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澳門中學生 開展時政教育等建議

  • 来源:澳门月刊
  • 关键字:教育.視野,思考
  • 发布时间:2021-01-14 10:14

  近日澳門《非高等教育中長期規劃 (二○二一至二○三 ○)》諮詢文本進行公眾諮詢。據了解,新一輪教育規劃以“培養新時代公民”、“優化教育生態”、“提升學生競爭力”為總目標,提出 “培養家國情懷與國際視野”、“發展學生軟實力”、“提升幸福感”、 “加強創意與科技教育”四大重點 發展方向。所謂“十年樹木、百年 樹人”,教育作為一項長期事業, 的確需要一個中長期的規劃,才 能確保教育政策的穩定性和持續 性,並發揮政策的預見性效果。對於文本中提出的四大重點發展方 向,筆者表示非常讚同,並就此發表以下幾點思考及看法:

  一、建議對中學生開展時政教育,培養學生的家國情懷及國際視野:第一,時政教育的內容可以是十分豐富的,涉及到古今中外的諸多領域,包括政治、經濟、 科學、文化、歷史、地理、外交、軍 事等方面,建議針對不同年齡階段的學生,根據他們的認知特點, 幫助中學生及時了解國際及國內發生的大事件,理解國家重大的方針政策,培養學生的分析、判斷和評價能力,從而完善學生的人格,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及國際視野;第二,從時政教育的方式上看,可以生動活潑、豐富多彩的教育形式,通過實例的分析和長期的潛移默化,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寫作能力、實踐能力等,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二、關於發展學生的“軟實力”方面:“軟實力”是在人際關係、團隊合作和溝通表達等能力 上的表現,未來社會,大部分工作崗位都需要勞動者有很高的閱讀、寫作、演說、數學、科學、文學、歷史素養等,以廣泛適應不斷變化的崗位需求。在提高學生軟實力方面,建議可由政府或青年社團組織學生去內地參訪,深入了解國家現況,開闊視野,增長見識。此外需要大力培養澳門學生的閱讀習慣,讓學生從書中受益,提高個人素養,這也是提高學生軟實力的一種有效方法。

  三、據有關媒體資料顯示, 澳門學生的幸福感指數欠佳,所 以規劃中提出的,提高學生的幸福感非常有必要。學生的幸福感與家庭有直接關係,孩子的問題常常是家庭的問題。自澳門開放賭權以來,也改變了很多家庭。澳門的離婚家庭、單親家庭、再婚家庭、以及雙職家庭等較多,孩子如果缺少父母的教和養,將會引發更多青少年問題,妨礙他們的健康成長;家庭問題也間接引發出一系列學生問題,特別是現時青少年沉迷網絡,導致網絡欺凌、網絡色情等越來越嚴重。所以社會應該多關注如何提升當今家庭的教育功能,從根源上提升學生幸福感著手,發揮家長在學生教育中的積極作用。此外讓學生樂於校園生活,融入和諧校園,對增強學生的幸福感也至為重要。所以教育者應該努力探索讓每一名學生都學得充實而又愉快的教育方法,從而提升學生的個人幸福感,而不是完成了自己的教學任務就萬事大吉。

  (澳門 / 卓玲)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