板形控制技术》相关章节时,针对教材在轧制数学建模过程中将刚度作为常数的传统观点,分别将自己在宝钢、南钢轧机及板形控制项目的研究成果补充到教学中去,启发学生找出影响轧机刚度的因素,让学生认识到即使是同一台轧机的不同牌坊和立柱,刚度也可能不同,轧机刚度在实际生产中是变化的。同时举出科研实例,引导学生得出在线调整轧机刚度,能够提高产品质量的结论。这样对教材中的轧机刚度概念进行补充,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理论联系实际,培养了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正因如此,他所承担的课程受到学生的广泛欢迎。近几年,先后6次被评为教学优秀和4次被评为综合优秀,2次获得校级教学成果奖。
顺应时代,以匠人成就未来
专注为匠,专心为创,以匠心做匠事,求创新谋发展,黄贞益是一位科研与教学舞台上合格的“匠人”。因为无论在什么时刻,他都谨记创新是发展的源动力,只有顺应时代,才能真正掌握主动,大跨步前行。
近年来,随着国家大力推崇产学研结合发展政策,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黄贞益早在2002年起便参与到了宝钢、南钢、马钢、山钢公司等国内大中型钢铁企业及地方企业的产学研合作当中,积极发挥自己的长处。黄贞益作为一位经常深入企业开展实践工作的科研工作者,目前还兼任着中国钢管及冷弯型钢工模具创新战略联盟理事、安徽省冶金及矿山装备再制造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金属学会轧钢分会理事等职务,因此他更加懂得产学研结合的重要性,并荣获了2019年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面对未来,他将依托学校的优势,积极参与到更多回报社会的产学研结合工作中,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黄贞益将以一位“匠人”的心态,带领团队,继续以踏实奋进的工作态度,团结协作,共同创新,教学相长,务实求新,为祖国钢铁事业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