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发动机再制造技术及发展模式研究

  • 来源:中国高新科技
  • 关键字:汽车发动机,再制造模式,再制造技术
  • 发布时间:2021-01-09 15:43

  摘要:在我国,发动机再制造模式已经得到广泛的推广和应用。文章在研究汽车发动机再制造模式的基础上,介绍到了发动机再制造的3种基本模式,并把它们和具体的应用相结合到一起进行研究,为相关的技术人员提供参考。

  设备老化和损坏是机械的操作里不可避免的问题。资源恢复是引擎再制造模式的一个主要目的。它可以实现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是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关键。有关的部门一定要在汽车发动机再制造模式建设的基础上,制定一个科学的再制造目标,完善再制造计划,实施科学技术措施,在技术的指导下,确保再制造模式的科学应用,并充分地发挥出其巨大的应用价值。

  1 汽车发动机再制造含义

  从社会的需求性、技术的先进性、效益的明显性等几个方面来说,发动机再制造是废旧机电产品再制造工程中最典型的应用实例。2000年,我国达到报废标准的汽车共有210万辆,到2010年我国年均汽车报废量在200万辆以上,这些报废汽车中的发动机绝大多数都有再制造的价值,是一批宝贵的资源。由于发动机再造技术比发动机大修在性能价格方面占据明显的优势,因而以发动机再制造取代发动机大修是今后的必然趋势,国外发动机再制造已有50年的历史。

  1.1 发动机再制造工艺流程

  发动机再制造的主要工序包括拆卸、分类清洗、再制造加工、组装和试验,发动机再制造的工艺流程和正规的大修有近似之处,二者最大的区别是再制造后的发动机性能要达到甚至超过原新品。因此,再制造必须采用先进技术和现代生产管理,包括现代表面工程技术、先进的加工技术、先进和检测技术,不仅要恢复原机的性能,还兼有对原机的技术改造。必须形成批量化、规范化生产。从这个意义上讲,再制造可以简述为是对废旧发动机高科技大修的产业化,从产品的质量到生产的组织,大修都无法和再制造相比。

  1.2 发动机再制造质量保证体系

  目前,我国经国家批准开展汽车发动机再制造的公司有两家,分别为济南复强动力有限公司和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前者是中英合资,后者是中德合资。两家公司均是高起点、专业化的具有国际水准的汽车发动机再制造公司,生产的再制造发动机具有与原新机相同的质量和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而价格仅为新机的55%。以济南复强动力有限公司为例,该公司有完整的技术标准和技术文件,有严格的旧品鉴定措施,有世界一流的加工设备,有再制造技术的研发基地,有完备的技术改造方案,有高素质的员工。两家企业的发动机再制造发挥着示范作用。

  济南复强动力有限公司的质量保证体系具有代表性。①完整的技术文件济南复强动力有限公司在与英国sandwell发动机再制造公司合作建厂时,引进了该公司全部技术文件,并根据我国重型汽车集团斯太尔发动机制造厂的技术文件进行了修订,使发动机再制造严格按照欧美模式和标准建立起技术、生产、供应和营销体系。从一开始就贯彻ISO9002质量标准,是我国加入北美发动机再制造协会PERA唯一的会员,实现了全面与国际接轨。②严格的旧品鉴定旧机分解、清洗后的鉴定是保证再制造产品最终质量的第一道关卡。对旧发动机的修理,包括小修、中修和大修的鉴定标准,但这些鉴定标准都放宽了配合间隙。而发动机再制造执行的却是新机标准,从而保证了发动机组装后摩擦副之间的间隙符合新机要求,具备了新机的质量。③一流的加工设备工厂采购的镗缸机、连杆镗孔机、曲轴磨床、气门加工机和气门座加工机等均是国际一流的专用加工设备,为保证加工质量提供了设备基础。④先进的技术支撑旧斯太尔发动机,62%的零件通过运用表面工程等技术可以恢复其表面尺寸和性能,而且可以根据零件表面的失效情况,以预防性维修思想为指导对零件表面进行强化处理,使表面的耐磨性和耐蚀性优于新品。专业化、规范化的再制造生产方式,为采用高新技术创造了条件,复强动力有限公司当前采用的表面工程技术有:纳米电刷镀、高速电弧喷涂、微脉冲冷焊、黏涂等,主要用于缸体、曲轴、连杆等10多种零件的再制造加工,今后表面工程技术的应用范围会进一步扩大,工艺将更加成熟。

  2 再制造基本模式

  2.1 原始再制造模式

  因为市场的多样性,在再制造行业的初期,汽车零部件的恢复会遇到一系列障碍。许多消费者甚至会对再制造存有一些疑问。因为发动机市场的分散化,很难大规模地进行恢复,市场也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再制造的模式没办法迅速扩展。基于原始制造商的政府主导的再制造模式和市场实施的寿命在生产的责任制里,制造商在制造发动机时需要承担发动机回收和再制造的责任,再制造结合一些技术问题,优化了制造公司的生产成本,并实现了资源的合理利用。原始制造商自己生产、回收和再制造的模式已经逐步形成和完善。

  2.2 独立再制造模式

  基于再制造模式里回收利用到的价值,政府的指导扩大了再制造市场的规模,并可以在这个基础上逐步发展壮大。依靠原始的再制造模式,许多用户的意识在逐渐增强,使得再制造的市场逐渐打开。许多独立的再制造公司抓住了市场的机会,并陆续进入到再制造的市场。他们使用业务管理模式和独立的再制造模式来刺激现在的市场。在特定的地点回收将要报废的发动机和零件,将其再制造后重新进入市场。

  2.3 零散再制造模式

  再制造市场在逐步扩大,再制造运作的模式也逐渐成熟。许多小制造商进入市场是为可以牟利,这就形成了碎片化、原始化的再制造模式,其中包括了许多的汽车经销商和小型汽车修理厂。自主经营已经形成一种比较独立的再制造模式,但在再制造技术和规模上还存在一定的缺陷,再制造产品的质量没办法与制造商进行相比。

  3 汽车发动机再制造模式研究

  3.1 发动机再制造流程

  不管发动机再制造的模式如何,都需要一个比较全面的再制造计划。这个计划主要包括检查阶段、清洁阶段以及评估阶段。发动机表面和内部清洁是了解发动机损坏的一个关键。检查需要确定到有哪些引擎组件可以重复地进行使用。对哪些发动机组件已经处在一个报废的阶段,评估是指对使用寿命进行比较分析,以减少资源的浪费。再制造和维护是不同的,并且还需要一个新的材料和技术来确保其性能的稳定性。在具体的实施过程里,需要对发动机进行清洁,并可以通过物理和化学的清洁方法来对发动机表面的生锈零件和油渍进行详细的处理。通过超声波和放射线的检测,内部的结构比较完整。通过对现有零件进行评估,再制造的过程里会使用到了许多新材料,即普通碳,这种纤维材料的性能非常好。它具有非常强的理化性能,可用在发动机的制动里,还有碟片和传动轴也可以减轻原始发动机的重量。

  3.2 发动机再制造成本评估

  针对以上3个再制造模式,有必要分析出各种不同模式之间所需的成本因素、经济因素和资源因素。成本因素主要包括再制造过程的主要成本,如材料回收成本、人力资源成本和技术成本。例如,中国的汽车发动机制造商已经掌握了发动机驱动的涡轮增压技术,可以对其进行再制造然后再进行回收,从成本的角度来看,原始的再制造模式成本是最低的,市场的恢复成本和人力资源成本大致上是相同的。但是,原始的再制造模式不需要对技术成本进行一个再投资,而独立再制造商和零散再制造商则需要花费一定的技术成本。通过这3种模式的比较,原始制造商具有非常大的技术优势。

  3.3 发动机再制造模式选择

  依据我国再制造市场发展的现状,分析了再制造模式的选择。尽管中国是制造业大国,但是再制造还处在发展初期,这个产业还没有形成一定的规模,市场价值非常有限。在再制造方面,中国再制造的比例很低,但中国的前景非常光明,消费观念和消费政策会影响再制造方式的发展。原来的制造商不愿意专注于再制造,独立的再制造也不愿意进行投资和运营,这就导致了发展的不可持续性。为此,在发展的第一阶段,中国需要以独立的再制造规模为主体,增强政策指导,建立和原始再制造模式相适应的市场环境。尽管政府不断加大对其的指导,但发动机制造商的主观能动性仍然不足。为可以满足市场的需求,以大规模的独立再制造模式为主体,需要坚持以独立再制造为主要核心,以分散再制造为辅。再制造市场在逐步进行完善和成熟后,再制造的方式会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原始制造商只会占据很小的市场份额,这具有很大的优势。它不需要小品牌的支持。再制造和制造商会以更高的质量和更好的性能为目标再制造发动机,这非常有利于市场的标准化管理。

  4 结语

  总之,汽车发动机的再制造和维护是不同的。基于再制造模式的应用,可以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节约资源,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目前的研究主要基于制造技术和制造模式,并简要地描述了再制造的主要过程。本文讨论了发动机零件的再制造方式,分析了其技术投资成本,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作者简介:邹仲来(1966-),男,济南莱芜人,济南市城乡交通运输局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汽车运用。

  参考文献

  [1]马文斌.汽车试验及其标准运用——评《汽车工程试验技术》[J].林产工业,2019(11):121.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