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要创新教学方式,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游戏化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在宽松的学习氛围中学习信息技术知识,更加深入地理解信息技术知识。
在信息化时代,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越来越离不开信息技术。为了推动信息技术的发展,需要加强信息技术的教学,为国家培养更多的创新型人才。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应用游戏化教学,引导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一、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游戏化教学的重要性
1. 激发学生的自觉性
在传统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仅仅向学生讲解相应的理论知识,学生采用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机械记忆,对于理论知识的学习不够深入,掌握的信息技术知识也比较少。信息技术理论知识较为晦涩难懂,单一的教学方法难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可以采取游戏化教学,将枯燥的理论知识与趣味性的游戏化教学模式相结合,这样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使学生参与到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中,还能让学生深入掌握信息技术知识,充分感受信息技术知识的魅力。
2. 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游戏化教学是一种新型教学方法,其对于学生的学习有着重要作用。教师可以依据不同的信息技术教学内容开展不同的游戏活动,促使学生达成学习目标,有助于学生信息技术知识的有效学习,进而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达到培养信息素养的目的。
3.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应用游戏化教学开展游戏活动时,教师要向学生讲清楚游戏任务和规则。学生在了解相应的游戏任务和规则后,运用所学的信息技术知识灵活地完成游戏任务,并在游戏过程中深度挖掘信息技术知识内涵。在信息技术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帮助学生梳理游戏中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自主游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游戏化教学的策略
1. 以游戏进行课堂导入
信息技术理论知识较为枯燥乏味,教师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会较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甚至会让学生产生厌学情绪。信息技术知识与游戏教学之间有着密切联系。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游戏教学方法时,教师应该充分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结合信息技术理论知识开展游戏,促使游戏内容与信息技术教学内容相辅相成,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中,提升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学“Power Point超链接”相关知识点时,教师设置了迷宫游戏,学生可以利用鼠标控制人物的行走路线,让其躲避迷宫中遇到的障碍,最终走出迷宫,此时证明学生的游戏为成功;若是在迷宫中遇到障碍,障碍就会向学生展示出超链接,由此证明学生的游戏为失败。由此可见,以游戏教学的方式导入教学内容,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游戏打字巩固教学效果
信息技术课堂要求教师要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和上机练习。以往的传统教学中,教师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行练习,缺少教师的指导,导致学生上机练习效果不佳。游戏化教学模式促使学生在游戏中掌握相应的知识要点和技能,提升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例如,在打字练习中,教师可以在游戏中巧设机关,让学生通过闯过关卡的游戏模式,实现空白键、回车键和退格键等功能的掌握。鼓励男、女学生玩不同的游戏,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升学生学习效果的同时,让学生感受游戏的乐趣。
3. 游戏竞赛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也要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初中阶段的学生具有较强的竞争意识。因此,教师可以将学生划分为多个学习小组,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依据教学内容组织竞赛小游戏,加强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学生可以通过竞赛小游戏掌握信息技术知识内容,进而达到相应的学习目标。
例如,通过“警察抓小偷”游戏,让学生在打字游戏中树立竞争意识,为了躲避被抓,提升打字速度,不仅学习了信息技术知识,还提升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综上所述,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内容较为枯燥乏味,传统的教学方法难以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欲望,进而影响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效果。因此,教师要创新教学方法,提高信息技术教学质量。游戏教学方法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教师要明确游戏化教学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重要性,结合教材内容开展不同的游戏,在不同的教学环节应用游戏教学法,以实现教学目的,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参考文献:
[1] 杨淑霞. 游戏化教学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 课程教育研究,2019(30).
[2] 杨静娟. 游戏化教学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7).
[3] 郑秀梅. 浅议游戏化教学在初中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的应用[J]. 课程教育研究,2018(45).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