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召开的国务院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会议提出,按照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部署,力争到2021年底完成改革任务的70%以上。多地的政府工作报告显示,加快落实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已成今年地方国资改革的首要任务,混改、上市、重组等举措是今年重头戏。业内人士指出,2021年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实施关键年,地方各项改革有望率先突围。
财政收支实现平稳运行
1月28日,财政部发布的2020年财政收支情况显示,减税降费和财政资金直达机制等规模性助企纾困政策落地见效,经济持续稳定恢复,财政收入逐季好转,全年收入好于预期。同时,疫情防控、脱贫攻坚、基层“三保”等重点领域支出得到有力保障。
2020年专项债券发行使用情况良好、符合政策预期
1月28日,财政部公布了2020年财政收支情况。其中,2020年专项债券发行使用情况良好、符合政策预期,有效发挥了地方政府债券对冲疫情影响、扩大有效投资、促进宏观经济平稳运行等积极作用。
商务部:2020年832个县网络零售总额增长26%
在1月28日商务部召开的例行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高峰介绍,商务部委托第三方进行的大数据统计显示,2020年全国832个国家级贫困县网络零售总额达3014.5亿元,同比增长26%。其中,第四季度国家级贫困县实现网络零售额945.7亿元,同比增长30.4%,主要指标持续向好,发展动能不断增强。
商务部加大经开区开放力度 打造区域增长极
商务部1月27日召开2020年国家级经开区考核评价结果专题发布会,商务部外资司司长宗长青在会上介绍,218家国家级经开区总体上呈现总量扩大、结构优化、效益和质量提升、开放带动作用增强的良好发展态势。
证监会:大力推进科技监管
1月22日,证监会新闻发言人高莉在证监会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未来一年,证监会将继续深化科技监管改革,加强行业科技发展的统筹规划和顶层设计,狠抓基础工程,优化监管系统建设,加强行业安全监管,推进科技监管再上新台阶。”
银保监会发布保险公司偿付能力新规
近日,银保监会修订发布《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管理规定》,明确以风险为导向,制定定量资本要求、定性监管要求、市场约束机制相结合的偿付能力监管“三支柱框架体系”。新规自2021年3月1日起实施。
IMF对全球经济前景谨慎乐观 寄望疫苗加速复苏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1月26日发布的最新报告预计,2021年全球经济增长5.5%,较去年10月份报告上调0.3个百分点。不过,IMF警告称,受到疫苗推广进度和政策支持情况等因素的影响,全球经济复苏前景依然具有“超乎寻常的”不确定性。
人社部:失业保险、工伤保险费率降低延长一年
1月26日,人社部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介绍相关情况。会上,人社部养老保险司司长聂明隽表示,规定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工伤保险费率政策今年4月底到期后,将再延长一年至2022年4月30日。
无锡:出台政策鼓励市属国有企业外地员工留锡过年
1月26日,江苏省无锡市国资委发布《关于鼓励市属国有企业外地员工春节期间留锡过节的通知》,鼓励市属国有企业员工就地过年,支持企业稳岗留工,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主动提供丰富多样的服务,积极帮助协调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让留锡员工度过欢乐祥和、健康安全的新春佳节。
青岛:深化实施“双百行动” 打造国企改革尖兵
日前,青岛市国资委召开“双百行动”专题会议。在专题会上,五家“双百企业”就改革推进情况及未来两年改革计划做汇报交流。会议对下一步有关工作进行了部署安排并指出,“双百行动”是深化国企改革的一项重大工程,各“双百企业”要把握好改革方向,扎实推进改革工作,确保完成各项改革任务。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