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岛开发区 多措并举推进“三创四建”活动
- 来源:旅游纵览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经济体系,高质量发展,环境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1-01-30 16:25
2020年,河北省全省上下深入开展“三创四建”活动,即创新、创业和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体系,建设一流营商环境体系,建设现代化社会治理体系。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秦皇岛市出台若干惠企服务硬措施促进企业复工复产。在金融方面,全市各银行业机构通过展期、续贷等方式为企业压降成本4500余万元;医保方面,自2月起,对全市企业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单位缴费部分实行减半征收,减征期限为5个月,惠及企业1.35万家;减税方面,自3月1日起,将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率降为1%,预计减负5100万元;审批方面,全面实行施工许可证全程网上办理,实行“开工后能评”,推行“能耗免指标”等举措,为复产企业、复工项目审批提供便利,并将100项便民服务高频事项上线“冀时办”APP,实现办事群众移动端“网上咨询、网上申报、网上查询、网上反馈”;优化缴税服务方面,将“最多跑一次”业务范围由125项扩展至160项,实现80%以上的涉税业务“最多跑一次”;简化企业办电流程,对因疫情防控引发的企业基本电费计收方式变更、暂停、减容及其恢复等业务,实行“当日受理、次日办结”“先办理、后补材料”。
按照“三创四建”活动要求,建设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体系专班,积极推进农村饮用水、生活垃圾处理工作,为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工作提供保障。一是推进农村饮用水质量提升。大力投资建设惠民饮水站,所安装净水设备可有效地实现对于饮用水的过滤消毒,提升饮用水的品质标准,村民每人每天可免费领取4升直饮水,保证了村民在饮用水方面的安全问题。二是村庄清洁百日攻坚行动正式收官。为建立农村人居环境治理长效机制,实施网格化管理,细化设置区、乡(街)、村三级网格,做到农村垃圾管理全覆盖、无死角、责任到人。施行农村生活垃圾“户入桶、桶上车、车进站”的处理模式,村民和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做到垃圾全程“不落地”。此项活动为期三个月,行动期间共清理各类垃圾2.4万多吨,清理乱堆乱放杂物2619处,清理残垣断壁120余处,建设小菜园、小果园、小游园800余个,完成村庄绿化133 333平方米,出动人员5680人次。此外,为有效提高开发区森林覆盖率,创森专班精准发力,高质量、高标准完成了村庄绿化行动,为建设“村美、业兴、家富、人和”的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夯实了基础。一是保护乡村自然生态。全面保护乡村自然生态系统的原始性和完整性,加强古树名木、珍贵树种保护,发挥生态护林员的巡护作用,抓好林草火源监管和重大病虫害灾情报告,及时组织除治工作,减少灾害损失。二是增加乡村生态绿量。因地制宜开展环村林、护路林、护岸林、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防风固沙林、农田林网等建设。推进乡村绿道建设,开展乡村裸露土地、闲散土地等绿化美化,见缝插绿,有条件的开展立体绿化。三是提升乡村绿化质量。积极推广使用良种壮苗,鼓励营造混交林,加强造林后期管护。开展河流公路两侧林带、环村林带、农田林网等补植修护,实施退化防护林修复改造,对过熟林、枯死林木进行更新改造,构建优美森林生态景观。为确保创森巩固提升任务如期完成,创森专班开展并完成了森林科普建设工作,为传播森林知识、讲解创森意义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一是设立展牌介绍。在森林体育公园、园博园设立展牌,对不同片区植物的特点和属性功能进行介绍,通过直观的科普说明,使人们进一步了解掌握森林资源知识。二是完成森林智慧科普。在园博园设立智慧科普展牌,通过扫描二维码的方式,更加详细的展示了植物信息,同时配备了语音介绍,满足了不同年龄人群对森林知识的需求。三是创森意义宣传。在园博园设立创森知识展牌,讲解森林资源对生态环境的意义等内容,阐明了创森的重要性,激发人们热爱森林、拥护创森的热情。
创卫专班深入落实“三创四建”活动,大力开展规范停车秩序、提高划线标准整治行动。行动中,各相关单位对区内主次干道及背街小巷进行沿路排查、举一反三、建立长效机制,同时规范社区停车,为群众提供便利,美化生活环境。一是加强柔性执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从保民生、保安全、促和谐的高度,不断创新法制工作机制,以执法规范性建设为主线,深入推进理性、平和、文明、规范执法,提高执法能力和执法水平,为全区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和人民群众工作生活创造安全畅通、文明和谐的道路交通环境。二是稳固社区环境。通过合理规划设置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停车区,有效规范车辆停放行为,同时,通过组织社区工作人员现场劝导、发放整改通知等方式整治辖区内机动车乱停放现象,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乱停车问题,为创建安全畅通、文明和谐的城区交通环境,助力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2020年7月,秦皇岛开发区在全区开始施行企业服务专班、企业服务专员制,本着“企业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企业需要什么就服务什么”原则,抽调各职能部门人员共50名,组成10个服务专班,为区内重点企业提供精细化、差别化、点对点的精准对接服务。10月科技创新专班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一企一策一专班”培训服务,针对每家企业的具体情况,由专人提供有针对性的培训服务,形成高新技术企业后备培育库。一是明确服务目的。“一企一策一专班”培训服务,旨在加强对开发区高新技术企业的引导和培育,夯实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工作的基础,及时把符合规定的企业引导参与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工作。二是做好分类服务。后备库由三类企业构成,第一类为2020年准备申报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科技型企业;第二类为辅导阶段企业,是次年申报认定的对象;第三类为培育阶段企业,是潜在的认定对象。后备企业入选的主要标准包括:企业产品(服务)属于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规定的范围;具有一定的研究开发投入和研究开发活动;企业发展成长迅速、潜力大。三是强化对接服务。开发区科技局将对入库企业持续开展“一企一策一专班”调研服务,持续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支持与服务,定期与企业负责人对接,切实为企业解决高企认定准备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从而引导和促进入库企业争创高新技术企业。四是实施动态管理。对入选后备库的企业实行动态管理,经过培育明显不能成为高新技术企业的,从后备库退出,并及时筛选新的具有潜力的企业补充入库,保证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工作能够健康有序开展,助推开发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按照“三创四建”活动要求,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专班加快创业园区建设、积极推进污染防治行动,全力落实好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工作。一是加快园区建设。完成对意谷、海创园的指标统计工作。上半年,意谷创想空间在孵企业68家,产值2058万元,就业人数为573人;海创园在孵企业26家,产值3200万元,就业人数为142人。同时引进长荣生物、两只老虎、三农生物等科技企业,持续推进科技企业加速器建设,全力打造“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区”的全链条孵化体系。二是推进污染防治。结合市重污染天气响应管控措施,对全区企业进行排查,根据企业生产规模、环境防治设备完善应急响应措施,分类实施差异化减排措施,防止盲目启动、随意启动和采取“一刀切”式停限产,在满足减排的情况下,有效地避免了企业的经济损失。严格项目准入管理,对生态环境有重大污染的项目不予以项目用地选址,不予供地;严格建设用地准入管理,合理确定污染地块的土地用途,明确污染地块再开发利用必须符合规划用途的土壤环境质量要求;三是建立建设用地土壤风险管控和修复名录,并随时动态更新调整;建立全区污染地块土壤环境联动监管程序,加强联动监管。
为推动“三创四建”活动深入开展,大众创业专班紧贴专班职责,强化领导责任、狠抓源头治理、加强检查监管、加大惩戒力度,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痼疾。同时,按照2020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考核要求,及时召开农民工工资工作领导小组专题会议,就迎接督导检查考核工作作出全面部署。一是明确主体责任。调整充实开发区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及单位,进一步明确各成员单位的主体责任。领导小组会议、工管委领导例会多次专题对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进行部署,领导小组办公室密切跟踪协调,督促检查各项工作落实。二是狠抓源头治理。在工程建设领域紧紧抓住建设单位、施工总承包企业这两个关键主体,从导致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的市场主体责任源头、工程资金源头、工资支付源头着手治理。会同兄弟单位监督核查满足施工所需要的资金安排情况,检查建设单位按规定缴存预储金,工程款分账制管理情况,施工总包企业缴存工资保证金,实行总包企业代发农民工工资。三是深入检查整治。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组织开展了支付农民工工资排查整治、人力资源市场专项整顿、用人单位遵守劳动用工和社会保险法律法规专项检查等多次规模较大的联合执法行动,重点对在建项目工地、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企业进行重点检查,实地核查农民工工资监管及实际发放情况,深入排查欠薪隐患,并指派专人及时跟踪消除欠薪隐患。截至目前,秦皇岛开发区无存量欠薪案件,无欠薪引发的群体性上访案件及极端事件,无省督导重点案件,总体态势平稳。
在“三创四建”过程中,科技创新专班全力营造双创优良氛围,一是提升载体支撑水平。为贯彻落实科技部《科技企业孵化器管理办法》,引导开发区科技企业孵化器向专业化方向发展,组织省级及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开展2020年度科技企业孵化器项目申报工作。区内北岛博智科技企业孵化器、泰盛孵化器两家积极申报并填报任务书。二是营造创新创业氛围。积极组织开发区孵化器、众创空间企业参加第四届“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秦皇岛选拔赛;引导更广泛的社会资源支持创新创业,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促进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三是开展“专家人才进企业进农村”活动摸底调查工作。组织区内孵化器、众创空间30家企业填报调查问卷,帮助企业引进资金、遴选专家人才,提供技术支持,把人才工作与科技创新紧密结合,激发人才队伍活力,为推动区域振兴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四是开展科技企业融资需求调查工作。为丰富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融资渠道,促进科技与金融的结合,促进银企对接,切实缓解企业融资难题,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对孵化器、众创空间内企业的融资需求进行了调查。
“三创四建”活动开展以来,秦皇岛开发区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和要求,盯紧任务目标,加大推进力度,攻克难点,打造两点,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
(本文由本刊编辑据相关资讯综合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