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依旧是跨境IPO企业的主要来源地

  近日,安永发布了《中国内地和香港首次公开募股(IPO)市场调研》报告,总结2020年全球及大中华区IPO活动并展望 2021年市场前景。报告称,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全球IPO 活动仍保持一定的增长,预计有1,338家企业在全球上市,同比上升17% ;筹资额上升27%,预计为2,654亿美元。

  “2020全球筹资额前10排名中中国企业占了半壁江山。” 安永华明审计服务合伙人李康表示,得益于疫情的快速控制, 2020年中概股赴美上市活动依旧保持热情,多家独角兽企业的上市大幅度推高了筹资额。

  中国企业在全球前十大IPO排名中高居前三甲

  李康称,中国企业在全球前十大IPO排名中高居前三甲。其中,第一、二、三、六、八名都是中国企业。“排名第一的中芯国际属于中概股回A股上市。排名第二的是京东也是中概股,但是它是回到了香港证券交易所上市,之后的京沪高铁和京东健康,也是在香港证券交易所上市。”他说。

  李康表示,中概股的二次上市是2020年香港证券交易所的一大特点。香港证券交易所在2020年的中概股二次上市企业共9家。从行业分布看,TMT(科技、媒体和通信)和生命健康行业列前两位,这两大行业也是现在所说的新经济的代表行业。

  值得一提的是,按筹资额排名,中国内地和香港表现相当突出,IPO数量和筹资额与2019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了49% 和55%,占全球总量的40%和45%。安永大中华地区上市服务主管合伙人何兆烽称,中国内地的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以及证券科创板的平稳运行,推动A股IPO筹资额创2010年以来新高且平均筹资额保持高位。

  “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球经济,但各地的IPO市场仍充满韧性并持续增长;特别是中国内地和香港市场,在IPO总数量和集资额方面均表现强劲。在新常态下,企业纷纷抓紧上市机遇,以扩大资本基础并为未来发展注入新动能,应对2021 年仍然存在高度不确定性的市场前景。”何兆烽说。

  中概股赴美上市活动热情不减

  尽管2020年全球的跨境IPO活动受疫情影响,中国依旧是跨境IPO企业的主要来源地。李康称,2020年共有35家中国企业首发上市,陆金所、贝壳和小鹏汽车等多家中国内地和香港企业上市大幅度推高筹资额并达到123.2亿美元,比2019年上升233%。李康表示:“得益于疫情的快速控制,2020年中概股赴美上市活动依旧保持热情,多家独角兽企业的上市大幅度推高了筹资额,头部效应明显,从数据来看中国内地和香港企业仍然是主力军。业绩层面,中概股整体表现良好,平均首日回报为近三年来最高。”李康称,2020年35家赴美上市的内地企业在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上市的有27家、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的有8 家。从筹资额看,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内地企业筹资额共达到77.17亿美元。

  据了解,截至2020年11月底,共有217家中概股在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纽约证券交易所和美国证券交易所交易,总市值达到2.2万亿美元。2020年12月18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将美国会此前通过的《外国公司问责法案》签署成法。该法要求严格在美上市外国公司向美国监管机构披露信息的义务。美相关议员表示,该法主要针对中国。而由于《外国公司问责法案》于2019年提交,2020年5月在参议院投票通过,已经在美上市和计划上市的中资企业前期已开始寻求除赴美上市外的其他选择。

  谈到《外国公司问责法》会不会对中概股上市产生影响,李康称,该法案长期影响可能还需要再做进一步的观望。“但从过去IPO实践来看,实际IPO数量并没有受到非常明显的影响,相反在这两年,中概股的赴美上市还是保持了非常高位的水平。2018年3月到2019年2月赴美上市IPO数量是41,到 2020年上市公司数量是39,跟法案提出之前一年的数量持平。从2019年6月到2019年12月,IPO数量是19家,从2020年6 月到2020年12月同期半年相比IPO数量是24家,筹资额还有大幅上升。”李康表示。

  中概股回归和新经济企业上市助推香港IPO市场

  何兆烽称,香港市场2020年预计共有144家公司首发上市,筹资额3,905亿港元,尽管IPO数量减少11%,但中概股的二次上市推高了筹资额,使筹资额上升24%。香港新股定价普遍偏乐观,投资者申购新股热情升高,平均超额认购倍数达206倍,比2019年增加227%。行业方面,物业服务企业上市迎来爆发期带动房地产位列IPO数量首位,科技、传媒和通信企业位列筹资额首位。

  “2020年共有9家在美上市的中概股以二次上市方式回归香港市场,共筹集资金1,313亿港元,占全年集资总额34%。中概股的二次上市受到了投资者的欢迎,全部获得超额认购。综观十大IPO的行业分布,61%的筹资额是来自新经济企业,表现十分优异。”何兆烽说。

  何兆烽认为,受惠于快速复苏和发展的内地经济,香港经济有望恢复正增长。随着中概股回归热潮延续,符合条件的企业版同股不同权中概股可来香港进行第二次上市;此外,沪深港通的投资范围有望扩大,有利于吸引更多新股赴港上市。预计2021年新经济公司如科技、传媒和通讯、医疗健康等企业仍然是IPO市场的増长引擎。而房地产、零售与消费品等香港传统的热门板块也会是增长主力。然而全球疫情带来的负面影响还未消退等不利因素或对市场产生负面影响,香港经济下行压力仍存在。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