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溪特色·彩扎麒麟

  中华文化, 博大精深。我国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 有无数先辈的智慧精髓代代流传至今。而作为清溪本地人, 我们最为欣赏的还是清溪的特色———彩扎麒麟。

  在一个周二的下午, 我们六年级一行9 人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清溪文化广场, 参观 “麒麟文化馆”。一进大门, 映入眼帘的是造型奇特、色彩鲜艳的麒麟头高挂在展墙上。乍一看, 一个个头型夸张, 额头前凸, 怒目圆睁, 头上一个赤红的头冠格外鲜亮。它们大小不一, 形象也不尽相同。有的凶神恶煞,眼露杀气; 有的则慈眉善目, 面溢喜气, 眉宇间却不失一股英武之气。

  麒麟制作第五代传承人黄鹤林师傅跟我们介绍说: “麒麟头的制作十分讲究色彩的搭配, 艺人不仅需要有过硬的扎作技艺, 还要具备较强的美术功底。想要做好一个麒麟头非常不容易。一般先用竹子扎出一个整体的造型, 然后再一层一层地贴上宣纸, 直到看上去平整了为止, 接着还要涂浆、上色等等。在用竹子扎框架的时候, 必须要保持漂亮的弧度和平行度, 要不然就不好看了。上颜料一定得等到天气晴朗时才可以, 这样才干得快。一般情况下, 做一个麒麟头需要花费十天左右的时间。”

  黄师傅还拿出了刚刚制作完成的麒麟头展示给我们看, 并告诉我们: “麒麟头的绘画以代表五行的红、黄、绿、白、黑这几种颜色为主, 配以牡丹、桃花、菊花、蝴蝶等丰富的花纹图案, 还要写上‘国泰民安’ ‘风调雨顺’ 等字样, 以此体现祥瑞、寓意美好,并装饰上各式各样的花球。”

  “唉! 现在几乎没有年轻人愿意制作麒麟了。” 黄师傅话锋一转, 感叹道, “要是这手工制作的技艺失传了, 就太可惜了! 可能他们都认为制作麒麟既辛苦, 又费时间和精力吧。” 听了黄师傅的这番话, 我们也感到十分可惜。

  我们又问道: “麒麟为什么深受人们的喜爱呢?” 黄师傅听了, 就耐心地给我们解释了一番。原来啊, 在传说中, 只要是麒麟踩过的地方, 那里的人们都会得到好运, 所以每逢传统佳节、喜庆之日, 客家人都会舞起麒麟, 借以表达纳福迎祥、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美好愿望。听完介绍, 我们心中对这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指导老师周玉环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